当前位置:公文驿站 > 公文写作 > 浅谈中学历史教学方法

浅谈中学历史教学方法

浅谈中学历史教学方法

  《中学历史基础教育纲要》指出:加强中学历史教学方法的研究和探索,是适应当前历史教育改革,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环节和内容。作为一线的中学历史教师,积极投身于这场改革浪潮中,研究和探索新形势下的历史教学,责无旁贷。本文就如何改进历史教法、提高历史课堂效率,谈谈认识。

  一.充分挖掘教材,在备课上下功夫

  历史作为人文学科,虽然叙述的是过去的事情,虽然不能再现。但它们却是真实的,具有感情色彩的。这就要求教师不但要懂,同时还要有超越懂的更深刻的感受和理解。这就要求教师认真研读教材,备好每一节课。我们深知改进历史教法方法的目的是为了提高教学质量,而备好课是搞好教学的基础和根本。教师只有深入钻研教材、精心设计课堂教学,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备课应注意以下几点:

  (1)备学生,即摸清学生的知识底细。

  (2)备大纲,弄清教学目标。

  (3)备教材,弄清重点、难点及其突破方法。

  (4)备教法,即根据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只有认真备课,了解学生该学什么,才能弄清自己该教什么。只有明确课堂教学目标,才能有效克服教学过程中的随意性和盲目性。增强历史教学的针对性,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只有这样,课堂教学任务才能圆满完成。

  二.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动者,成为课堂的主人

  历史教学要努力改变“满堂灌”的传统做法,变课堂上信息的单向流通为双向流通,让学生在历史课堂中展开充分的讨论,让历史课堂成学生的“学堂”,真正以学生为“学习的主体”。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当学生体验到一种亲自参与掌握知识的情感,乃是唤起青少年特有的对知识兴趣的重要条件”。发挥学生强烈的参与意识,调动全体学生的内部动力,培养学生的个性,才能体现课改的价值。例如:我在讲世界近现代史第二章第五节《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的对外战争》,给学生出这样的题目:如何评价雅各宾派的恐怖政策,如何看待拿破仑的对外战争,让学生自己搜集信息,给他们充分的时间阅读、体味、讨论、研究,让学生在真正的“自主”体验中去感悟和发现,在相互的切磋中获得知识。获得进步,学生置身其中,并不是被动接受老师的理解,而是用自己的眼睛去审视,用自己的心灵去感受,用自己的头脑去思考问题,充分体现学习的乐趣。我在这里并不是否认老师的作用,这是一个角色转换问题。教师教授学生如何把书读懂、读透和如何搜集、研究历史资料时,教师是教师;学生收集的资料教师未见过时,学生提出有别于教材,有别于教师的观点时,教师就变成了学生;学生的独立自学、研究和共同搜集,相互讨论时,学生就是自己的教师,这一多维角色转变的教学模式,对学生能力的提高非常有益。另外根据教材内容,让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重塑“历史”也不失为一种好的教学方法。例如高一中国近现代史《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这一章第一节《国共合作的实现》是其重点,让学生分别装扮成周恩来和蒋介石,模拟讨论,在日寇大举侵华,国难当头,民族危机存亡之秋时,国共两党如何精诚团结,共御外侮,合作抗日,完全由学生根据教材,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进行辩论,使学生通过辩论,充分理解“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和中华民族伟大的凝聚力,从而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学生在讨论过程中表现出的自主思维和积极性,不能不令人振奋和感动。

  三.充分发挥现代教育信息技术的作用

  在历史课堂教学中采用以教师为主导的直观形象的多媒体教学,是符合历史教材特点和学生心理特征的。也是新形势下对教师的要求,教师要能熟练掌握和运用现代教育信息技术为教学服务。比如在讲《中华民族抗日战争》时,通过多媒体播放有关抗日战争的录像片,使学生深切感受到日本法西斯的残暴,日本帝国主义灭绝人性的屠杀政策和中国人民不屈不挠的反抗斗争精神。实践证明,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不仅能使历史知识表象更能直观地跃入学生脑海,更能使学生获得明确的历史概念和清晰的记忆,有助于对所学知识的巩固和理解,形成完整而又全面的知识体系。

  课堂既是学生智慧的形成和发展的场所,也是学生情感世界发展和完善的场所,这要求教师改进历史教法,全身心融入其中,进行研究和探索,选择正确适当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主动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发展学生智力,完成教学目标,达到提高历史教学的效率。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本文地址:http://www.gzxgg.com/html/226788.html
浅谈中学历史教学方法》由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转载分享请保留原作者信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