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公文驿站 > 公文写作 > 比较文学论文

比较文学论文

公文驿站2023-01-14 09:17:16比较文学论文

篇一:比较文学论文

天津理工大学比较文

学结课论文

姓名:韦丽

学号:20112478

年级:2011级

浅析《饮酒》和《茵纳斯弗利岛》两首诗所

体现的中西方文化

摘 要

《饮酒》的作者是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辞赋家陶渊明,这首诗是诗人以酒为题,写出其对现实境遇的不满和对田园宁静生活的喜爱向往。可以说,陶渊明的诗在艺术上具有独特的风格和极高的造诣,开田园诗一体,为古典诗歌开辟了新的境界。而另一首《茵纳斯弗利岛》的作者则是爱尔兰诗人、剧作家和散文家威廉·巴特勒·叶芝。这首诗被称为叶芝早期唯美主义浪漫风格最具代表的名作,全诗以朴素的笔触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向往,对城市生活的厌弃,渴望去过真正的生活。两首诗可谓有异曲同工之妙,同时又各自保持其特点,充分体现了中西方文化的不同魅力。

关键词:《饮酒》 《茵纳斯弗利岛》 文笔特色 中西文化

饮酒

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茵纳斯弗利岛

叶芝

我就要动身走了,去茵纳斯弗利岛,

搭起一个小屋子,筑起泥巴房;

支起九行云豆架,一排蜂蜜巢,

独个儿住着,茵阴下听蜂群歌唱。

我就会得到安宁,它徐徐下降,

从朝雾到蟋蟀歌唱的地方;

午夜是一片闪亮,正午是一片紫光,

傍晚到处飞舞着红雀的翅膀。

我就要动身走了,因为我听到,

那水声日日夜夜轻拍着湖滨;

不管我站在车行道或灰暗的人行道,

都在我心灵的深处听见这声音。

陶渊明,字元亮,又名潜,世称靖节先生,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辞赋家。曾做过几年官,后辞官回家,从此隐居,田园生活是陶渊明诗的主要题材,他是田园诗派创始人。陶渊明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个大量写饮酒诗的诗人。在他的饮酒诗中大多是以“醉人”的语态或指责是非颠倒、毁誉雷同的上流社会;或揭露世俗的腐朽黑暗、反映仕途的险恶;或表现诗人退出官场后怡然陶醉的心情;或表现诗人在困顿中的牢骚不平。我们今天所要比较的这首《饮酒》则是表达作者对田园风光的无限热爱,更是对所过的闲适隐居生活的喜爱。该诗以比喻的手法隐晦曲折地表达了作者对晋王朝的覆灭流露的无限的哀惋之情。虽然他已隐居多年,但诗中依然透露出他对世事不能忘怀的精神。而威廉·巴特勒·叶芝,爱尔兰诗人、剧作家和散文家,著名的神秘主义者,是“爱尔兰文艺复兴运动”的领袖,也是艾比剧院的创建者之一。叶芝的诗受浪漫主义、唯美主义、神秘主义、象征主义和玄学诗的影响,演变出其独特的风格。对于《茵纳斯弗利岛》这首诗,叶芝在其《自传》里有过这样批评:“我已开始放松节奏,以避免雕饰及其所引起的俗众感情,但我仅仅偶尔且模糊地理解到我必须只用普通句法为我特殊的目的服务。要是这首诗再晚两三年写,我就不会在第一行用‘我就要动身走了’。”诗的结尾运用倒装句,以自然舒缓的抒情节奏,融情于景,使意象与情感水乳交融,显示了他就精湛的写作艺术。

本文我们要比较两位诗人的两篇诗作的异同及所体现的中西方文化。

第一章 浅析《饮酒》与《茵纳斯弗利岛》两首诗的不同

1.1 两首诗作者所受文学影响不同

隐居躬耕最接近于其理想生活。两晋以来,诗歌往往带有显著的道家色彩,特别是玄言诗更是玄理之境的象征。“南亩”人迹罕至正是适于遁世隐居之所,陶渊明在此体会到了“荷蓧丈人”悠然自得之心,这更使其隐逸躬耕之心得到了进一步的确证,他在自然与现实中建立了联系,因此田园、隐居也就成了其归隐

之想的实践方式,他在其中保全了其真淳朴素的本性。因此,陶渊明的诗歌就与魏晋以来玄学思潮有密切的关系,与田园隐居躬耕的生活相融合,具有真实的现实体验。

而叶芝受浪漫主义、唯美主义、神秘主义、象征主义和玄学诗的影响,演变出其独特的诗风,所做的诗也尝试营造梦幻般的氛围。在许多诗中叶芝尝试将诗歌和宗教观念、情感结合起来。其诗作通常取材于爱尔兰神话和民间传说,语言风格则受到拉斐尔前派散文的影响。在该诗中,叶芝凭着他那能创造神话的想象力,将生活中许多平凡事件化为美妙的诗句,创造出具有叶芝风格的象征主义。艺术与自然的关系在叶芝的这首诗中得到了深刻的表现。

1.2 两首诗各自的描述不尽相同

陶渊明的这首诗意境可分两层,前四句为一层,写诗人摆脱尘俗烦扰后的感受,表现了诗人鄙弃官场,不与统治者同流合污的思想感情。后六句为一层,写南山的美好晚景和诗人从中获得的无限乐趣。表现了诗人热爱田园生活的真情和高洁人格。从而让我们明白人生的真正意义,那就是人生不应该汲汲于名利,不应该被官场的龌龊玷污了自己自然的天性,而应该回到自然中去,去欣赏大自然的无限清新和生机勃勃。

而叶芝诗的前两节是诗人对茵纳斯弗利岛的景物以及他在那居住后的生活的设想性的描写,他构想自己在那个岛上的生活必定是宁静舒适的,必定能给他的心灵带来安宁,从这些构想中可以看出诗人对生活在茵纳斯弗利岛的渴求。诗的最后一节诗人将内心的渴求进一步深化了,诗人甚至听到茵纳斯弗利岛对他的召唤,感受到水声拍打湖滨的声音对诗人到来的盼望。

1.3两首诗的写作背景不同

陶渊明少年时代受家庭和儒经的影响,怀有兼善天下,大济苍生的壮志.但由于东晋门阀制度森严,庶族寒门出身的人,不可能突破门阀士族对高官权位的垄断,在这样的情况下,陶渊明的理想是难以化为现实的。加之他所处的东晋末年时局动荡,宗室内部的斗争、军阀对政权的野心,不断引起血腥的杀戮乃至激烈的火拼。这种社会动乱不仅给人民带来灾难,同时在社会上层也造成严重的不安感。

篇二:比较文学论文

天津理工大学比较文学结课论文

姓名:韦丽

学号:20112478

年级:2011级

浅析《饮酒》和《茵纳斯弗利岛》两首诗所体现的中西方文化

摘要

《饮酒》的作者是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辞赋家陶渊明,这首诗是诗人以酒为题,写出其对现实境遇的不满和对田园宁静生活的喜爱向往。可以说,陶渊明的诗在艺术上具有独特的风格和极高的造诣,开田园诗一体,为古典诗歌开辟了新的境界。而另一首《茵纳斯弗利岛》的作者则是爱尔兰诗人、剧作家和散文家威廉·巴特勒·叶芝。这首诗被称为叶芝早期唯美主义浪漫风格最具代表的名作,全诗以朴素的笔触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向往,对城市生活的厌弃,渴望去过真正的生活。两首诗可谓有异曲同工之妙,同时又各自保持其特点,充分体现了中西方文化的不同魅力。

关键词:《饮酒》《茵纳斯弗利岛》文笔特色中西文化

饮酒

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茵纳斯弗利岛

叶芝

我就要动身走了,去茵纳斯弗利岛,

搭起一个小屋子,筑起泥巴房;

支起九行云豆架,一排蜂蜜巢,

独个儿住着,茵阴下听蜂群歌唱。

我就会得到安宁,它徐徐下降,

从朝雾到蟋蟀歌唱的地方;

午夜是一片闪亮,正午是一片紫光,

傍晚到处飞舞着红雀的翅膀。

我就要动身走了,因为我听到,

那水声日日夜夜轻拍着湖滨;

不管我站在车行道或灰暗的人行道,

都在我心灵的深处听见这声音。

陶渊明,字元亮,又名潜,世称靖节先生,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辞赋家。曾做过几年官,后辞官回家,从此隐居,田园生活是陶渊明诗的主要题材,他是田园诗派创始人。陶渊明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个大量写饮酒诗的诗人。在他的饮酒诗中大多是以“醉人”的语态或指责是非颠倒、毁誉雷同的上流社会;或揭露世俗的腐朽黑暗、反映仕途的险恶;或表现诗人退出官场后怡然陶醉的心情;或表现诗人在困顿中的牢骚不平。我们今天所要比较的这首

《饮酒》则是表达作者对田园风光的无限热爱,更是对所过的闲适隐居生活的喜爱。该诗以比喻的手法隐晦曲折地表达了作者对晋王朝的覆灭流露的无限的哀惋之情。虽然他已隐居多年,但诗中依然透露出他对世事不能忘怀的精神。而威廉·巴特勒·叶芝,爱尔兰诗人、剧作家和散文家,著名的神秘主义者,是“爱尔兰文艺复兴运动”的领袖,也是艾比剧院的创建者之一。叶芝的诗受浪漫主义、唯美主义、神秘主义、象征主义和玄学诗的影响,演变出其独特的风格。对于《茵纳斯弗利岛》这首诗,叶芝在其《自传》里有过这样批评:“我已开始放松节奏,以避免雕饰及其所引起的俗众感情,但我仅仅偶尔且模糊地理解到我必须只用普通句法为我特殊的目的服务。要是这首诗再晚两三年写,我就不会在第一行用‘我就要动身走了’。”诗的结尾运用倒装句,以自然舒缓的抒情节奏,融情于景,使意象与情感水乳交融,显示了他就精湛的写作艺术。

本文我们要比较两位诗人的两篇诗作的异同及所体现的中西方文化。

第一章浅析《饮酒》与《茵纳斯弗利岛》两首诗的不同

1.1 两首诗作者所受文学影响不同

隐居躬耕最接近于其理想生活。两晋以来,诗歌往往带有显著的道家色彩,特别是玄言诗更是玄理之境的象征。“南亩”人迹罕至正是适于遁世隐居之所,陶渊明在此体会到了“荷蓧丈人”悠然自得之心,这更使其隐逸躬耕之心得到了进一步的确证,他在自然与现实中建立了联系,因此田园、隐居也就成了其归隐之想的实践方式,他在其中保全了其真淳朴素的本性。因此,陶渊明的诗歌就与魏晋以来玄学思潮有密切的关系,与田园隐居躬耕的生活相融合,具有真实的现实体验。

而叶芝受浪漫主义、唯美主义、神秘主义、象征主义和玄学诗的影响,演变出其独特的诗风,所做的诗也尝试营造梦幻般的氛围。在许多诗中叶芝尝试将诗歌和宗教观念、情感结合起来。其诗作通常取材于爱尔兰神话和民间传说,语言风格则受到拉斐尔前派散文的影响。在该诗中,叶芝凭着他那能创造神话的想象力,将生活中许多平凡事件化为美妙的诗句,创造出具有叶芝风格的象征主义。艺术与自然的关系在叶芝的这首诗中得到了深刻的表现。

1.2 两首诗各自的描述不尽相同

陶渊明的这首诗意境可分两层,前四句为一层,写诗人摆脱尘俗烦扰后的感受,表现了诗人鄙弃官场,不与统治者同流合污的思想感情。后六句为一层,写南山的美好晚景和诗人从中获得的无限乐趣。表现了诗人热爱田园生活的真情和高洁人格。从而让我们明白人生的真正意义,那就是人生不应该汲汲于名利,不应该被官场的龌龊玷污了自己自然的天性,而应该回到自然中去,去欣赏大自然的无限清新和生机勃勃。

而叶芝诗的前两节是诗人对茵纳斯弗利岛的景物以及他在那居住后的生活的设想性的描写,他构想自己在那个岛上的生活必定是宁静舒适的,必定能给他的心灵带来安宁,从这些构想中可以看出诗人对生活在茵纳斯弗利岛的渴求。诗的最后一节诗人将内心的渴求进一步深化了,诗人甚至听到茵纳斯弗利岛对他的召唤,感受到水声拍打湖滨的声音对诗人到来的盼望。

1.3两首诗的写作背景不同

陶渊明少年时代受家庭和儒经的影响,怀有兼善天下,大济苍生的壮志.但由于东晋门阀制度森严,庶族寒门出身的人,不可能突破门阀士族对高官权位的垄断,在这样的情况下,陶渊明的理想是难以化为现实的。加之他所处的东晋末年时局动荡,宗室内部的斗争、军阀对政权的野心,不断引起血腥的杀戮乃至激烈的火拼。这种社会动乱不仅给人民带来灾难,同时在社会上层也造成严重的不安感。这使陶渊明的政治雄心不得不有所消减,因而走上了归隐之路。 而19世纪中叶的爱尔兰处于一个动荡的年代,苦难的爱尔兰民族挣扎在贫穷失地的边缘。为了摆脱英国殖民统治,民族运动风起云涌。在这样动荡的历史背景之下,出现了著名的爱尔兰文艺复兴运动。以叶芝为代表的文学家们通过诗歌、戏剧、小说、散文等多种表现形式,借助神秘主义、象征主义、意识流等多种表现手法,以爱尔兰的本土题材为表现内容,旨在

深层次地挖掘爱尔兰的民族传统,从而弘扬爱尔兰民族精神,振兴爱尔兰民族文化。

第二章《饮酒》与《茵纳斯弗利岛》两首诗的相同点

2.1 两首诗所体现的语言风格相同

《饮酒》全诗以平易朴素的语言写景抒情叙理,形式和内容达到高度的统一,无论是写南山傍晚美景,还是或抒归隐的悠然自得之情,或叙田居的怡然之乐,或道人生之真意,都既富于情趣,又饶有理趣。景、情、理交融于一体。虽出语平淡,朴素自然,却也寄情深长,托意高远,蕴理隽永,耐人咀嚼,有无穷的理趣和情趣。

《茵纳斯弗利岛》全诗风格与《饮酒》一样朴实,精确。将隐居地描述得真实可感、生动具体。同时对不同时辰的美景的描写,展示诗人心灵的静美,使诗的整体结构跌宕起伏,于严整中又有变化。

总的来说,两首诗以自然舒缓的抒情节奏,融情于景,使意象与情感水乳交融,从音、形、意多方面体现出诗人精湛的艺术功力。。

2.2两首诗所表达的思想情感相同

两首诗共同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生活的追求与向往。

陶渊明所作将其归隐生活的一些场景和生活的自然环境以简练的笔触描绘出来,充分反映了他酷爱宁静和自由的田园生活,厌恶官场的的虚饰和诈伪的思想。

叶芝所作也没有直接赞美茵纳斯弗利岛的诗句,但描绘岛上的景物以及诗人在岛上的生活图景,就可以使读者感受到诗人对茵纳斯弗利岛的钟爱。诗的结尾,诗人写自己感受到岛对自己的召唤,更是体现诗人这种钟爱之情的深切和真挚。

篇三:比较文学论文研读心得 13级中文一班郝丽霞

对刘象愚《比较文学“危机说”辨》的研究心得

13级中文一班 34号 郝丽霞

刘象愚《比较文学“危机说”辨》的这篇论文,从论文研究类型看,属于论辩型论文,主要是围绕比较文学的“危机说”展开论辩的。中心论点是比较文学的“危机”都是历史的必然,具体表现为学科意识的迷失,而这一局面则是内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分论点有两个:一,先天不足。学科的内在逻辑悖论,这是“危机”的内在原因;二,时代大潮的冲击。理论转向、文化研究和解构主义的冲击,这是“危机”的外部原因。

论文值得借鉴的地方简直是不胜枚举。第一,思路清晰,结构完整。以论文的导论为例,作者的主要思路是抛出一个命题或者说是一个说法——比较文学正处于“危机”。作者首先是从这一说法的源头开始探究,找出这一说法是谁最先提出的,提出这一命题的理论依据在哪里,其次探索这一命题的发展和演变,最后一语道破这一命题的消极影响,点名了这一论题的必要性。关于比较文学“危机说”,首先起源于韦勒克《比较文学的危机》,接着便有不少学者应声附和,例如韦斯坦因提出比较文学的“永久性危机”——比较文学从哪里来到哪里去,伯恩海默提出“比较的焦虑”,后来关于比较文学危机说的说法越演愈烈,“危机说”升级为“死亡说”,这一系列的说法给比较文学界带来了严重的干扰,进行比较文学“危机说”的辩论已经刻不容缓。再从整篇论文的谋篇布局来看,主要思路是提出问题——问题的表现——问题产生的原因——问题的影响或者说解决办法。作者首先在导论中提出论题的必要性与急迫性——比较文学“危机论”甚至“死亡论”大的说法在比较文学界引起轩然大波,由此必须加以辩论;其次在第一部分列举危机的具体表现,即比较文学的学科意识开始模糊,这标志着比较文学学科历史的断裂。作者从50年代学科意识的建立开始讲起,但当比较文学发展到80年代,“平行研究”和“影响研究”支柱地位渐渐走向旁落,并被后现代主义的理论研究和文化研究所取代,比较文学的学科意识由清晰走向模糊;接着在论文的第二、三部分,分别从内外因两方面分析危机产生的原因,内因是自我定义的内在逻辑悖论以及“居间性”导致了时空、研究者及比较文学身份的模糊,外因是受当时理论转向、文化转向及解构主义的冲击等冲击,最后一部分点明危机产生的影响,以及我们应该如何应对:我们应该重视比较文学的内在逻辑悖论和时移世运的大语境下的变化,审时度势,加强比较文学的学科建设,推动比较文学的健康发展。论文按照从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的思路进行辩论,条理清晰。第二,在论证过程中,注重从事物的两面性进行分析,论证不偏不倚,具有说服力。例如在论证韦勒克比较文学“危机论”进行分析的时候,首先肯定他的思想的可取之处,然后再列举具体哪一点存在问题,并没有一味地否认韦勒克危机论的合理性,而是站在一个相对客观相对公正的立场上去评论,这一点符合探究或者科研的原则,其论证也更有说服力。在分析韦勒克的比较文学“危机论”时,先向读者列出韦勒克的观点,其次承认了韦勒克的观点的可取之处在于:肯定了法国学派的“影响研究”在打破文学研究的孤立状态的方面的积极影响,批评了此学派过分强调“来源、影响、原因、结果”,忽略了文学的“文学性”,忽视了对文学的审美观照的局限,接着指出韦勒克仅仅根据研究中的某些偏差就完全否认该研究固有的“研究方法和研究对象”的做法有失偏颇,从根本上讲,韦

勒克犯了形式主义的错误,这就是他为什么可以强调“文学性”等内部研究的原因之所在,也是他之所以认为法国学派的研究方法是不入流的根本原因,很明显,他的思想渗透着浓重的形式主义因素,因此带有明显的偏激性。从事物的两面性分析,有利于提升论证的信服力和科学性,是进行学术研究的不二法门。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本文地址:http://www.gzxgg.com/html/226996.html
比较文学论文》由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转载分享请保留原作者信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