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公文驿站 > 公文写作 > 动物学论文

动物学论文

公文驿站2023-01-15 08:42:11动物学论文

篇一:动物学论文

软体动物综述

怀化学院中文系08级汉语言文学四班 姓名:李荣贵 学号:0802404033

摘要: 软体动物又称无脊椎软体动物,是除昆虫外歧异最大的类群,约75,000种。体制的差异很大,但有共同的特征︰体柔软而不分节,软体动物的形态结构变异较大,但基本结构是相同的。身体柔软不分节或假分节,由头部、足部、躯干部(内脏囊)、外套膜和贝壳5部分构成。因大多数的软体动物具有贝壳,故通常又称之为“贝类”。现在贝类分类,基本上还是按形态结构进行分类; 可分为7个纲,即1.无板纲, 2.多板纲 , 3.单板纲、

4.瓣鳃纲, 5.掘足纲, 6.腹足纲、7.头足纲。本人将从这七个类别对软体动物进行综述。 关键字:软体动物 类别 综述

在动物界,有一类动物叫“软体动物”,因大多数的软体动物具有贝壳,故通常又称之为“贝类”。贝类的种类很多,至今已记载的有11万5千多种,其中化石种类有3万5千余种,仅次于节肢动物,为动物界的第二大门。研究贝类的形态、生态、生理、发生和分类、多样性等各方面的科学,称之“贝类学”,也就是“软体动物学”。贝类学包括的内容很广,研究的问题涉及解剖学、生态学、细胞学、发生学、生理学、分子生物学和分类学等等。贝类学与其它自然科学一样,是人类在生产实践和科学实验中,逐步掌握其生物知识而建立起来的。 世界上对贝类的研究起始很早,可追溯到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时期。亚里士多德把贝类分为有壳和无壳两大类,他还根据贝类的栖息地,将贝类分为陆地、淡水贝类和海洋贝类两大类。18世纪中叶,分类学家林奈在他的名著(((Systema Natu-rae))(1758年)一书中,对贝类进行了区分,按照有壳、无壳把贝类分为软体动物(没有外壳和只有内壳的种类)和有壳动物(有壳的种类)两大类,其中有壳动物又分多壳类、双壳类、单壳类等。林奈的这种分类方法,曾被长期采用。随后拉马克(1744一1829)修正了林奈的分类系统,而且还订过许多新种。随着对贝类的深人观察和研究,到了19世纪中叶,许多国家成立了贝类学会,纷纷出版贝类期刊和专著,对不同类群、不同地区的贝类进行调查,并整理发表了不少论

文。到了近代,贝类的解剖学、细胞分类学、生态学、分子生物学、生物多样性等得到进一步的研究,贝类的分类系统也日渐完善。调乌贼短峭鹦鹉螺查也不局限于近海和滩涂,海洋调查技术的发展和改进,获得了不少深海的贝类。1962年报道世界深海的贝类(1829米以下深)共计1152种,1970年努森发表了深海和超深海的瓣鳃类种类,俄国的费拉托娃在9735米深海沟采到锉蛤种类,极大丰富了贝类学的研究。

我们通常所知的牡砺、鲍鱼、乌贼和不常见的角贝、龙女替等,从外表上看,它们的形态差别很大,但基本的结构是相同的,均属于贝类。身体柔软不分节或假分节,由头部、足部、躯干部(内脏囊)、外套膜和贝壳5部分构成。现在贝类分类,基本上还是按形态结构进行分类;按其体制是否对称,贝壳、鳃、外套膜、神经、行动器官等的性质,可分为7个纲,即1.无板纲(Aplacophora) , 2.多板纲(Folylacophora) , 3.单板纲(Monoplacophora)、4.瓣鳃纲(Lamellibranchia), 5.掘足纲(Scaphopoda), 6.腹足纲(Gastropoda)、7.头足纲(Cephalopoda)。

无板纲又称双神经纲,此纲为贝类中的原始类型,形似蠕虫,没有贝壳,故称“无板类”。这类动物的腹面中央通常有一沟,故又称“沟腹纲”。外套膜极发达,表面生有角质层和各种石灰质的针骨。神经系统由围绕食道的一个神经环和它向后延伸的两对神经索组成,一般没有显明的神经节。现已知全世界总共有100余种,全部生活在海里。

多板纲,身体上着生有8块板状的贝壳,故称“多板类”。它们身体呈椭圆形,左右对称,口及肛门位于身体的前后端。多板类的贝壳不能答读者问—身体,在贝壳与外套膜边缘之间裸露的部分,叫做“环带”。环带的表面有角质层或生有石灰质的鳞片、针骨或角质毛等。多板纲数目多,全世界已知有601〕余种,全部为海产。

单板纲,以往只发现化石种类,1952年丹麦“海神”号调查船在太平洋哥斯达黎加西方3570米深海才发现了现在生活的种。它也是一类原始的贝类,其形态结构大都与多板纲相似,但它只有一个帽状的贝壳,而且有些器官有较明显的分节现象,这与腹足纲或多板纲都不相同,所以单独列为一纲。目前这类动物

己在太平洋和印度洋各深海陆续发现了8种,这一类“活化石”的发现,对探讨贝类的起源与进化,提供了新的材料。

瓣鳃纲,这纲贝类的鳃通常呈瓣状,故名“瓣鳃类”。身体左右侧扁,有左右两壳,又名“双壳类”。它们的头部退化,足部发达呈斧头状,故又称“无头类”或“斧足类”。瓣鳃纲动物的神经系统简单,但己有显明的神经节分化,由脑侧、脏、足3对神经节及其相连的神经索构成。心脏有1个心室2个耳,肾1对,一端开口于围心腔,另一端开口于外套腔。大多数为雌雄异体,少数为雌雄同体。发育期间经过担轮幼虫期和面盘幼虫期,营水生生活,大部分是海产,少部分是淡水产,全世界大约有15000种。

掘足纲,这是一类海产底栖的贝类,足部发达成圆柱状,用来挖掘泥沙,故名“掘足类”。此外它们有一个两端开口呈牛角状或象牙状的贝壳,故又称“管壳纲”。掘足类的头部退化成身体前端的一个突起,神经系统主要由脑、侧、脏和足4对神经节及其连结的神经所组成,结构仍较简单。这类全部海产,全世界有200余种。

腹足纲,足部发达,位于身体的腹面,故名“腹足类”。通常有一个螺旋形的贝壳,所以亦称“单壳类”或“螺类”。头部发达,有口、眼及1对或2对触角。有些种类的内脏囊,因发生时经过旋转而形成左右不对称。神经系统由脑、侧、脏、足4对神经节及其连结的神经组成,结构比较复杂。心脏位于身体的背侧,有1个心室,1或2个心耳。雌雄同体或异体,发育期经担轮幼虫期和面盘幼虫期。为软体动物种类最多的一纲,全世界已发现有8万多种,海洋、淡水和陆地都有分布,遍及全世界。

头足纲,头部和足部很发达,足环生于头部前方,故名“头足类”。神经系统较复杂,头部两侧各有1个构造复杂的眼睛,足部特化由8或10条腕及一个腹面的漏斗组成。心脏有2个或4个心耳,相当于鳃的总数。口内有颗片和齿舌,多数的种类在内脏的腹侧具墨囊。雌雄异体,体内受精,直接发生,无变态。化石种类很多,现生种类仅500余种,全部海产。大多数能在海洋中作快速、远距离的游泳。除鹦鹉贝具外壳外,其他种类为内壳,或者贝壳退化。

我国沿岸包括渤、黄、东、南四海,地跨温带、亚热带和热带海区,海洋软体动物的种类极为丰富。解放后,我国贝类学者进行了大规模的沿海及深海软体动物调查,北自鸭绿江口、南至西沙群岛的漫长海岸,采集了大量的贝类标本,并且出版了有关专著和论文以及《中国动物志》海洋贝类部分(宝石总科、头循目、贻贝目以及头足纲)。据估计,我国海洋贝类有万种以上,根据“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海洋贝类中碎碟科的所有种类及凤螺科的大凤螺受到国际贸易限制;宝贝科的虎斑宝贝、冠螺科的冠螺、珍珠贝科的大珠母贝、碎碟科的库氏碎碟和鹦鹉螺科的鹦鹉螺,是我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种类。

海洋贝类标本的收藏,大致可分为两类。一类为浸泡标本,一般用75 %的酒精进行浸泡固定;另一类为干制标本(一般是带有外壳的种类),将采来的新鲜活体标本,经处理取出软体部分,仅保留外壳,用药棉把空壳塞满即可。有些种类带有庵螺类(介壳口处圆形的盖片),则应将庵粘附于壳口处。此外,标本保存时必须附有采集标签,标签包括采集地点、时间、深度、温度、采集人以及采集地等生态环境。对于那些壳薄、易碎的标本,应轻拿轻放,不要弄破。

以上仅简单介绍了一下软体动物门7个纲的分类特征知识,其实软体动物分类学是一专门的学问,其分类原理基本上是按动物分类原理进行,即分门、纲、科(总、超科)、目(超目)、属(亚属)、种(亚种)分类系统。除采集、掌握大量的标本实物外,还应收集大量有关的文献资料,才能进行比较、分析鉴定,得出较为客观、正确鉴定的结果。

参考文献:

[1] 张玺、齐钟彦、马秀同等1964中国动物图谱——软体动物(第一册)。科学出版社

[4] 齐钟彦、马秀同等1983中国动物图谱——软体动物(第二册) 科学出版社。

[2] 张玺、齐钟彦1960南海的双壳类软体动物。科学出版社。

[3] 余文:论节壳类J:古生物学报;1984年04月

[5] 齐钟彦、马秀同等1985中国动物图谱——软体动物(第四册) 科学出版社。

[6] 张玺、齐钟彦 1959年中国海经济软体动物区系区划的初步研究。海洋与湖沼5

(2):124-138。

[7] 程齐民 1981 大连沿海湖间带腹足类的生太研究。动物学报27(4):375-383

[8]《动物学 上》 南宁: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9]《动物学 下》 南宁: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10]《功能海洋生物分子:发现与应用海洋生物》

[11]《软体动物》(德)迪特玛·迈腾、徐小清 (2010-03出版)

[12]《动物学学习指导》徐敬明 科学出版社 (2006-06出版)

[13] 动物学姜云垒、冯江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6-10出版)

[14]《新知识图书馆7:有毒动物 软体动物》 郭震唐、郭震唐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8-01出版)。

[14]《动物学报》北京科学出版社。

[15] 董正之编著《中国动物志软体动物门 头足纲》 北京科学出版社。

[16] 庄启谦编著《中国动物志软体动物门 双壳纲》北京科学出版社。

[17] 林光宇编著《中国动物志软体动物门 腹足纲》北京科学出版社。

[18] 赵汝翼《大连海产软体动物志》 北京海洋出版社。

[19] 王祯瑞著《中国动物志软体动物门 双壳纲、贻贝目》北京科学出版社。

[20] 洪黎民著《无脊椎动物下》上海教育出版社。

[21] 江静波等著《无脊杆动物学修订本》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篇二:动物学论文

青岛农业大学海都学院

本科生课程论文

(科技论文写作)

题 目:论生物多样性减少的原因及其保护对策

姓 名: 李宁

学 院:生物科技系

专 业:动物医学

班 级:2007级1班

学 号:200707323

指导教师:王世成

完成时间: 2009.12.30

2009年12月30日

目 录

摘要………………………………………………………………………………………1

引言………………………………………………………………………………………1

1.生物多样性概述………………………………………………………………………1

1.1 生物多样性的概念、含义…………………………………………………………1

1.2 生物多样性的意义…………………………………………………………………2

1.3 我国生物多样性现状………………………………………………………………2

2.生物多样性损失的主要原因…………………………………………………………2

2.1 自然原因……………………………………………………………………………2

2.2 人为原因……………………………………………………………………………3

2.2.1 生境的丧失、片断化、退化……………………………………………………3

2.2.2 掠夺式的过度开发………………………………………………………………3

2.2.3 环境污染…………………………………………………………………………3

2.2.3.1 水体污染………………………………………………………………………3

2.2.3.2 土壤污染………………………………………………………………………3

2.2.4 外来物种入侵……………………………………………………………………4

2.3 制度原因……………………………………………………………………………4

3.保护对策………………………………………………………………………………4

3.1 建立、完善自然保护区和制定《自然保护区立法》……………………………5

3.2 防止外来物种和建立外来物种管理法规体系……………………………………5

3.3 在保护中持续利用生物资源………………………………………………………5

3.4 国家合作与行动……………………………………………………………………6

3.5 加强环保教育………………………………………………………………………6

致谢………………………………………………………………………………………6

参考文献…………………………………………………………………………………6

英文摘要…………………………………………………………………………………7

论生物多样性减少的原因及其保护对策

李猛

(青岛农业大学海都学院生物科技系,山东莱阳265200)

摘要:本文概述了生物多样性的概念、含义、意义和现状。指出了生物多样性减少的主要原因,涉及自然、人为及制度原因,其中人为原因主要包括:生境丧失、生物资源过度开发、环境污染、外来物种入侵。并结合我国实际情况,提出相关保护对策,如在制度方面:建立、完善自然保护区制度和制定自然保护区法、建立外来物种管理法规体系;在保护中持续利用生物资源;加强国际合作与行动,以此促进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

关键词:生物多样性 原因 可持续利用 保护对策

引言:生物多样性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环境基础,也是当今国际社会环境和发展的研究 热点问题之一。中国是全球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家之一,它有的生物物种数量约占全球的十分之一,是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重要地区。 但是由于自然、人为及制度方面的原因,中国的生物多样性正遭受着严重的损失和破坏,保护生物多样性已成为摆在人们面前的急中之急、重中之重的事情。本文旨在通过对这些原因的分析,提出建设性意见,以资探讨。

1.生物多样性概述

1.1 生物多样性的概念、含义

1992年6月召开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上各国签署的《生物多样性公约》第二条对生物多样性作如下解释:所有来源的形形色色生物体,这些来源除其他外包括陆地、海洋和其他水生生态系统及其所构成的生态综合体。

1994年我国政府制订并公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生物多样性保护行动计划》对生物多样性作如下概念:所谓生物多样性就是地球上所有的生物、植物、动物和微生物及其所构成的综合体。

但上述对生物多样性的概念缺乏全面性、准确性和简练性,故本文将生物多样性定义为反映地球上所有生物及其生境和所包含的组成部分的综合体。

生物多样性包含三层含义,即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三者之间既有区别又有联系。遗传多样性是指某个物种内个体的变异性;物种多样性是指地球上生命有机体的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是指生物圈内生境、生态群落和生态过程的多样性以及生态系统内生境差异、生态过程变化的多样性。三者之中生态系统多样性是基础,而物种多样性是关键,遗传多样性含有的潜在价值最大。

1.2 生物多样性的意义

生物多样性与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每个层次生物多样性的都有着重要的实用价值和意义。物种的多样性为人类提供了大量野生和养殖的植物、鱼类及动物产品;遗传多样性则对培育新品种、改良老品种有着重要的作用,如人们可利用一些农作物的原始种群、野生亲远种和地方品种培育高产、优质和抗病的作物。在生态系统中的最重要的作用就是改善生态系统的调节能力,维持生态平衡。因此生物多样性不仅能为人类提供丰富的自然资源,满足人类社会对食品、药物、能源、工业原料、旅游、娱乐、科学研究、教育等的直接需求,而且能维持生态系统的功能、调节气候、保持土壤肥力、净化空气和水,从而支持人类社会的经济活动和其它活动。此外生物多样性直接影响着中国的文化多样性.

1.3 我国生物多样性现状

我国在1987年公布的《中国珍稀濒危保护植物名录》第一期中,公布的濒危种类有121种,受威胁的158种,稀有的110种,共计389种,其中一类保护植物8种、二类的157种、三类的22种。另据中国红皮书的估计显示,超过1/10即500多种脊椎动物物种和15%~20%即400~500种高等植物已经受到威胁。而我国对境内的物种及其数量尚无确切的统计数字,尤其对濒危物种的调查尚不全面。出现的问题是有些国家未列入濒危物种名录的物种面临生存威胁,有的甚至濒临灭绝,而另一些则由于人为的保护、繁育、利用而使种群数量有所增减,因而有必要调整其保护级别或划出、划入保护之列,尤其值得一提的是药用动植物,如黄草,急待保护。

此外,近年来野生生物贸易已经对中国的生物多样性产生了较大影响。由于粮食、中医药、服装等对野生生物的需求日益增加,野生动植物的非法交易也急剧增长,对几种濒危动植物物种以及一些没有列入国家保护名单之内的动植物物种数量已经构成威胁。如:藏羚羊。

2.生物多样性损失的主要原因

生物多样性的丧失,既有自然发生的,也有因自然发生的,但就目前而言,人类活动(特别是近两个世纪以来)无疑是生物多样性的损失的最主要原因。此外制度特别是法律制度的不健全,则是引起损失的另一主要原因。

2.1 自然原因

一是物种本身的生物学特性。其一是物种的形成与灭绝是一种自然过程,化石记录表明,多数物种的限定寿命平均为100~1000万年。其二是物种对环境的适应能力或变异性、适应性比较差,在环境发生较大变化时难以适应,因此而面临灭绝的危险。如大熊猫,其濒危的原因除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以外,与其本身食性狭窄、生殖能力低等身体特征有关。二是环境突变(天灾),如地震、水灾、火灾、暴风雪、干旱等自然灾害。

2.2 人为原因

由于人类对生物多样性对人类的重要性认识不够,同时又过多的重视经济发展,而对生物多样性保护意识淡薄,从而导致生境破坏时有发生;对生物资源开发过度,有些甚至是掠夺式的开发;环境污染严重;对外来物种入侵问题重视不够以及制度的不健全,这些都是导致生物多样性减少的主要原因。

2.2.1 生境的丧失、片断化、退化

栖息地破坏和片段化已成为我国一些兽类数量减少、分布区缩小和濒临灭绝的主要原因。伐木和占地是中国生境被破坏的两大主要原因。天然林的大幅度减少直接威胁到从苔藓、地衣到高等物种的生存。此外伐木也是导致森林火灾的一个主要原因,中国在过去25年内因森林火灾共损失了860万公顷的森林。以农业和建设

为目的的占用森林、湿地和草原则是生境破坏的另一个原因。据估计,中国目前农田的1/3本来是处女林,这一问题在中国热带地区尤为严重。而在过去的半个世纪里,沿海湿地的一半左右已经发生改变,高原湖泊周围的湿地也损失严重。另外,1950~1980年间中国湖泊面积减少1/10。

生境的片断化是指一个面积大而连续的生境被分割成两个或更多小块残片并逐渐缩小的过程。多种人类活动都可能导致生境的片断化。如铁路、公路、水沟、电话网络、农田以及其他可能限制--生物自由活动的分隔物,和自然保护区内修筑公路等人为设施。特别是由于这些人为设施的建立,使得动物的活动受到限制,从而影响其觅食、迁徙和繁殖,而且植物的花粉和种子的散布也会受到影响。因而引起动植物种群数量下降并引起局部灭绝。同时由于生境的片断化,阳光、温度、湿度及风的变化,也会导致一些物种濒危、甚至灭绝。另外生境的片断化有助于外来物种的入侵,进而威胁到原由物种的生存。

生境退化则是生境部分的失去原有功能,如由于经济发展、过度放牧等原因,使得草场退化严重,引起草原生物生理机能衰退,从而对其生存构成威胁。

草原的退化。

2.2.2 掠夺式的过度开发

许多生物资源对人类具有直接的经济价值。随着人口的增加和全球商业化体系的建立和发展,人类对之的需求随之迅速上升,其结果导致对这些资源的过度开发并使生物多样性下降。

而当商业市场对某种野生生物资源有较大需求,通常会导致对该种生物的过度开发。典型的实例是人类对海洋鲸类的猎捕活动与鲸类数量的消长之间的关系。我国许多药用植物,如人参、天麻、砂仁、七叶一枝花、黄草、罗汉果等,野生的植株都已经很有限了,如果仍不加限制必然导致灭绝。其中偷猎、滥挖走私野生动物行为对生物的多样性威胁最严重。

2.2.3 环境污染

2.2.3.1 水体污染

水体污染能够对水生生物(特别是鱼类)生命周期的任何发展阶段,产生亚致死或致死作用,影响他们的捕食、寻食和繁殖。其中亚致死的水体污染对水体生物多样性的影响更为突出、普遍、久远。在这种环境中的生物繁殖能力下降、生长缓慢或者死于环境胁迫有关的疾病。而水体富营养化能使水体生物多样性显著下降,昆明滇池即是一例。

2.2.3.2 土壤污染

土壤污染通常会使当地植被退化,甚至变成不毛之地,同时土壤动物也会变的稀少甚至绝迹,其生物多样性比未受污染区显著下降。如矿区、尾矿堆积地一、矿区废弃地以及垃圾填埋废弃地都少有树木生长。

2.2.3.3 空气污染

人类排放到大气中的各种有毒有害物质均能对生物体产生不同程度的损失,并对生态系统构成危害。经各种途径进入空气的二氧化硫、氨、臭氧等能直接杀死生物。来自冶炼厂废气中的有毒金属能直接毒害植物。而由于臭氧空洞、酸雨以及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所引发的温室效应等造成的生物多样性损害、减少越来越受到国际社会关注和重视 ,特别是温室效应引起的全球变暖和酸雨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篇三:动物学论文

动物学论文

摘要;白鳍豚是比熊猫更古老更珍贵的“国宝”,但是近年来生活在长江中的白鳍豚种群数量急剧下降,已经处于“功能性灭绝”的状态。对此,应该引起我们的重视,加强保护这一我国特有物种。同时,加强保护环境,制定相应的法律和法规约束人类活动。学界公认的四大原因分别在于“环境污染,酷捕滥捞、水上运输、水利工程等人类活动致使白鳍豚消失”,而历史资料也证实,收集到的白鳍豚标本中90%以上的死亡都是由人类活动直接造成的。本文将对那四个主要原因作出深入解释和剖析,同时进一步补充说明其它可能性的原因。 关键字; 白鳍豚 原因 人类活动 环境保护

前言部分

白鳍豚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又称白豚、白鳍豚、白旗。脊椎动物门,哺乳纲,鲸目,齿鲸亚目。原属淡水豚科,20世纪70年代末,根据中国科学家周开亚教授的建议,单独设立了白鳍豚科。为我国特产的一种小型鲸。体呈纺锤形,长1.5~2.5米,重可达230公斤。吻部狭长,约30厘米,前端略上翘。喷气孔纵长,位于头顶左侧。眼极小,在口角后上方。耳孔呈针眼状。背鳍三角形,鳍肢较宽,末端钝圆,尾鳍呈新月形。身体背面浅蓝灰色,腹面白色。

白鳍豚主要生活在长江中下游及与其连通的洞庭湖、鄱阳湖、钱塘江等水域中,通常成对或10余头在一起,喜在水深流急处活动。喜欢群居,尤其在春天交配季节,集群行为就更明显。每群一般2-6头。其活动范围广,但对水文条件要求较高,经常在一个固定区域停留一段时间,待水文条件发生改变后,又迁入另一地域。以鱼类为食。白鳍豚两年繁殖一次,每胎1仔,出生时体长80厘米左右。 白鳍豚寿命可达30多年,雌兽一般在6岁达到性成熟,雄兽为4岁。成年白鳍豚每年发情两次,分别在3月至5月,8月至10月。孕期为10至11个月,一胎一仔,偶有两仔。野生状态下,成年白鳍豚雌雄比例为1:1,但雌兽怀孕率一般仅为30%,自然繁殖率很低。

白鳍豚是食肉动物,口中约有130个尖锐牙齿,为同型齿。常在晨昏时游向岸边浅水处进行捕食,一般以整条吞食体长小于6.5厘米的淡水鱼类为主,也吃少量的水生植物和昆虫。呼吸时,头部先出水,然后全部露出水面,在水面游动2米后,再入水中。白鳍豚的视力几乎为零,依靠回声定位了解环境变化的情况,在生物学、仿生学和生理学等方面具有广泛的科研价值。白鳍豚最珍贵之处是它仍保持着2000多万年前的一些古老性状,是真正的活化石,具有重要的学术研究价值,一直受到国内外学界的高度重视。

然而近几十年来白鳍豚的数量急剧下降,以下是白鳍豚最后的血泪史:上世纪80年代初,它们的种群数量被认为有400头左右,而到了1986年则降到300头,1990年为200头,1994年就是100头以下。1997年,农业部共调集渔政船53艘,组织沿江渔政人员和科技工作者300多人,分成22个考察组细致观察,认定共观察到13头。1998年,再一次细致观察,见到3头至4头。1999年,再一次发现,只有5头。白鳍豚可能已经永远完成了它们的物种史,凝固成人类的一段记忆了。一个由中国、美国、瑞士、日本、英国、德国等6个国家的25名科学家组成的国际考察队,在长江干流来回3336千米,搜寻38天,于2006年12月13日宣布,他们没能找到白鳍豚。“白鳍豚可能是历史上第一个被人类消灭的鲸种。”考察结束后国外专家当场宣称。

白鳍豚为什么会有着如此急剧的数量减少,灭绝的原因何在呢?除了自身繁殖能力差之

外,人类活动才是主因,从已发现的白鳍豚尸体的死因分析来看,人类活动致死的约占到90%以上。

原因;

1,首先是长江水域的污染物排放比较严重。近年来,随着长江沿江工业的迅速发展和农药的大量使用,长江水质的污染日益严重,长江也已成为一条巨大的排污明沟,下游几十条支流将污染的水都汇入长江,白鳍豚岂能在巨大的工农业废水中存活。从而极大影响了白鳍豚的健康,造成其繁殖能力减弱。

2,其次是人类的酷捕滥捞活动太过泛滥。疯狂过度地捕捞经常会误伤白鳍豚,也导致了白鳍豚数量的减少。沿江人口飞速增长,渔民对长江里的鱼类需求越来越大,以鱼为生的白鳍豚的食物日益减少。再加上渔民捕捞作业对白鳍豚的误伤屡见不鲜。据不完全统计,由于捕捞作业误伤死亡的白鳍豚几乎达到死亡总数的一半。加上一些不法之徒大量使用炸鱼、毒鱼、电打鱼、迷魂阵等有害捕鱼手段,更令白鳍豚的生存雪上加霜。

3,近年来人类在长江兴建水利工程。大规模的水利工程设施建设不短压缩着白鳍豚的生存空间,破坏了其栖息地,阻断了其回游路线。前些年有关部门在湖北洪湖燕窝实施爆破清理航道时,将一个拥有4名成员的白鳍豚家庭全部炸死,其中还有2头怀孕的雌豚。根据漂浮白鳍豚尸体研究,90%是为人所伤致死。另外一个重要原因是围垦,围垦在上世纪50、60年代很盛行,围垦的结果就是把长江生物的栖息地都破坏,使湖泊面积迅速减少,使得它们无处可以躲藏生存。

4,还有水上交通工程很频繁。航道的日益繁忙使白鳍豚的活动空间日益减少,也改变了水体的状况,白鳍豚只能靠声纳系统回声定位功能来感知外界,但其声纳系统极易受到船舶机械噪声的干扰,噪音不仅严重干扰了白鳍豚的正常生活环境,迫使它们不断迁移,还会使白鳍豚被船舶螺旋桨打伤击毙的几率增多。

结论和反思

白鳍豚位于长江水系中食物链的终端,它原本没有任何天敌,而它的境遇反映了长江生态的恶化。它原是长江里真正的龙头老大,居于长江水生生物食物链的顶端,在漫长的水域里所向无敌。它灭绝的直接原因,只能是来自可怕的人类。国家财政设立白鳍豚保护资金账户,稳定资金来源,并随财政收入的增加逐步增加投入。支持白鳍豚保护基金会的工作,并批准对来自企业和个人的捐款免交所得税。为保护白鳍豚栖息环境和食物来源,在长江新螺段及其他经过论证的白鳍豚密集区 实行全年禁渔。尽快批准实施白鳍豚抢救性捕捞和研究性捕捞计划,捕捞起来后,迁移到自然保护区进行易地养护。同时加大打击滥捕滥杀力度,宣传保护动物的重要性,制定相应的法律和法规约束人类活动。

参考文献

1,熊远辉等,船舶螺旋桨等对白鳍豚等大型水生动物的伤害及保护初探,《淡水渔业》2004年第34卷第5期

2,胡龙成,即将退出历史舞台的动物——白鳍豚,海洋世界 3,谭娜,长江渔民调查:水生物种消逝,北京科技报,2008年11月24日

4,华元渝,白鳍豚自然种群数量及其锐减原因的分析,南京师大学报,1993年16卷4期

5,哲夫,长江生态报告,花山文艺出版社,2004年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本文地址:http://www.gzxgg.com/html/227237.html
动物学论文》由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转载分享请保留原作者信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