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公文驿站 > 公文范文 > 精选2021《永不消逝的电波》观后感通用5篇

精选2021《永不消逝的电波》观后感通用5篇

电影《永不消逝的电波》作为一部红色经典,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人。电影中的英雄李侠虽然牺牲了,但他的精神却激励了千千万万的人。在纪念建党100周年的时候,重温这部电影以及电影背后的故事还是很有意义的。 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精选2021《永不消逝的电波》观后感通用5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精选2021《永不消逝的电波》观后感通用5篇【一】

  前几天,医院组织我蜜看了《永不消逝的电波》这部扣人心弦的电影,故事讲的是在抗战最艰苦的时期,共产党中央为了加强上海的地下电台工作,派李侠同志从延安到上海与党员女工何兰芬假扮夫妻。在一次工作中,李侠不幸被日军逮捕。不久日军怀疑他是重庆国民党派员,将他释放出来。出狱后,国民党地下人员头目也误认如此,想以优越的条件威逼利诱拉拢李侠为国民党工作。李侠坚持信念,在险恶的环境中深入虎穴,巧取敌人情报,并将敌人的谈判内幕在报上揭露出来,把他们丑恶的嘴脸公诸于众。临近解放,敌人疯狂搜捕地下电台,李侠奉命转移。恰在此时,两个紧急的重要情报必须要发出去。李侠放弃转移的机会承担了任务。当他发完电报,已被敌人包围。他镇静地向延安发出了最后的告别信号,英勇而从容地就义了。

  影片结束,我心中的敬佩之情油然而生,他们为了祖国和人民,不顾自身安危,坚持战斗在第一线。在监狱中,敌人用多种酷刑折磨他们,但他们毫不畏惧,坚决不出卖党和人民。李侠以惊人的毅力和过人的胆识在日本间谍、汉奸、国民党特务之间斗智斗勇,并把一份份价值极高的电报发给延安,他们这种精神深深的感染了我。

  通过观看这部电影,我接受了一次深刻的爱国教育。在这部黑白电影中,我看到了主角身上许多绽放光芒的精神。第一,坚持信念的理想主义。第二,从容淡定的人生态度。第三,舍己忘我的无私奉献。从这部老电影中,我找寻到了许久未曾感受到的信念与力量。 今后,我一定会努力克服自己的缺点,知难而进,决不后退,做一名全面发展的新世纪好医生。

精选2021《永不消逝的电波》观后感通用5篇【二】

  看了《永不消逝的电波》这部电影,其场面让我记得十分深刻,其情节深深地烙在我心中。

  电影中的主人翁李侠是一位共产党电台主要负责人,他为了调查国民党反动派勾结日本鬼子的罪行,而不顾自身的安危而打入上海沦陷区,千方百计地搜集信息并且秘密地电报给党中央。而日本鬼子绞尽脑汁地寻找这秘密电台,他们通过拉网式排查,最后抓捕了李侠及另一位嫌疑人。尽管李侠受到了非人的折磨和摧残,但他始终只说:“我是中国人。”他身体被摧残得十分糟糕,但幸运的是他还是被放了出来。与家人会合后,他开了商铺继续给党中央发秘密电报。另一位嫌疑人没能经受住敌人的诱惑和拷打,做了日本鬼子帮凶,帮日本鬼子寻找这秘密电台,最终日本鬼子还是知道李侠是秘密电台的发报人。当日本军队迅速包围了李侠电台所在地时,李侠为了把最重要的电报报给党中央而来不及逃走,最后倒在日本鬼子的枪口下。“同志们,永别了!我会想念你们”,这最后的发电成了永不消逝的电波。

  这部电影让我感同身受,当看到李侠被日本鬼子抓时,我眼里含着泪花,好像也在那里似的;当李侠受到折磨与拷打时,我的'眼泪像一个不听话的小孩一样哗哗地落下;当看到上海被侵略的惨状,我心中就恨不得将日本鬼子碎尸万段。李侠是为了共产党,是为了民族,是为了国家而牺牲的,他是一名真真正正的中国人。而电影中的嫌疑人为了自己能活下来,为了自己的私利,泯灭了良心,不顾国家的安危,不顾民族的大义,帮助日本鬼子寻找秘密电台,他的所作所为让我愤怒和憎恨。

  鲁迅先生曾说过:“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李侠就是那个甘为国家安危、为民族大义而做孺子牛的人。他的默默奉献,不顾自身安危,为了国家和民族而牺牲的精神是值得我们去学习。而那位不为民族,背叛国家,只顾自己的私利的嫌疑人,只会被别人嫌弃,被大众鄙视,受到千夫所指。

  我想说,同学们,在面对着国家和民族问题时,你我应当担起这匡扶天下的责任!

精选2021《永不消逝的电波》观后感通用5篇【三】

  在看这部电视剧之前,有必要先去重温一下那部同名的经典影片。重温之后,我们还要思考一个问题,在电影《永不消逝的电波》当中,孙道临饰演的李侠,王心刚饰演的姚苇,在这些人物形象身上的哪些特征足以支撑他们渡过漫长的、动荡的岁月之后,还依然常驻我们心中?

  重温经典之后,我们再去看这部刚刚播出完毕的电视剧,我们会发现,尽管故事还是那个故事,角色还是那些角色,电视剧的创作者也在无论演员方面还是场景、服装方面,都尽可能地还原历史的质感,但最终的效果却还是差强人意。问题出在哪里呢?

  拍摄一部历史题材的影视作品的时候,能否再现那个时代的人身上的独特气质,往往会成为最关键的问题所在。因为场景空间可以再造,服装道具可以再造,但人的气质的再造却不是那样简单,它需要创作者对那个时代的人为何会呈现那样一种特定的气质有深入的理解和表现的能力。那么具体到《永不消逝的电波》那些角色的气度究竟应该是什么样的呢?

  第一,理想主义。从1912年中华民国建立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这短短37年的时间当中,我们这个国家连年战火、动荡不安,但正是在这样一个时期却涌现了整整一代甘于为国家的独立、富强而抛头颅撒热血的中国人,尽管他们会选择不同的信仰和人生道路,但他们对理想的忠贞程度却是极为一致的。《潜伏》为什么会那样打动人心,关键一点就是它抓住了“信仰”这个最为关键的主题。电视剧《永不消逝的电波》很多方面有仿照《潜伏》的痕迹,剧本故事也提供了一定的表现空间,但可惜在具体的细节方面以及很多戏的处理方式上却显得浮躁而草率。这种浮躁和草率不属于民国时代,而恰恰是我们这个时代人的通病。

  第二,从容淡定的人生态度。一个有信仰、有理想的人,一个甘于为自己所信奉的主义而牺牲的人,他的人生态度一定是从容而淡定的。具体到电视剧《永不消逝的电波》来看,我们在它处理一些人物关系的时候,显得非常急切。学过戏剧的人都知道,戏剧冲突的感染力一定要由内而外的散发出来,是需要基于人物关系和人物的情感的状态来合理体现,而不应仅仅是将一个外部的冲突强加到人物的身上。还是以《潜伏》为例,如果细心观察你会发现,在很多矛盾冲突非常强烈的情节当中,人物的状态反而是很松弛的,或者干脆没有多么强烈的反应,表情木然。可在观众看来,这表面的平静背后蕴含着多么波澜壮阔的内心情感!这是一种非常高超的“外松内紧”的表现方式,而电视剧《永不消逝的电波》的很多情节表现上,却是“外紧内松”,我们会发现在大量的时候,演员将角色人物的内心活动进行强烈外在化表现,试图依靠拙劣的表演将戏剧感强行推高,仿佛生怕观众感受不到刺激继而换台似的。这种弄巧成拙和极不自信的表现又怎么能与那个时代人们从容淡定的人生态度相契合呢?

  还是说回到那部经典电影《永不消逝的电波》吧,它拍摄于1958年,那时候新中国刚刚成立还不到十年的时间,拍摄电影的那些人,以及电影中的那些角色全都是从民国时期过来的人,尽管他们的身份不同、信仰不同,但无一例外都还会有那个时代浓重的烙印,这种民国的气质也自然而然就会被他们带入到影片当中。而当今天我们再回望那个年代的时候,就更会意识到,这种民国范儿在很多民国人物身上都那样鲜明而凸出的体现着。其实也不仅是那些革命志士、文化精英会如此。很多普通人,哪怕是一个小市民或者乡村教师都会在日常生活中体现一种彬彬有礼、从容不迫的处世的风格,这是上千年儒家文化熏陶和教化的结果。电波可以永不消失,但“民国范儿”却几乎已经消失殆尽。这或许可以作为一部文艺作品之所以失败的借口之一吧。

精选2021《永不消逝的电波》观后感通用5篇【四】

  电视剧《永不消失的电波》的李侠和路梦惠的爱情,深深打动了我。尤其是路梦惠为了把情报传递出去,用结束生命的方式来告知李侠,看到这里,我已经泪流满面了。生命的意义到底什么呢?有的人活了100多岁,没有信仰,也没有做出什么有意义的事,活着有什么意思。而路梦惠短暂的生命,诠释了对信仰的忠诚,牺牲爱情和生命在所不惜。这样的人生才是有意义的人生!到上海后,路梦惠为了把情报传递出去,做了几件事,

  一是到先施百货留下了线索,以备查找信息。

  二是圣约翰大学图书馆留下密码。在生命最终时刻,把情报留在黄帝内经中。每一步想得那么缜密。有智慧、坚强、忠贞、有谋略、感性、美丽,太完美的路梦惠,我从内心里敬爱她!

  我们每天生活在这个世界上,日子一天天过去,生命渐渐老去。我们也在忠实地履行着自己的职责,没有血雨腥风,没有身体残酷的折磨,一件一件事情在做着。在做每件事情时,时刻牢记着自己的职责。尽职尽责做好每一件事,生命结束的时候,也能无愧地说自己也度过了有意义的一生。

精选2021《永不消逝的电波》观后感通用5篇【五】

  风雨如晦,鸡鸣不已

  ——关于我们的理想、爱情与英雄主义

  终于有时间坐在博学楼里了,这篇东西想了很久了,几次提笔,几次放下,今天下决心要把它写出来。

  风雨如晦,鸡鸣不已;既见君子,云胡不喜?

  这是在《永不消逝的电波》里最常听见的话。于我们今天,要是能理解得透彻仍很有裨益。

  读这些像李侠、余则成之类的故事的时候,总是惊讶于前辈们的牺牲精神,而我们所受的教育又与我们的生活相差遥远。总是不能理解他们隐姓埋名、披风冒雨、慷慨赴死的动力是什么?看了几遍《电波》以后,似有所悟,所谓“革命的英雄主义”并不是什么高深莫测的东西,而是一个个普通人,基于自己理想而油然而生的事业心。

  关于理想,在这个新世纪的新时代里,已经大部分物化为银行户头上的数字和房子、车子的数量。而做着国民党高官的李侠、余则成们,他们的理想却更为升华。这种大忠似奸的生活,非大智大勇者所不能过的。但当我们今天评价他们的时候,他们的人生是成功的,因为他们实现了个人的理想。用自己的理想去充实着那些阴暗孤独的岁月。而今天,很多人以为伴着灯红酒绿、纸醉金迷,理想已离我们远去了。但是当我看到深夜里办公室埋头苦读的同事、酷暑中知行楼里济济的学子们,就能知道,在每一个忠诚于自己工作的,在勤奋、上进的普通人身上,都能看到理想的影子。今天的生活已不再要求我们去流血牺牲,但物质的富足、暧昧的诱惑,扼杀的不再是我们的生命,而是每个人的真诚,更是每个人那些纯真的理想。即使如此,我们还是在前进,因为我们仍然有我们民族的脊梁。有太多执着于理想的人在默默的生活和工作着,他们享受着追求理想实现理想的乐趣。也许这些理想很简单,但只要是在奋斗,那么他就是英雄。

  以前常不理解,所谓“革命的爱情最美丽”的说法。甚至常嗤为洗脑的工具而已。看今天的年轻人的爱恨情仇无不是在物质与金钱的波涛中沉浮。读着李侠与何兰芬的故事,颇感平凡中见美丽,患难中见真情。在那样的年月里,吃的不过是咸菜、稀饭,穿着简单质朴。两个人由陌生到熟悉,共同的执行任务,同样的面对生死,患难中彼此关怀,成功时相互鼓励。在李侠离沪,何兰芬相送的那段中,那种朦胧中的柔美与含蓄的优雅展现的淋漓尽致。当两人经历生死完成任务时,何兰芬抱着李侠送她的第一束鲜花,深情的回望老李,略带娇羞而又甜蜜的一句“老李,谢谢侬!”直说的我辈无尽唏嘘。物质的匮乏正彰显出他们情感生活的充实和富足。而今天近乎奢华的生活,却正相称着我们贫乏的情感。与他们相比,我等简直望尘莫及,今天的爱情之所以廉价,是因为我们的生活中已经所剩无几了。

  最后来说说“英雄主义”。就今天的中国,就其社会现状而言,与70年前的十里洋场何其相似。有为富者的尖酸刻薄、金迷纸醉,有冻饿者的凄厉哀鸣,孤苦伶仃。有肉食者的利欲熏心、为所欲为,有劳力者的挥汗如雨、步步维艰。但对于今天,我们是自由的。无论是思想还是前途,都是自由的。阻挡我们的,不再是统治者的皮鞭和手枪,而是我们自己的欲望和贪婪。在声色犬马中放荡,在灯红酒绿中消沉。大批的社会“精英们”,正在以此为乐。所以有人说“今天的中国已经没有了英雄主义”。真的是这样吗?未必!所谓英雄,是遵从了自己理想,在艰难困苦中奋斗,不为逆境所屈服,一步步的实现自己,超越自己。能够拒绝贪婪与诱惑,保持真诚的事业心,为了前进而努力的人们。所以,今天正是遍地英雄的时代。

  “风雨如晦,鸡鸣不已”,我们面对的岂止是如晦的风雨,更多的是一个个的绝境。真实的李侠与何兰芬就在我们的身边坚强的生活着,不屈的奋斗着。而我们自己,是这样的英雄吗?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本文地址:http://www.gzxgg.com/html/12624.html
精选2021《永不消逝的电波》观后感通用5篇》由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转载分享请保留原作者信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