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公文驿站 > 公文范文 > 关于红色电影《半条棉被》观后感汇总

关于红色电影《半条棉被》观后感汇总

  历史的接力棒传承到我们这一代手中,在新长征路上,广大党员要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坚定信仰者、忠实实践者,坚定四个自信,终生学习,在新的长征路上继续奋勇前进。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红色电影《半条棉被》观后感汇总”,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关于红色电影《半条棉被》观后感汇总【一】

  1934年11月,红军正进行艰难长征的时候。

  在湖南汝城县沙洲村,三位疲惫不堪的女红军在军队驻扎休整时借宿在村民徐解秀老人家中。临走时,女红军把仅有的一床被子剪下一半给老人留下了。

  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大会上,讲述了这个故事。他提到徐解秀老人的话:“老人说,什么是共产党?共产党就是自己有一条被子,也要剪下半条给老百姓的人。”

  讲述“半条被子”的故事,是为了说明“同人民风雨同舟、血脉相通、生死与共,是中国共产党和红军取得长征胜利的根本保证,也是我们战胜一切困难和风险的根本保证”。

  “半条被子”的故事里,女红军临走时对徐解秀说:等革命成功后,一定要送你一条完整的新棉被。

  不仅分给人民群众自己的“棉被”,还要为人民群众送来“新棉被”,为人民过上更加美好生活而矢志奋斗,正是共产党人不忘的“初心”。

关于红色电影《半条棉被》观后感汇总【二】

  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大会上,讲述了82年前发生在湖南汝城县的“半条被子”的感人故事。红军长征时期,3名女红军借宿在湖南汝城县沙洲村村民徐解秀家中。见到徐家家境贫寒,家里连床御寒的被子都没有,临走时,女红军用剪刀把自己仅有的一床被子剪开,将半条被子留给了徐解秀。

  这个“半条被子”的故事经过饱含深情的讲述后,迅速传遍了全中国,温暖了全中国,让人们又一次重温了那段艰苦而光荣的奋斗历程。跟“半条被子”的故事一起感动中国的是共产党人与人民群众荣辱与共、风雨同舟的鱼水深情,是共产党始终依靠群众、始终为了群众的不变初心。

  “什么叫共产党,就是自己有一条被子,也要剪下半条给老百姓的人。”用“半条被子”的故事形象地解释了共产党人的初心。“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不是喊在口头上,而是具象地体现在“半条被子”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不是写在报告里,而是落实到了扶贫攻坚的一条条举措中。“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只是共产党人的梦想,更是几代中国人的夙愿,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共同期盼。这是共产党人的初心,更是我们的事业不断向前的坚强基石和不竭动力。

  “每一代人有每一代人的长征路。”在80年前的长征路上,广大人民群众的无条件支持是长征胜利最坚强的后盾。他们送上粮食、衣物,他们献出门板、木材,他们冒着抄家杀头的危险安置、掩护红军伤员,他们是长征幕后的英雄。在新一代人的长征路上,我们能依靠的依然是广大人民群众。“一切依靠人民,一切为了人民”依然是我们新长征路上的制胜法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四个全面”需要全民参与、全力以赴,否则就不够“全面”。80年前,我们用“半条被子”表达对人民群众的感谢;80年后的今天,只有加快建成全面小康社会,让广大人民群众共享幸福中国,才能不负人民群众的信任与支持。

  “半条被子”故事里的女红军临走时对徐解秀说:“以后解放了和平了还会到这来看你们,买床新的被子给你们。”女红军最后还是没能来,但是给老百姓送新被子的承诺,共产党人做到了。他们不仅送来了新被子,更送来了共产党人带领全国人民致富奔小康的决心与信心。无论世事变迁,只要共产党人“只有一条棉被也要分半条给老百姓”的情怀不变,只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初心不改,老百姓就一定能护你走好新一代人的新长征。

关于红色电影《半条棉被》观后感汇总【三】

  跟着总书记重温“半条棉被”的故事

  2020年9月16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湖南省考察调研,首站就来到了郴州市汝城县文明瑶族乡沙洲瑶族村“半条被子的温暖”专题陈列馆考察。

  2016年10月2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讲述了这个发生在长征途中的感人故事,“在湖南汝城县沙洲村,3名女红军借宿徐解秀老人家中,临走时,把自己仅有的一床被子剪下一半给老人留下了。老人说,什么是共产党?共产党就是自己有一条被子,也要剪下半条给老百姓的人。”

  总书记讲述“半条被子”的故事,深受打动了编剧志在飞,他根据史实素材真实故事,经过几年创作完成《半条被子》的电影剧本,并获得了第27届金鸡百花电影节少数民族题材优秀剧本奖。

  在本影片总策划罗开富、赵晏彪先生的指导和建议下对剧本整体构架、故事的可看性、可传播性动了“手术”。由赵晏彪先生主持的电影《半条被子》剧本研讨会,在专家们的评点下使得剧本更加成熟。

  2019年4月电影《半条被子》在江西于都开机,在导演赵友和演员的努力下,在地方政府和当地群众们的支持下于5月在湖南汝城拍摄完毕。同年11月《半条被子》被选为第28届金鸡百花电影节少数民族影展开幕影片,2020年入围长春电影节和北京国际电影节民族影展。2020年9月5日,《半条被子》在全国院线上映。

关于红色电影《半条棉被》观后感汇总【四】

  近日,我有幸提前收看了一部长征题材的电影《半条被子》,电影中的故事情节深深地打动着我的心,我身边的观众在观看电影时让感人的情节感动地情不自禁地流出泪水,电影闭幕后自发地起身用热烈的掌声为电影喝彩。“半条被子”承载着老一辈革命家在人民军队创建和发展过程中的丰功伟绩,这部电影以“红军打胜仗,人民是靠山”为主线,体现了什么是共产党,共产党就是有一条被子也要剪下半条给老百姓的人。表达了谁能走进老百姓的心里,谁就能赢得人民群众的支持,革命红军与人民群众风雨同舟、血脉相通、生死与共,是中国共产党和红军取得长征胜利的根本保证,也是战胜一切困难和艰难险阻的根本保证。电影《半条被子》传递着“军民情深”的温暖,传承着红色文化基因。用“半条被子”致敬“长征精神”,用“半条被子”呼唤初心,铸就时代之魂。下面是我观看电影《半条被子》有感而发的心灵诉说。

  一是重走长征路续写军民情。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的胜利,是人类历史人类上的奇迹。在整整两年中,红军长征转战十四个省,历经曲折,战胜了重重艰难险阻,保存和锻炼了革命的基干力量,将中国革命的大本营转移到了西北,为开展抗日战争和发展中国革命事业创造了条件。是人类近现代战争史上,凡人谱写的英雄史诗。

  时至今日,战争的硝烟已经散去,昔日腥风血雨刀、枪相见的地方早已恢复安宁,当富足和安康使我们把前辈们的努力只是看作历史书中的一页时,我们又该以怎样的态度去面对这段历史,去善待并铭记呢?我想真正值得记忆的,能矢志不忘的把感人的事迹,通过文字或者电影、歌曲的方式融汇到我们的民族集体无意识之中,通过我们的红色基因代代相延。通过重走长征路的人,让我们缅怀和回忆长征英烈和英雄,另一方面就是对现在要更好地继承长征精神的一种呼唤。1984年11月7日,经济日报记者罗开福重走红军长征路时,在汝城县沙洲村采访了徐解秀,挖掘出“半条被子”的感人事迹,让我们更加深入地了解红军长征的光辉历程,更加深刻地感悟伟大的长征精神,从中汲取前行的力量。

  电影“半条被子”的再现,生动地表现了当年的人和事,这些感人的事迹是革命前辈给我们留下的一笔宝贵精神财富。每一代人有每一代人的长征路,我们接过红军战士的“接力棒”,坚守一份为民情怀,就要常念长征情,就要常想百姓事,我们这一代人的长征路就是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

  二是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

  主旋律就是要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党的基本路线指导下,大力提倡一切有利于发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的思想和精神,大力倡导一切有利于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思想和精神,大力提供一切有利于民族团结、社会进步、人民幸福的思想和精神,大力倡导一切用诚实劳动争取美好生活的思想和精神。新时代主旋律的最强音就是爱国、和谐、奋斗、发展。电影《半条被子》高举新时代、演绎主旋律。《半条被子》是一个“有情怀、有意义、有温度”的主旋律影视作品,其展现的“半条被子”是体现党和人民群众关系的一段佳话。同时,该片的导演、词作家赵友为了真实还原当时的情景,在演员选用等方面进行了科学有序的安排,经过细致打磨和演员的精彩演绎,为《半条被子》这部电影注入了新时代的新血液。

  三是踏上新征程奋进新时代。

  中国走进了新时代,全国各族人民踏上了新征程,奋进在不负韶华的路上,电影“半条被子”的一经上映迅速传开,暖人心窝,感动全国。爱人民者人民爱,得民心者得天下。正因为赢得了民心,得到了人民的拥护和支持,中国共产党和红军才能克服千难万险,夺取长征的伟大胜利。电影真实地还原了当时3名女红军用“半条被子”回答了人民的军队爱人民,无论在什么时候,我们都必须牢记,“老百姓是天,老百姓是地”“忘记了人民,脱离了人民,我们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就会一事无成永远不变的真理。电影《半条被子》里有蕴含着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什么是共产党?共产党就是有一条被子也要剪下半条被子给老百姓的人。是我们今天走好新的长征路的保证。电影《半条被子》必将走进老百姓的心里,赢得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持。今天,只有守住“半条被子”里的初心,才能让我们党拥有持久的感召力和凝聚力,才能“使我们党永远赢得人民群众信任和拥护,使我们的事业始终拥有不竭的力量源泉。”

  新时代开启了新征程。电影《半条被子》呈现出了“军民鱼水情”的新佳话,通过影视作品向全国人民讲好中国故事是著名导演赵友义不容辞地责任,为使拍摄现场确保电影还原那个年代感并具有真实性,带领摄制组付出了外人所不知的艰辛。志在飞利用节假日多次去汝城县沙洲村,采访多位当地人。以电影文学的角度,重新构思剧本,以“被子”为起点,给三位女红军设计人物前史,写出了三个女红军的故事,电影《半条被子》剧本在坚持符合史实及内容创新相结合,坚守原汁原味。用高品质的、正能量的影视作品武装人、引导人、塑造人、鼓舞人,传递时代最强音。这部电影由江苏好兄弟影视文化有限公司,北京文脉苑影视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出品。

  新征程奋进在新时代,电影《半条被子》是前人给我们留下的一笔宝贵精神财富。这部主旋律电影能带领全面各族人民通过观看、聆听真正感受到自己在重走新的长征路,心中要常怀长征情,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美好生活,只争朝夕,不负韶华,以实干笃定前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努力。

关于红色电影《半条棉被》观后感汇总【五】

  “一部红军长征史,就是一部反映军民鱼水情深的历史。在湖南汝城县沙洲村,3名女红军借宿徐解秀老人家中,临走时,把自己仅有的一床被子剪下一半给老人留下了。老人说,什么是共产党?共产党就是自己有一条被子,也要剪下半条给老百姓的人。”——习总书记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节选)。

  红军为什么能够取得二万五千里长征的胜利?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红军之所以能够取得二万五千里长征的胜利,既不是因为长了三头六臂,也不是因为得到了天神庇佑。而是因为共产党拥有坚定的理想信念,因为共产党的所作所为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爱戴与拥护。

  “半床被子”的故事只是红军众多军民鱼水情故事中的普通一个。红军在长征途中纪律严明,不仅不拿群众一针一线,甚至还要帮助村里人劈柴挑水干农活。军爱民,民拥军,这样的红军哪有不打胜仗的道理,这样的共产党怎会缔造不出一个新中国?wWw.GZXGg.CoM转载请注明

  “半床被子”的故事已经过去了80多年,中国的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昔日的穷苦村庄如今也已经奔向了小康。“半床被子”的故事已经成为了历史,但其所传导的情谊,应在当代被赋予新的正确解读。

  正确解读“半床被子”,中国共产党要不改初心,牢记使命。孙中山说,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在过去的几十年里,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夺取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夺取了土地革命,镇压反革命等一个又一个胜利。所谓:“兵无常势,水无常态”。时下,中国共产党在改革的路上渐行渐远,但仍需不改初心,牢记使命,防腐拒变,时刻谨记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

  正确解读“半床被子”,基层政府组织要走好群众路线。习总书记一再强调:“党执政后的最大危险是脱离群众”。当下,一些基层政府组织严重偏离了群众路线,当起了“官老爷”,摆起了“官架子”。一些党员干部甚至公然把人民摆在了党的对立面,造成了恶劣的群众影响。基层政府组织是直接联系与服务群众的一级组织,是群众心中党和国家的形象代表。因此,基层政府组织更要走好群众路线,关心群众疾苦,解决群众困难,带领群众脱贫致富。

  正确解读“半床被子”,要让广大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昔日,中国广大的农村物质匮乏,以至于家中一床像样的被子都没有。今天,中国已经跃升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与此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中国的贫富差距在不断拉大。改革开放让一部分人先富了起来,但改革的成果应该让更多的人民群众共享,如若不然就偏离了改革的初衷。“半床被子”的故事告诫我们,不仅要做大经济总量,同时还要逐步完善分配制度,让广大的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开放的成果,不让群众被物质生活“刁难”。

  在中国共产党最穷困潦倒的长征路上,三名女红军尚且能够为群众留下“半床被子”。在经济繁荣的当下,中国共产党更要善于用正确的方式去解读“半床被子”的深意,保持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切实增强服务人民的本领。

关于红色电影《半条棉被》观后感汇总【六】

  雄关漫道,湖南“迈步从头越”

  10月20日,湖南省委书记杜家毫在《湖南日报》发表署名文章《弘扬长征精神 继续新的征程》,回顾了80年前红军长征这一革命壮举、壮丽史诗和巍峨丰碑,总结了长征的伟大意义和深刻精神内涵,提出长征精神要融入到“四个意识”上,要落实到创新开放上,要贯穿到攻坚克难上,要体现到党的作风上。

  湖南在红军长征史上有着极为重要的地位。

  湖南是一片红色的土地,这里是开国领袖、十大元帅彭德怀和贺龙的家乡。80年前,中国工农红军自长江南北各革命根据地向陕北、甘肃一带进行战略转移,开创了人类历史上从未有过的战略远征,这为开展抗日战争和发展中国事业开创了条件。湖南是红军长征历时最久、行程最长、经历战斗最惨烈的省份之一。

  在10月21日上午召开的“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大会上发表的重要讲话中,专门提到了英雄红军“血战湘江”的伟大历史。“三年不饮湘江水,十年莫吃湘江鱼”,描述的正是中央红军长征突围以来最悲壮、最关键的一仗——湘江战役。红军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终于突破了国民党军重兵设防的封锁线,粉碎了蒋介石围歼红军于湘江以东的计划。然而,红军将士为突破这道封锁线,也付出了惨痛的代价。渡过湘江后,中央红军和军委两纵队,已由出发时的8.6万余人,锐减到3万余人。

  1934年12月,中央在通道侗族自治县召开的“通道会议”,采纳了提出的“放弃原定方针,转兵西进入黔”的建议,促成了“通道转兵”,甩开了敌军的围堵,挽救了党,挽救了中国革命,为后来的黎平会议、遵义会议胜利召开打下了基础。红军在湖南这片红色土地上,以理想和信念、鲜血和生命,谱写了荡气回肠的英雄史诗。

  关于红军长征的伟大历史意义,在《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一文中评价道:“长征是历史纪录上的第一次,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长征胜利80年来,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不断推进革命、建设、改革伟大事业,进行了一次又一次波澜壮阔的伟大长征,夺取了一个又一个举世瞩目的伟大胜利。

  湖南是“精准扶贫”策源地。

  在10月21日上午召开的“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大会上,给全国人民讲述了3名女红军和半条被子的故事。在长征途中,3名女红军借宿在湖南汝城县沙洲村村民徐解秀老人家中,临走时,把自己仅有的一床被子剪下一半给老人留下了。老人说,什么是共产党?共产党就是自己有一条被子,也要剪下半条给老百姓的人。

  长征路上,女红军剪下半条被子给老百姓,在新的长征路上,我们党又提出了“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朝着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目标稳步迈进”的口号。2013年11月3日,在湘西花垣县十八洞村做出“精准扶贫”的重要指示。各级党委和政府都要想方设法,把现实问题一件件解决,探索可复制的经验。湖南就此成为全国推进“精准扶贫”的策源地。

  两年多来,湖南省从十八洞村开始,把问题一件件解决。十八洞村精准“识贫”的做法在湖南被广泛复制,交出了一份“精准扶贫”的靓丽答卷。

  创新湖南离不开长征精神。

  长征的胜利,是方向和道路的胜利。长征的过程,是联系实际、创新理论、探索革命道路的过程。长征出发前,乱云飞渡,惊涛骇浪,长征让党和红军浴火重生,走上了胜利的革命道路。

  湖南位于中国的中南部,曾因为地处内陆,被认为是“不东不西,南不挨珠江,北不靠长江”的“三不沾”地带。依靠创新,湖南的飞机飞向了世界,湖南的高铁联通了世界,湖南的水稻撒遍了世界。湖南省第十次党代会以来,湖南相继开工和建成了一大批重大骨干工程,交通运输体系不断完善,高速公路通车里程5653公里,铁路通车里程4591公里,其中高铁通车里程1296公里,居全国前列。武广高铁联通粤港,沪昆高铁联通湘沪杭,武广、沪昆在此交汇,“长三角”与“珠三角”在此对接,而长沙黄花国际机场的旅客吞吐量多年居中部第一,磁悬浮线将长沙火车南站与黄花机场联通,将交通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助力更多湖南企业“走出去”。

  创新是湖南的优势,是未来发展的第一动力;开放是湖南的必然,是未来发展的最大潜力。湖南“十三五”规划建议提出,坚持发展第一要务,坚持以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实施“一带一部”战略,加快形成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的体制机制和发展方式,确保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设富饶美丽幸福新湖南。这一美好愿景的实现,离不开创新,离不开创新,离不开红军精神。适应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趋势,主动对接融入“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等国家战略,推动对内对外开放相互促进、“引进来”和“走出去”更好结合,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切实把湖南“一带一部”区位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

  新长征路上离不开“飞夺泸定桥”的拼搏和勇气。

  也许有人会说,今天已经进入信息经济时代,不可能再来一次爬雪山、过草地的远征,也不可能再重复四渡赤水、飞越天堑的艰险,还需要红军精神吗?对此,杜家毫有着清醒的认识:“今天的新长征依然需要有“跟着走”的坚定信念,需要有“飞夺泸定桥”的拼搏和勇气。”

  正是不忘初心,杜家毫才会把“要么不干,要干就要想清楚、看明白、干到底,干一件成一件、积小胜为大胜,不获全胜、决不收兵!”这句话挂在嘴边,把他来湖南主抓的第一件大事,就是让湘江的水更清,景更美。

  正是不忘使命,3年多来,14个市州122个县市区、400多家企业留下了杜家毫的足迹。

  正是不忘本色,杜家毫才会“到哪里工作都会买一辆自行车,在长沙也买了一辆”,大年初二还独自骑自行车暗访调查湘江水质。

  正是“心中常思百姓疾苦,脑中常谋富民之策”。杜家毫才会说出“干事创业是共产党人的第一责任,必须干出一番实实在在的业绩来。”这样掷地有声的话,动员全省广大干部群众“一块苦、一块干”,勠力同心、攻坚克难,咬定目标、久久为功,确保脱贫攻坚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决胜。

  80年前,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工农红军战胜千难万险的那次远征壮举是长征,如今中国共产党带领十三亿多中国人民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同样是长征。就湖南来说,当前,湖南经济总量已近3万亿元台阶,但仍面临发展不足、发展不优、发展不平衡等瓶颈制约,面临改革进入深水区、矛盾进入凸显期、发展进入“三期叠加”等新的挑战,特别是全省还有445万农村贫困人口、8000个贫困村、51个贫困县亟待脱贫摘帽。我们要不断把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推向前进,这同样有许多“雪山”“草地”需要跨越,同样有许多“娄山关”“腊子口”需要征服,同样具有开创性、艰巨性、复杂性,新的长征路上同样需要万众一心、顽强拼搏、奋勇前进。

  蓝图已绘就,奋进正当时。我们相信,在伟大长征精神的激励引领下,7300万湖湘儿女一定会在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新的长征路上,描绘出最新最美的图画,谱写出更加壮美的篇章!

关于红色电影《半条棉被》观后感汇总【七】

  “一部红军长征史,就是一部反映军民鱼水情深的历史。在湖南汝城县沙洲村,3名女红军借宿徐解秀老人家中,临走时,把自己仅有的一床被子剪下一半给老人留下了。老人说,什么是共产党?共产党就是自己有一条被子,也要剪下半条给老百姓的人。”

  红军为什么能够取得二万五千里长征的胜利?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红军之所以能够取得二万五千里长征的胜利,既不是因为长了三头六臂,也不是因为得到了天神庇佑。而是因为共产党拥有坚定的理想信念,因为共产党的所作所为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爱戴与拥护。

  “半条被子”的故事只是红军众多军民鱼水情故事中的普通一个。红军在长征途中纪律严明,不仅不拿群众一针一线,甚至还要帮助村里人劈柴挑水干农活。军爱民,民拥军,这样的红军哪有不打胜仗的道理,这样的共产党怎会缔造不出一个新中国?

  “半条被子”的故事已经过去了80多年,中国的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昔日的穷苦村庄如今也已经奔向了小康。“半条被子”的故事已经成为了历史,但其所传导的情谊,应在当代被赋予新的正确解读。

  正确解读“半条被子”,中国共产党要不改初心,牢记使命。孙中山说,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在过去的几十年里,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夺取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夺取了土地革命,镇压反革命等一个又一个胜利。所谓:“兵无常势,水无常态”。时下,中国共产党在改革的路上渐行渐远,但仍需不改初心,牢记使命,防腐拒变,时刻谨记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

  正确解读“半条被子”,基层政府组织要走好群众路线。“党执政后的最大危险是脱离群众”。当下,一些基层政府组织严重偏离了群众路线,当起了“官老爷”,摆起了“官架子”。一些党员干部甚至公然把人民摆在了党的对立面,造成了恶劣的群众影响。基层政府组织是直接联系与服务群众的一级组织,是群众心中党和国家的形象代表。因此,基层政府组织更要走好群众路线,关心群众疾苦,解决群众困难,带领群众脱贫致富。

  正确解读“半条被子”,要让广大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昔日,中国广大的农村物质匮乏,以至于家中一床像样的被子都没有。今天,中国已经跃升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与此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中国的贫富差距在不断拉大。改革开放让一部分人先富了起来,但改革的成果应该让更多的人民群众共享,如若不然就偏离了改革的初衷。“半条被子”的故事告诫我们,不仅要做大经济总量,同时还要逐步完善分配制度,让广大的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开放的成果,不让群众被物质生活“刁难”。

  在中国共产党最穷困潦倒的长征路上,三名女红军尚且能够为群众留下“半条被子”。在经济繁荣的当下,中国共产党更要善于用正确的方式去解读“半条被子”的深意,保持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切实增强服务人民的本领。

关于红色电影《半条棉被》观后感汇总【八】

  4月3日上午9时9分,在“文化长征万里行长征故事我来讲之讲半条被子故事碑、中国长征精神研究院云南研究基地长征精神立碑活动第一碑揭碑仪式”活动现场,红旗飘飘歌声扬,鞭炮声声祭英烈,中国长征精神研究院云南研究基地的赠书志愿者们和云南省昭通市昭阳区北闸镇白坡塘村的父老乡亲们在这里讲故事、颂诗歌、唱红歌祭奠英烈。

  来自中国长征精神研究院云南研究基地的吴瑜琼女士首先向活动现场的父老乡亲介绍了各位领导和嘉宾并致辞,中国长征精神研究院副院长、四川都江堰市长征历史文化研究会会长李琦同志受中国长征精神研究院院长罗范懿先生委托对云南研究基地的揭碑活动表示热烈的祝贺,同时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他说:“在刚刚过去的2016年,我们发动社会各界力量在全国各地捐建了80座长征精神碑,在甘肃通渭县榜罗镇举行了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大会暨文化长征十周年大会,举办了全国首届长征精神学术年会,评选产生了十大院士、二十强研究员、二十佳研究院,各分院(研究基地)还开展了不少红色文化传播活动,取得了令人瞩目的研究成果”。9点9分,来自北京的蔺小林同志、来自贵州的军转干部、贵州省企业报刊协会会长、贵州烟草报负责人吴长宣同志、来自江苏的王明月同志和白坡塘村二社社长马真孝同志共同为“文化长征万里行长征故事我来讲之讲半条被子故事碑、中国长征精神研究院云南研究基地长征精神立碑活动第一碑”揭了碑。至此,10月21日上午10时在人民大会堂举行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大会上,讲的“半条被子的故事”呈现在大家面前,“在湖南汝城县沙洲村,3名女红军借宿徐解秀老人家中,临走时,把自己仅有的一床被子剪下一半给老人留下了。老人说,什么是共产党?共产党就是自己有一条被子,也要剪下半条给老百姓的人”,看到此情此景,大家热泪盈眶。中国长征精神研究院云南研究基地主任吴瑜琼女士向大家介绍了立碑背景、碑文意思,还领着大家一起诵读了刻在碑上的“长征精神”。来自北京的蔺主任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同时对大家提出了殷切希望。来自都江堰市长征历史文化研究会的刘勇副会长声情并茂的为大家带来了诗朗诵“沁园春。雪”;来自白坡塘的退伍军人王鹏同志也给大家朗诵了《长征》表达了对英烈们的深深敬意;昆明市文化局民族歌舞剧院演出部负责人文丛波、王顺体等同志给大家带来了精彩的四渡赤水、横断山等长征歌曲演唱和,彝良代表先术恒同志不甘示弱,直接代表彝良一中9.07灾后重建团队用方言给大家讲上了罗炳辉将军的故事;来自白坡塘春晖幼儿园王富芳同学也给大家带来了精彩的节目……

  经了解,本次活动在寻求碑文内容特别是中央红军长征路线图的资料收集中,中国长征精神研究院云南研究基地的工作人员得到了中共云南省委党史研究室、中共昭通市委党史办公室等单位和部门的大力支持,当4月3日揭碑活动的邀请函送到昭通市委宣传部、昭通市党史办、昭阳区委宣传部、北闸镇镇政府、白坡塘办事处等单位和部门后,各单位和部门均表示了极大地关注。本次活动中,中国长征精神研究院云南研究基地特聘蔺小林主任为云南研究基地高级顾问,同时宣布解除原昭通基地李贵兵负责人职务,任命昭通市鲁甸县成达水泥制品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陆开奎同志为中国长征精神研究院云南研究基地昭通区域负责人。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经历了抗美援越、援老和对越自卫反击战等战役,原昆明军区、成都军区组织部长、原贵州省民政厅副厅长、先后出版过《太阳女》、《丛林轶事——援越援老抗美散记》、《谁说这里是后方》、《车轮滚滚》、《云岭野猫》等多部作品的中国知名作家吴昉同志在知悉该活动后,不顾自己已经74岁高龄,还是从贵阳开车在4月2日晚到达昭通准备参加揭碑活动,无奈因路途颠簸及昭通高原反应,当夜血压骤升只好返回贵阳就医而未能参加揭碑活动,大家都说,什么是长征精神:这就是长征精神!

  上午11时揭碑仪式结束后,中国长征精神研究院云南研究基地向大家赠送了罗范懿院长的《人的价值学》、李琦院长的《寻梦红飘带》,白坡塘村的父老乡亲们兴致盎然的和来自全国各地的各位领导和嘉宾合影留念后,直接到云南研究基地、白坡塘清真寺和白坡塘春晖幼儿园进行了参观。在云南研究基地,大家看到了总院80碑展览,感慨万端,纷纷提议想重温当年的入团和入党情景,吴瑜琼女士见状甚感高兴,马上安排了大家列队敬礼,其后在北京蔺主任的带领下,大家重温了入党誓词;在原共青团昭通地区地直团委副书记、现昆明市文化局民族歌舞剧院演出营销部负责人文丛波同志的带领下,大家重温了当年的入团誓词。大家纷纷表示,长征精神是要学习的,长征故事是要多讲的,其后大家纷纷在云南研究基地内的《红军长征路申遗签名墙》上签名留念。

  据悉,这是中国长征精神研究院继纪念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80碑后的第81碑,也是中国长征精神研究院云南研究研究基地弘扬长征精神立碑活动第一碑。该碑是由白坡塘村民崔荣珍女士、吴刚同志、云南红苹果国际物流有限公司、杭州水处理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联合捐资。吴瑜琼女士表示,她希望有更多的志愿者积极响应总院号召,参与到弘扬长征精神立碑活动中来。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本文地址:http://www.gzxgg.com/html/197955.html
关于红色电影《半条棉被》观后感汇总》由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转载分享请保留原作者信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