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公文驿站 > 公文范文 > 财政局工作总结三篇

财政局工作总结三篇

让写作更有效率,让我们一起认真地写一份财政局工作总结三篇吧。编辑同大家推荐分享《财政局工作总结三篇》免费范例,邀大家写作参考,一起借鉴一下,当然您还可以搜索到更多与《财政局工作总结三篇》相关的范例。

  总结,是对过去一定时期的工作、学习或思想情况进行回顾、分析,并做出客观评价的书面材料。我爱文学网今天为大家精心准备了财政局工作总结三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财政局工作总结一篇

  收入方面,全市地方公共财政收入完成680.7亿元,同口径增长30.1%;全市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完成939亿元,同口径下降2.9%。支出方面,全市地方公共财政支出完成858亿元,同口径增长12.6%;全市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完成936.4亿元,下降4.7%。

  二、2021年财政主要工作情况

  (一)确保财政平稳运行

  一是依法加强收入征管,确保收入持续快速增长。进一步规范非税收入管理,加强政府特许经营权有偿使用收入、行政事业单位资产处置和出租收入管理,支持税务部门加强行业税收专项治理,确保应收尽收。

  二是严格支出管理,进一步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开展市级部门公务用车运行费用定额标准试点,严格执行因公出国(境)指标控制制度,推进“公务卡”试点改革。扩大政府采购范围,从严控制一般性支出增长。建立市级预算执行中期评估制度,定期对项目支出预算进行清理核查。

  三是完善转移支付制度,促进协调发展。进一步加大转移支付规模,对区(市)县基本支出需求、民生保障需求、促进发展需求进行分类测算,分层次保障。2021年,市对区(市)县一般性转移支付69亿元,比去年预算增加17亿元。

  (二)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衡发展

  一是深入推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1—11月,市本级财政投入资金13.05亿元,主要用于公益性幼儿园和223所农村中心幼儿园建园补助、义务教育“两免一补”经费补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以及职业教育、特殊教育和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等城乡教育均衡发展项目。

  二是完善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市本级财政投入3808万元,重点保障了“三基地一窗口”和基层宣传示范点、文化馆(站)示范点、图书分馆建设,以及实施文化馆、图书馆和美术馆免费开放,以及开展公益性文化活动,街道文体中心和村(社区)体育设施建设,广播电视村村通数字化改造,公益电影放映等公益性文化项目。

  三是大力支持科技创新。设立科技成果专项资金、创新创业种子资金和创业投资风险补偿专项资金,主要用于科技研发、成果转化、知识产权保护、科技服务体系完善和创建国家知识产权工作示范城市。

  四是着力推进医疗卫生体制改革。1—11月,市级财政医疗卫生支出25.24亿元,主要用于基本公共卫生补助,兑现国家基本药物制度以奖代补政策,实施城乡居民医疗保险补助,启动公共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绩效工资改革,以及基本建设、信息化建设等提高公共卫生医疗机构服务能力的重点项目。

  五是进一步完善城乡社保就业体系。1—11月,市级财政拨付就业支出1.26亿元,主要用于兑现各重点企业定向就业补贴、职介补贴、实施“三支一扶”、“教师特设岗位”、“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特别职业培训计划、农村妇女创业等就业促进政策;拨付社保支出13.02亿元,主要用于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试点、新农保和城镇居保扩面,资助地震致残学生参保,推进农民工参加城镇职工养老保险,扩大工伤保险覆盖范围,提高城乡居民最低保障标准、五保户供养标准和孤儿养育标准,实施城乡医疗救助等完善城乡一体社保体系项目。

  六是加快推进城乡社会建设。市级财政投入1.5亿元,用于社会组织发展基金会筹建和社会组织孵化园建设;安排3000万元社会建设专项资金,主要用于我市社会中长期规划和指标体系研究制定、社区服务站标准化建设奖补、举办公益创投大赛、开展“幸福成都.美好家园”六大行动等社会建设工作。

  (三)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

  一是加大保障性住房投入。市级财政安排14.07亿元保障性住房专项资金,是上年投入的4.39倍。安排d级危房改造资金5271万元。二是落实惠民政策。发放补贴资金4.34亿元,兑现粮食直补和农资综合直补政策;落实资金5.2亿元,对4.9万户购房户给予财政补贴;安排专项资金6.2亿元,购置大容量环保型公交车1500台,落实市民乘车优惠和城区70岁以上老年人免费乘车等措施;落实专项资金9171万元,建立xx市食品安全溯源信息系统监管平台;落实资金3000万元,专项用于城乡居民饮水工程建设;动用价格调节基金1.1亿元,对我市城乡低保、农村五保、优抚对象,困难家庭大中专学生等给予临时价格补贴。三是稳定市场物价。下达成品油价格改革补贴资金9.21亿元,落实市级天然气价格调节基金977万元,对城市公交、出租车、农村客运等公益性行业和中心城区公交燃气实施价格补贴。

  (四)切实保障重点基础设施建设项目需要

  一是保障重大交通建设项目需要。市级财政投入铁路、公路、综合交通枢纽等重大交通建设项目资金22.45亿元,落实地方政府债券转贷资金13亿元,专项用于重大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重大铁路项目建设、交通枢纽场站建设和物流航线补贴。二是保障城乡重大基础设施建设项目需要。市级财政安排资金22.65亿元,支持中心城区道路综合整治、南部新区基础设施、区(市)县城市基础设施、消防基础设施和健康绿道等城乡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安排专项资金1.1亿元,用于农村场镇改造、川西林盘及村庄风貌整治。三是保障缓堵保畅工程建设项目需要。市级财政安排资金20.89亿元,加快推进地铁项目和智能交通信息系统项目建设,确保三环路路面维护改造工程和中心城区人行天桥建设按期完工。四是保障改善城乡环境重点建设项目需要。市级财政安排资金17.22亿元,落实地方政府债券转贷资金3亿元,用于城市供水、污水处理和水环境综合整治,建成144座城乡污水处理厂及配套管网;安排城乡环境综合整治资金4.88亿元,加大对中心城区垃圾清扫、垃圾环保处置、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城乡园林绿化维护等项目的投入。

  (五)不断提升科学化精细化管理水平

  一是深化财政改革。继续深化部门预算改革,细化预算编制,提高科学性、准确性。启动了市级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编制工作,开展市级预算执行中期评估,市级国库集中收付单位扩大到114个,区(市)县“公务卡”改革全面启动,政府采购范围进一步扩大,区(市)县的财、税、库、银横向联网实现全覆盖,全面完成区(市)县“金财工程应用支撑平台”建设。二是强化财政监管。开展重点项目和民生工程专项监督检查,深入推进“小金库”专项治理,不断完善财政廉政风险防控机制,进一步清理整顿财政账户,强化单位内控机制,推进支出绩效评价,认真开展会计师事务所报备,加强企事业单位财会人员培训,建立31个行业协会党支部。三是推进预算公开。落实中央、省预算信息公开要求,完善预算信息公开机制,首次通过政府站向社会公布市级财政总预算,62个市级部门和单位首次公开了部门预算。

  (一)努力高位求进,确保财政收入持续快速增长

  一是大力培育新的财源和税源,促进财政增收。充分运用财政政策和工作手段,培育新的财源、税源,确保财力持续增长。二是巩固现实财源和税源,挖掘增收潜力。关注已有一定基础、还有发展潜力的财源点和税源点,加大财政扶持力度,促使好项目和重点企业取得更快更大的发展,扩大增收的渠道。三是强化收入征管,确保应收尽收。加强对经济运行和财政收入执行情况的分析,完善收入征管办法和措施,坚决制止违规减征、缓征、免征行为,切实做到依法征收,应收尽收。

  (二)着力加快发展,切实保障产业发展重点领域支出需要

  一是加大财政产业投入力度,进一步优化产业支出结构。确保财政产业投入稳定增长,重点支持对工业结构调整具有带动、吸附作用的重大产业化项目,具有比较优势和发展前景的文化创意、旅游会展、金融服务等现代服务业项目,以及现代特色农业发展项目。二是创新财政工作手段和方式,发挥财政资金和政策的吸附带动作用。

  灵活运用贷款贴息、政府采购、保费补贴、投资股权、补充资本金,以及设立产业发展专项资金、搭建产业发展投融资平台等方式,引导和带动金融资本和其他社会资本增加投入,促进产业加快发展。三是按照加快发展的要求,调整完善市以下财税体制。按照推动区(市)县“圈层融合”发展的要求,结合加快天府新区产业发展规划,坚持财力与事权相匹配的原则,围绕加快构建高端化的城市业态,调整完善市对区(市)县财税体制,加大财政、税收、金融、用地等方面的政策扶持力度,建立健全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强化财政投入激励约束机制和绩效评价制度,促进“圈层融合”发展。

  (三)坚持以人为本,进一步完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

  一是切实加大财政文化投入,加快完善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提升财政文化投入的总量和比例,同时,制定相对细化和量化的文化投入政策,健全促进文化改革发展的保障机制,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参与公共文化服务,重点支持公共文化设施的标准化建设和规范化运行、优秀传统文化保护与传承、文化体制改革等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推动我市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二是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扎实推进社会建设。加大民生工程财政投入,着力解决好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促进充分就业。进一步完善城乡医疗、养老和社会救灾制度,力争区(市)县全部纳入国家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和城镇居民养老保险试点范围。进一步完善医改配套政策,促进基本药物制度实施,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继续做好农村d级危房改造,完善保障性住房财政投入机制,切实加强保障性住房建设。继续加大财政教育投入,完善教育经费保障机制,确保教育投入法定增长和占比提高,深入推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切实加大科技投入,确保科技投入法定增长,大力支持科技创新。围绕加强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完善社会建设保障机制,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三是加大公共基础设施投入,支持“宜业、宜商、宜居”的城市形态建设。围绕“缓堵保畅”,重点保障城市道路改造、路桥建设、公交设施改善、智能交通建设、地铁项目建设等改善城市交通状况、方便市民出行的重点项目;着眼推进天府新区建设和产业功能区发展,大力支持产业园区基础设施配套和天府新区起步区道路交通、城市管网、环境保护等公共服务设施和基础设施项目加快建设;按照着力构建田园化的城市生态要求,切实保障城乡垃圾处置、污水处理、城市绿化、环境保护等重点建设项目的需要。

  (四)不断改革创新,推进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

  继续试行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推动区(市)县试编工作,进一步完善政府预算体系。继续开展预算中期评估,完善支出标准体系,加强项目库建设,深入推进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提高预算支出执行的均衡性和效率。健全防治“小金库”长效机制,建立健全完整规范的预算公开机制,强化财政监督管理制度。开展区(市)县政府化解重建贷款债务情况目标考核,完善激励约束机制,对化解债务成效显著的区(市)县,给予激励性财力补助,并加大一般性转移支付补助,确保灾后重建贷款债务如期偿还。加大财政干部队伍的教育管理,注重干部学习能力的培养和知识更新,不断增强干部队伍的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创新意识、服务意识,为推进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提供组织保障。

  财政局工作总结二篇

  今年以来,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局牢固树立“四个意识”,认真贯彻落实市区有关部署,抢抓机遇、攻坚克难,积极助力“东进”,着力加强收支管理,狠抓预算执行监督与分析,大力推进管理创新,强化国有资产和集体资产监管,较好地完成了各项工作。

  (一)着力加强收支管理,提高财力保障水平

  一是20xx年上半年,累计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32.98亿元,下降xx.97%(同口径下降15.08%);完成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27.31亿元,增长11.14%。二是20xx年上半年,累计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08.43亿元,增长63.27%,完成年初预算的59.48%,支出规模位居全市各区(新区)第二,支出进度位居第三;累计拨付九大类民生领域支出126.01亿元、增长119.5%;累计完成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7.23亿元,减少24.88%。三是20xx年上半年,全区财政拨款“三公”经费及会议费支出3988.18万元,其中会议费98.10万元、因公出国费158.85万元、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维护费3622.70万元、公务接待费108.53万元。

  (二)狠抓预算执行监管,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一是继续严格落实预算执行进度定期通报制度,组织各部门申报财政支出预算执行量化目标,按月监测通报部门预算、基建资金及其它重点领域财政统筹资金支出执行情况,对财政拨款规模较大的重点部门、重点领域作重点分析并报呈区领导阅知。二是以各部门制定的月度支出目标为基础,逐月向部门下达月度支出任务,并同步考核支出执行率和支出任务完成率,强化任务目标约束性,加强部门预算支出执行的计划性。三是组织开展财政资金统筹工作,梳理出可统筹使用财政资金56.24亿元安排用于区城投公司注册资本金24亿元、区投控集团注册资本金19亿元、区产服集团注册资本金9亿元等项目,按时序进度实现预算支出。

  (三)大力推进管理创新,提升财政管理服务效能

  一是创新政府支持经济发展方式,研究起草《xx市xx区政策性投资引导基金管理暂行办法》、《xx市xx区政策性投资引导基金管理暂行办法实施细则》,规范我区政策性投资引导基金的管理和运作。二是推动落实全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降成本工作,20xx年上半年为全区企业减负约15,913万元,其中: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约4660万元、人工成本约79万元、财务成本约11,xx4万元(降低税负成本、降低社保成本等减负数据由市税务、社保部门统计)。三是进一步加强预算绩效管理,调整优化绩效管理规程,结合近几年工作开展情况,起草了《财政预算项目绩效评审工作规范》,对绩效评审的范围、工作程序、指标体系、材料清单及结果应用等进一步明确,巩固绩效管理工作成果;确定对4个重点评价项目和7个一般评价项目;优化绩效管理系统建设,推动将该系统应用到即将开始的2018年部门预算编制中,大力提升财政支出效益。四是优化我区政府投资基建项目竣工财务决算及产权登记管理,研究起草《xx区基本建设项目竣工财务决算及产权登记管理暂行办法》;引入第三方专家评审,切实发挥基建项目竣工财务决算批复功能,全面客观反映项目形成资产情况;创新基建项目产权登记方式,建立项目产权预登记管理台账;简化程序,实现项目竣工财务决算批复及产权登记一体化管理,提高工作效率。

  (四)加强财政监督管理,深入推进依法理财

  一是进一步加强非税收入管理,通过非税收入征管系统监察、与部分执收单位电话核实等方式对我区涉企行政事业性收费和政府性基金项目的取消、停征、减免政策执行情况进行全面监督检查。20xx年上半年通过非税收入征管系统共上缴财政专户非税收入51,578万元,从财政专户上缴金库44,546万元。二是牵头做好xx区经济与科技发展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及其配套实施细则的修订完善工作,并形成新的《xx市xx区经济与科技发展专项资金管理办法》(深龙府办规〔20xx〕3号)及配套实施细则;积极落实产业转型升级扶持资金投入,共审定扶持项目460个,扶持金额11,165万元,服务推动经济社会转型发展。三是加强政府采购监管,20xx年上半年,全区通过集中采购完成政府采购预算金额14.68亿元,实际成交金额13.86亿元;依法办结供应商投诉事项6宗、政府采购行政处罚案件6宗,对9家供应商违反政府采购法律法规的行为作出行政处罚决定。四是开展全区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报告编报工作,组织区属行政事业一级、二级预算单位及各街道共360人参加培训学习,促进内部控制制度建设,加强和规范财政内部控制。五是加强国库集中收付管理,20xx年上半年共办理全区775家预算单位国库集中支付业务208,297笔,金额为70.7亿元;办理自有账户支付xx2笔,金额为0.13亿元。六是优化政府投资项目街道资金支付审批程序,研究起草了《xx区政府投资项目街道资金支付审批流程管理办法》,进一步规范政府投资项目资金审批流程,加快基建项目支出进度,提升基建项目资金预算执行效率。

  (五)规范集体资产监管,推动社区经济转型发展

  一是深化股份合作公司改革工作,制定《xx区20xx年优化社区股份合作公司监管服务改革方案》,建立区街联动、部门协作配合的工作机制,从提升综合监管服务系统,规范集体产权公开交易行为,健全公司规章制度,强化审计监督等方面开展优化社区股份合作公司监管服务工作。

  二是修订完善《xx市xx区经济与科技扶持发展专项资金支持社区股份合作公司转型发展实施细则》和《xx区社区股份合作公司集体用地开发和交易监管实施细则》,进一步加快推动全区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20xx年上半年,共扶持社区股份合作公司转型发展项目3个,扶持资金达624.88万元。

  三是持续优化完善“三资”监管系统功能模块,提升服务器、查询机等相关硬件水平。20xx年上半年共录入社区股份合作公司综合监管服务系统已录入各项数据489,910条,其中“三资”信息414,229条、工作动态1509条、公示公告和会议决议3578条、公司制度463条、合同信息3642条。

  四是规范集体产权交易,将全区股份合作公司股权转让、资产转让、大型物业租赁、土地合作开发、土地使用权出让与转让、城市更新、建设工程招投标、大宗商品及服务采购等8大类项目实行公开交易,推动集体产权的价值发现。20xx年上半年,共完成2宗(回龙埔股份合作公司、李朗股份合作公司)物业租赁及1宗(樟树布股份合作公司)股权交易项目,完成交易金额约1.8亿元,溢价率达27.6%。

  五是指导股份合作公司做好换届选举工作,制定了《xx区20xx年股份合作公司换届选举实施方案》,明确工作要求及推进措施,确保换届选举工作顺利完成。

  (六)强化国有资产管理,提升运营使用效益

  一是研究制订《xx区属直管企业战略发展定位》,按照“服务全区大局、突出核心主业、差异化定位、创新协同发展”的原则,从分析外部发展机遇、梳理企业内部资源能力、明确战略业务板块等方面进行论证分析,不断优化调整各企业发展战略定位。

  二是深入剖析各企业的财务状况、运营情况、盈利能力、资产效益等情况及主要经济指标,全面总结区属企业发展状况及存在问题,并在六届十四次常务会议上汇报了xx年度国资国企管理工作情况。

  三是优化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起草《xx区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实施方案(送审稿)》,推动加快完善现代化企业制度和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健全国有企业监管体系,加强和改进党对国有企业的领导,全面增强国有企业服务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

  四是进一步完善政府物业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加强政府物业管理。20xx年上半年,共出具9个小区涉及27项社区公配物业规划设计方案的审核意见,完成34项物业的移交协议手续、50项物业实物移交确认手续、49项物业委托使用管理手续,开展管辖40栋房屋的安全隐患排查工作,收缴经营性政府物业租金460万元。

  五是开展全区事业单位及其所办企业国有资产产权登记工作,共登记事业单位和所办企业289家,其中事业单位283家、企业6家;圆满完成558家行政事业单位xx年资产报表编报上报工作。20xx年上年年,共办理资产报废备案或审批295宗,资产调拨备案95宗,拆迁资产拍卖0宗,涉及国有资产总额4.36亿元,处置变现金额110.77万元已上缴财政专户。

  财政局工作总结三篇

  总体看来,XX年预算执行情况是好的。财政收入平稳增长,支出结构不断优化,进一步体现公共财政的要求,财政改革继续深化,管理水平进一步提高,超收收入依法安排,实现了财政收支平衡,圆满完成了全年预算任务。

  (一)加大资金投入,注重资源整合,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坚持城乡统筹,突出在“多予”和“放活”上做文章,加大公共财政向农村倾斜的力度,全年对农村各项投入达111.8亿元。增加转移支付资金,改善村级组织活动场所条件和设备配置标准,对基层公益事业实行专项补助,巩固农村税费改革成果,推动和谐社区、和谐村镇建设。发放农业综合直补资金,增加农民农机具购置补贴,拨付粮食风险基金,保护种粮农民的积极性。创新农村管水机制,成立管水员队伍,按每月每人500元标准发放补助,惠及农民1.08万人。落实山区生态保护专项资金,支持山区搬迁、生态林建设、水源地生态保护和山区环境综合整治,促进农村经济社会与环境协调发展。累计投入33.9亿元,为近11万农民发放安置补助和补缴社会保险,维护失地农民切身利益。

  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支持以都市农业为特点的休闲产业、设施农业、生态农业等高附加值农业发展,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扶植农民专业经济合作组织,推进银农合作,建设农村现代物流体系,推动农村二、三产业发展。通过政府采购、以奖代补、定额补贴和购买服务等方式,支持“农村亮起来、农民暖起来、农业资源循环起来”工程,重点投向村路照明、农家炊事和采暖设施改造、农村用水综合治理、垃圾收集和消纳、街坊路硬化等设施建设,改善了农村生产生活环境。

  调整财政支出结构,集中财力支持农村社会事业发展。安排资金,改善农村中小学办学条件,加快文化馆、图书馆、乡镇文化中心、农村文化室建设改造及设备购置。落实大学毕业生到京郊农村担任党支部书记和村委会主任助理的工资发放、社会保险费缴纳等经费保障工作,引导城区人才到农村基层从事支教、支农、支医和扶贫。安排农村医生培训和医疗卫生机构设备购置经费,完成改扩建141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400个社区卫生服务站,逐步提高农村医疗卫生水平。将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金纳入财政专户管理,推进农村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提高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财政补助标准,全市共有260.6万农民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农民参合率达86.9%。率先在全国建立农村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制度,帮助计划生育低收入农户脱贫致富。安排农村就业服务体系建设专项补贴,建立乡镇、村级就业服务站,加强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推动城乡统筹就业。

  (二)支持自主创新,优化发展环境,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

  统筹使用科技经费,通过直接投入、财政补贴等多种方式,引导企业加大研发投入,促进完善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利用科技成果转化专项资金,推动信息、生物医药、光机电、环保和新材料领域435项重大科技成果和关键技术产业化。发挥政府采购政策的扶持功能,积极采购国内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产品。对软件著作权登记和专利申请进行补助,打造有利于自主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的良好环境。投入专项资金,用于中关村科技园区自主创新产业基地、投融资体系、信用体系、优化园区创新环境等建设,支持园区做大做强。完善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财政管理办法,开发区收入实现快速增长并全部留用,增强了发展后劲。

  设立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专项资金,支持动漫、影视等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一批文化创意产业聚集区初具规模。运用商业结构调整资金,完善便民商业服务体系建设,推进实施“振兴老字号工程”,加快流通现代化和特色商业发展。落实外贸企业出口奖励政策,提高企业开拓国际市场的能力。支持国有经济在结构上进行战略调整,帮助首钢、北内、焦化厂等国有企业搬迁、改组改制、兼并破产和分流安置富余人员。停止、取消行政事业性收费33项,优化企业发展环境。

  (三)坚持以人为本,维护群众利益,提高首都基本公共服务水平。

  按照公共财政要求,进一步调整支出结构,把更多财政资金投向社会公共服务领域,并着重向郊区、基层倾斜。完善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加快推进教育事业均衡发展。扩大义务教育阶段“两免一补”政策的享受范围;加大高校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和科研项目的支持力度,促进高等教育水平的不断提高;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提高职教生均综合定额标准,加强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建设,培养适应首都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高质量技能型人才。

  加大基层文化投入,大力发展首都文化事业。拨付文化经费,启动社区、乡镇文化中心(站)标准化建设,对艺术表演团体深入山区和少数民族乡镇公益性演出进行补助,实施公益电影放映和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丰富城乡文化生活。大力支持全民健身服务体系建设,改善社区和行政村全民健身设施,提高人民群众健康水平。

  加大公共卫生事业投入,稳步推进公共卫生体系建设。支持社区卫生服务运行机制改革,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医护人员待遇由财政予以保证;通过全市集中采购,为城乡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配置基本设备;社区卫生服务常用药品实行“集中采购、统一配送、零差率销售、信息监管”的管理模式,缓解城乡居民看病难、看病贵问题。

  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加强社会保障基金监管,严格基金支付手续,确保各项社保资金按时足额发放和安全运行。建立低保标准科学调整机制,完善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切实保障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落实城镇廉租房住房保障资金,完善低收入群体的住房保障体系。实施促进就业再就业财税优惠政策,加强创业指导和职业技能培训,支持开发公益性岗位,推进再就业援助制度,完善覆盖城乡统一的就业服务体系。

  忠实履行财政的公共服务和保障职能,努力解民之困、增民之利,突出为民理财。认真落实政府为民办59件实事资金,着力解决劳动就业、生活设施、公共交通、环境治理、应急系统等事关群众利益的现实问题。建立煤矿企业安全生产风险抵押金制度,安排公共设施安全隐患治理资金,努力消除公共安全事故隐患;实施食品药品放心工程,加强农产品质量检测体系和畜禽疫病防治体系建设,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加大科技强警投入,加快实施科技创安工程,提高政法部门打击违法犯罪、维护首都安全的保障能力。

  (四)积极筹办奥运,加快城市建设,提高首都城市管理服务水平。

  以筹办奥运工作为契机,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环境综合整治。投入资金支持城市公共服务设施、城市交通及奥运场馆周边市政配套设施建设。环境整治全面展开,市区两级政府筹措资金,完成80个“城中村”整治。投入资金推进旧城区解危排险工作,改善百姓居住条件。安排资金支持144个拆除违章建筑、公厕改造等环境整治重点项目,进一步改善首都市容市貌。投入文物修缮重点工程资金,文物保护和隐患整改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

  加大大气污染治理投入,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安排大气污染治理专项资金,开展重点地区环境综合整治、污染源治理和环境事故应急等工作。增加补助,鼓励高排放出租汽车提前淘汰,减少汽车尾气排放污染。拨付锅炉改造补助资金,加快燃煤污染治理,努力改善首都空气质量。加快水系治理和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扩大再生水利用,建设节水型城市。以生态创建为载体,拨付资金专项用于13个郊区县、1480个村庄的环境集中整治工作,使村容村貌有了很大改观。

  积极推进城市公用事业发展。投入资金大力支持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缓解地面交通压力,方便居民出行。及时拨付专项补贴,确保公交车更新、市政交通一卡通推行和国家石油价格改革的落实,保证城市公用企业正常运营。加大供热保障投入,发展集中供热,稳定采暖价格,对城乡低保及生活困难家庭发放燃煤自采暖补助,保证城乡居民温暖过冬。

  (五)深化财政改革,强化监督管理,提高资金效益和理财水平。

  扩大纳入国库集中支付改革的资金范围,提高直接支付资金比重,市级156个部门及其所属的1222个基层预算单位全面实行国库集中支付,实现改革“纵向到底”。完善非税收入收缴信息系统,稳步推进非税收入收缴管理制度改革。建立财政资金专户管理档案与年度报告制度,对各类财政资金专户实施动态监控。

  进一步完善部门预算定额标准体系,规范基本支出。制定预算单位办公设备配置标准,科学核算公用经费定额;制定印刷费、会议费和互联网接入费管理办法,通过招标确定定点供应商,并试行集中支付;全面推行公务用车统一定点保险、定点维修、定点采购、定点加油“四统一”管理,努力降低政府行政成本。加强项目支出评审,统筹部门结余资金,实现动态管理,提高部门预算的.科学性。

  进一步扩大政府采购规模,全市完成政府采购124.5亿元,资金节约率为4.5%。贯彻国务院《关于开展治理商业贿赂专项工作的意见》,完善政府采购预算和政府采购资金支付管理办法,从源头上遏制商业贿赂行为。实施新的采购代理机构和供应商的资格管理制度,建立政府采购考核机制,实现优胜劣汰。启动“北京市网上政府采购管理系统”,增强政府采购活动的透明度,简化工作程序,提高采购效率。

  加大财政监督力度,建立动态监控机制,市对区县专项资金全面实行监督检查。深入开展绩效考评工作,将涉及教育、科学、农业、社保、卫生等45个项目纳入考评范围,加强资金使用效益分析。完成全市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清查工作,建立资产动态数据库,逐步建立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财务管理有机衔接的机制。利用“政府债务”专网,对政府债务实行动态管理,合理控制债务规模,防范和化解政府债务风险。

  XX年是“xxx”规划开局之年,全市社会经济运行态势良好,筹办奥运的积极效应逐步显现。财政收入稳定增长、突破千亿大关,财政支出结构不断调整优化,财政改革逐步推向深入,财政事业全面发展,为政府切实履行职能、为城乡居民提供良好的公共服务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同时也应清醒地认识到,财政工作还面临着一些不容忽视和亟待解决的问题:一是公共财政体系还不够完善,财经秩序也不尽规范,与构建和谐社会首善之区的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还有一定差距。二是科学理财能力还需要继续加强。项目预算的细化程度和预算的统筹性仍需进一步提高;预算单位重“增量投入”轻“存量调整”的现象依然存在;支出责任不明晰的问题还没有从根本上得到解决,控制行政成本和勤俭节约干事业的意识仍需进一步增强;财政管理监督体系有待进一步健全。三是财政收支矛盾依然突出。对社会发展薄弱环节的保障力度仍需加强,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的任务相当艰巨,同时,资金使用效益需要进一步提高。总之,财政工作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与社会和人民群众的期望相比还有很大差距。在新的一年里,要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通过健全和完善公共财政体制、不断深化财政改革、着力加强基础工作等逐步加以解决。

财政局工作总结三篇相关关键词:财政局 工作总结 三篇,模板怎么写,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提高写作效率。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本文地址:http://www.gzxgg.com/html/255299.html
财政局工作总结三篇》由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转载分享请保留原作者信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