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公文驿站 > 公文写作 > 个人观《古田军号》影片小学生观后感心得合集

个人观《古田军号》影片小学生观后感心得合集

在探索中领导人发生了一些意见分歧和激烈的情感冲突,经过冲突形成思想认识上的高度统一和紧密团结。其中毛泽东与刘安恭的矛盾,更让我们体验到党和红军在生死存亡的紧急关头思想路线的现实境况,理解了革命道路探索中的曲折与艰难。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个人观《古田军号》影片小学生观后感心得合集”,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个人观《古田军号》影片小学生观后感心得合集【一】

  电影《古田军号》是一部为庆祝建国70周年、纪念古田会议召开90周年和新古田会议召开5周年而拍摄创作的电影。8月28日晚,我们文化“潮童视角”的小记者一起观看了这部电影,电影中很多情节都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电影讲述的是1929年红四军从井冈山突围到闽西古田后,毛泽东、朱德、陈毅等几位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思想碰撞、不断纠错改正,不断探索的过程......影片中我们看到,这些老一辈革命家们没有委曲求全,没有同流合污,遇到原则不让步,遇到困难不绕道,所有的问题都摆在桌面上,可以争吵、可以拍桌子,却从未把个人得失放在心上。还有影片中一心念着苏联经验的刘安恭,最终为革命献身的画面让我感动--原来他们都是以共产主义理想为目标,以共同探索一条适合中国革命的道路而共同奋斗的革命家......

  电影《古田军号》,给我印象最深的情节是众人舞动的板凳龙,板凳龙在影片的开头、中间和结尾共出现三次。电影中板凳龙的画面使我震惊,还有屏幕上弹出来的那句话--“众人同心可成龙”让我感到无比振奋。

  影片中提到的中央九月来信,对统一红四军前委领导和全军思想起了极为重要的作用,为胜利召开古田会议作了准备,为红四军党和的建设指明了方向。老区人民全心支持革命事业,并为之做出了巨大贡献......

  众人同心可成龙,也是时代对我们的要求,针对国外各种势力的窥视,我们要众人同心,实现中国梦,我的梦......

个人观《古田军号》影片小学生观后感心得合集【二】

  刚听说今天要看到的电影是《古田军号》其实有一些失落,对于我国的主旋律电影,在本能上有着排斥。因为从开始的主旋律电影让我积累了太多的失望,虽然也有《战狼2》《红海行动》之类的高质量影片撑起了近年的主旋律电影,但是从本质上说,这些电影也是将主旋律暗藏在了商业片的类型之中,同时加之有《空天猎》《建军大业》这样让人失望的作品。但是像《古田军号》这样从名字就无比“伟光正”的主旋律电影还是让人会有下意识的疏离感。

  当熟悉的“八一电影制片厂”的标识出来后,伴随着在土楼里高饱和度的舞龙的场景,一下子被抓住了眼 球,然后全片不断的在给我惊喜。开场是外国人举着手机在对舞板凳龙进行录像,随着镜头“毛委员”出现在了人群中,陈力导演通过对比蒙太奇的方式,将毛委员当时的局促与我们现在美好时代进行了对比,冲突感明显。随后镜头一转进入了毛委员的战乱时代,此时刚从井冈山突围的毛委员与朱德进入了我们的镜头,一起进入镜头的还有一名小军号手,而这名小军号手就是我们串联全片的线索。

  全片以一名小军号手视角展开,同时穿插小军号手的孙辈的旁白声音,讲述了我党从井冈山突围后开创了赣南、闽西革命根据地,直至在古田召开会议确认“政治建军”原则的故事。从线索和电影架构来说我个人认为还是落入了主旋律的窠臼,旁白的插入虽然会将故事讲述的相对完整,但也会扰乱电影的整体叙事的节奏,导致观众不断的对于电影情节的跳入跳出,观影体验一定程度上会被破坏。

  “我们是中国的红军,不是苏联的红军”毛委员的这句话豪气冲天。全篇更多的不再是战争场面的渲染而是聚焦朱毛之间的矛盾,最大限度的还原朱毛之争,我党高层在荧幕上不再是铁板一块,而是也会存在矛盾,也会有分歧,也会有对于部队发展方向不同的认知。尤其是对于刘安恭同志到来后,对于中央意见的执行,也会有不同的看法,很大程度上让人知道了,主旋律电影还能这么拍。再如板凳龙的隐喻,从开场到毛委员的落寞时刻,到朱德带走板凳走向前线,镜头一转回到现代,一句“心齐方可成龙”很好的为电影的发展走向埋下伏笔,同时也点明了全片的核心思想,这句话即使到我们当今社会也会很有借鉴意义。我重点聊一聊这部电影带给我的几个惊喜。

  第一个惊喜是,在整个电影中我们很难看到一个传统意义上的反面角色,即便是让观众直呼讨厌的刘安恭,从本质上讲,也是一个对于马克思主义有着坚定信仰的共产主义者。他对于苏共和中央的指示有着坚决的执行力,并且会冲锋在前直至牺牲。虽然从现在看,他存在严重的脱离现实和教条主义,但是从初心来说,又有谁敢说他是有私心的,谁敢说他不是为了让这支部队更有战斗力呢。与以往的主旋律电影不同,《古田军号》这部电影少了很多口号式的呼吁和自认为的“教育者”从上而下的傲慢,而是最大程度的还原了历史的细节,通过细节来产生力量。毛委员不再是一呼百应的“神”,而是在自下而上选举中也会落选,也会被人喊出打倒的鲜活的人。正是这些看起来并不是非常正面的细节,恰恰将毛委员的形象塑造的更加丰满。毛委员也会离开指挥核心,我党即使再顽强的军队也会打败仗,这也让毛委员在党内的重要地位更加有说服力。

  另一个惊喜来自于张一山饰演的林彪,张一山从《家有儿女》被大家熟知,到《余罪》让人们认可了他的演技,而他也一直在努力的提升自己,我们都知道,这样的主旋律电影不会有很多的曝光量,可能票房与商业片比也会有很大的差距,甚至片酬也不是会很多。即使在这种情况下,张一山依然选择加入了该片饰演一个配角——林彪。而他将林彪沉默寡言“人狠话不多”的感觉演绎的非常到位。从历史上看,林彪是我国最年轻的“十大开国元帅”22岁的他作为一纵的纵队长对于毛委员是坚信不疑的,甚至会在毛委员离开指挥核心后出现情绪低潮,问出那句“红旗还能抗多久”的疑问。张一山面无表情的冷峻与历史上的林彪阴冷的性格是十分契合的,毫无疑问,张一山应该是在之前做了很多功课了。

  第三个惊喜来自于片尾,当我们以为这个军号手是杜撰出来为了提供一个线索时,我们看到了一位老兵和孙辈坐在“古田会议永放光芒”的田野前时。那一刻,真的被震撼了瞬间泪目,就像是我们看到抗战老兵乘车再次接受人民检阅时那颤颤巍巍的军礼的感觉一样,那一刻,就是在提醒我们,我们现在所得来的一切,不仅仅是在电影里表现的那样,甚至要比电影表现的惨烈十倍百倍,是革命先辈在战场上抛头颅洒热血,用自己的生命换来的。同时镜头从部队行军前往前线渐变切入朱日和的沙场阅兵,陈力导演再次利用对比蒙太奇的手法将历史与现在进行了对比,意图给予我们的视觉上的冲击,从我军将士能有两套新军装就已经士气大振,到我军朱日和阅兵的铁流滚滚,我军建军90余年的发展已不能同日而语。贯穿全片的军号声既是催人奋进的前进号角,在我看来则更多的是对于我军优良传统的传承与发扬。

  但是整部电影虽然带给我了很多,但是在我看来依旧有不尽人意的地方。例如我认为,全片叙事节奏较慢可能是最大的短板,我理解为导演想要尽可能表现的完整,试图将故事讲的更加清楚,毕竟对于朱毛之争到古田会议的这段史实,真正了解的人不会很多。但是,较慢的叙事节奏会让观众失去继续观看的耐心,有时慢节奏叙事会起到反效果,电影结束后,我听到有的同志在说,看了电影好想再去了解一下那段历史啊。其实从我的感觉来说,如果我们把叙事节奏加快一点,而对于不清楚的史实可以让同志们自己的再去深入了解,这样可能会有更好的效果。其次,影片中的一些表现手法,我个人不是很喜欢,例如朱毛分开后,两个人分别以自己的视角回忆井冈山会师的场景,再例如毛委员不止一次回想自己的警卫员和小军号手哥哥牺牲的场景。这些场景的反复回放,会给人感觉是没有拍摄足够的可以用的镜头,或者说感觉导演有意的在拖时长,真正的对于观众的冲击力反而不如只有一次来的好。

  总体而言,《古田军号》这部片子还是带给了我个人很大的惊喜。包括“人是地主,地主说我们是牛马,妈妈说我们不如牛马。”“男人累了总要有个发泄的地方,只要打不死就还是一家人”这些话从孩子和妇女嘴里如此平静的说出来,还是会给人非常大的冲击,甚至一度会让人泪目。这些细节我不再赘述,总而言之,该片以一个全新的视角表现了井冈山突围后到古田会议这段历史,同时大胆启用青年演员,还是很大程度上拉近了与青年之间的距离,给人以惊喜,据说这部电影导演前期筹备了8年,还是非常值得一看的。

个人观《古田军号》影片小学生观后感心得合集【三】

  《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行曲》中有两句歌词是这么写的,“我们是工农的子弟,我们是人民的武装”。简单的两句话不仅说出了中国人民解放军的本质,更是点明了人民同旧军阀的根本区别。然而这支真真正正成为完完全全的人民武装并不是从南昌起义开始的,而是在历史的烈火淬炼中脱胎换骨、凤凰涅槃,是在复杂的革命斗争中正本溯源、标定航向,是在惨痛的战争代价中奠定真理、肃清毒瘤,而最终成为全心全意代表人民利益,为人民建立政权的武装力量。

  八月一日,《古田军号》上映,影片通过一名小军号手的亲身经历,讲述了古田会议召开的前因后果。从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到井冈山会师,再到红四军转战赣南闽西,红军力量不断壮大。在军事上取得节节胜利的同时,思想上政治上却产生了一系列问题,诸如单纯军事观点、极端民主化倾向、不重视根据地的流寇主义等等。直接威胁到了红伍的生存、根据地的安全、群众基础的巩固。随着刘安恭的出现,以及他带来的中央的二月来信,毛泽东被迫离开红四军,在错误思想的领导下,各种问题发展到了高潮。一次明确红军由谁领导、为谁打仗、怎么打仗的会议亟需召开。直到红军攻打东安失利,陈毅带着中央的九月来信,在红四军召开第九次党的代表大会才被提上议事日程。1929年12月28日、29日,经过充分而周密的调查研究之后,红军第四军第九次党代会在上杭古田召开,大会一致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红军第四军第九次代表大会决议案》。古田会议确定了思想建党、政治建军的方针,至此这支农民、小资产阶级和起义的旧军阀占大多数的武装力量,正在日益成为完全的人民的武装。

  古田会议在我党我军的历史上都具有里程碑的意义,在革命斗争既有经验的前提下,科学地指出了我党领导的武装力量的阶级属性和历史性质,为党的建设和建设指出了符合国情的正确道路,为中国革命的最终胜利指明了方向。通过影片重温历史、赓续血脉,让我们深刻认识到中国革命的胜利必须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的绝对领导,必须紧紧依靠人民、必须有刀刃向内、剔骨剜肉的自我革命精神。这也是新时代我们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根本遵循。

  始终坚持党的绝对领导为革命成功奠定了政治基础。中国共产党是工人阶级的先锋队,是中华民族的先锋队,从诞生之日起就代表了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就在为劳苦大众打天下,中国共产党没有自己的私利,一心为公。这就决定了中国共产党能够团结带领绝大多数人民,成为中国革命的核心。只有没有自己私利的政党才能一心一意为人民谋福利,才能在任何复杂的环境下坚持斗争而不为私利诱惑。朱德军长在影片中说:“逃兵都是我朱德带的兵,他毛泽东一个没有。”这就是政治信仰对一个的影响。有了坚定的政治信仰革命信念就不会被轻易动摇,有志者事竟成,革命就必然成功。中国共产党有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指导,马克思主义经典学说科学深刻地阐释了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是被实践验证了的正确的指导思想。科学的理论指导是革命成功的重要保证,中国共产党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引下,结合我国实际,成功开创了不同于苏联的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坚持党的绝对领导,就是坚持科学理论的指导,就是坚持不图私利、天下为公,就是坚持团结一心服务人民。也唯有此才能广泛凝聚共识、团结力量、共谋发展。

  始终坚持紧紧依靠人民为革命成功创造了阶级保障。“民惟邦本,本固邦宁。”人民的力量在中国乃至世界历史上都不止一次的被验证。正如马克思所说,人民是历史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红四军在转战赣南闽西时,全军不过四千余人,武器弹药短缺、后勤补给不足,不仅能够在蒋介石的围追堵截中站稳脚跟,还能不断扩大战果,发展壮大苏区,靠的正是人民的支持。我们回顾历史,不管处在什么历史时期,不管外界环境多么恶劣,只要是党和获得发展的时期一定是紧密联系群众的时期,只要是革命斗争遇到了挫折就一定是脱离了人民群众。不管是革命战争还是发展建设,获得了人民支持就获得了最广泛的阶级保障,就获得了人民的鼎力支持。历史上的每一次胜利都是人民的胜利,战争的伟力蕴含在人民之中,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庞大力量也蕴含在人民之中,今天我们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也需要社会各个阶层的人民贡献自己的力量。惟有紧紧依靠人民,革命才能成功,民族才能独立,国家才能富强。

  始终坚持刀刃向内自我革新为革命成功提供了内生动力。影片中朱德军长在面对旧部的军阀作风时,顾及到旧部的军功、顾及到情谊,对部属不忍苛责,希望他们能够慢慢改变,最终发生了部属阵前叛逃的事件。一个不能自我革命的政党是没有发展动力的,终将落后时代、脱离群众,一支不能自我革命的是没有战斗力的,终将变成走州过县的军阀。中国共产党以及党领导的,始终把刀刃向内自我革命作为重中之重。面对革命队伍中的错误思想、不良作风、军阀习气,不管是革命元老还是战功显赫一视同仁,不搞特殊,坚决摒除。还记得毛泽东和黄炎培的历史问答,毛泽东主席在回答,中国共产党能不能跳出历史周期率的时候,这样说:“我们已经找到新路,我们能跳出这周期律。这条新路,就是民主。只有让人民来监督政府,政府才不敢松懈。只有人人起来负责,才不会人亡政息。”在这条新路上我党就是在人民的监督下,刀刃向内、剔骨剜肉,不断保持党的先进性和勃勃生机。

  “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关键在党要管党、从严治党。”今天我们站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决胜时期,为不负人民重托、不愧历史使命,我们要继续毫不动摇地坚持党的绝对领导,毫不动摇地紧紧依靠人民,毫不动摇地刀刃向内自我革命,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武装,不谋私利、兢兢业业、全心全意实践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

个人观《古田军号》影片小学生观后感心得合集【四】

  时光似电,日新月异,有时候不经意的一个转身,可能就已经是沧海桑田,生活在繁华与和平中的我们,有太多需要牢记的历史,比如说古田会议这一段!由陈力导演执导,王仁君、王志飞、刘智扬、胡兵、张一山联合主演的电影《古田军号》凭着客观、严谨的创作,宏大又不失细节的叙事手法,把90年前的古田会议搬上大银幕,还原了一段革命老区的风云往事,给年轻一代的观众带来一次遇见历史、感受初心的机会。

  1929年曾经发生过多大事件,本片为什么要选择古田会议作为切入口,估计很多年轻的观众并不是完全了解,没有关系,等到看完电影,所有人都会对这场会议的前因后果,以及其重要意义,产生一个全新而又深刻的认识。

  《古田军号》没有刻意的铺设宏大,而是通过红军小号手后代的视角,以现代人从福建土楼里的舞龙入手,一举打通了相隔九十年的时空,把观众带回到战火纷飞的根据地。在这里,我们看到了青年领袖毛泽东的智慧与意志,良好的大局观和指挥能力,还有朱德的大将之风,陈毅的正直与理性,林彪的刚武和坚决,追随这些大人物的脚步,影片经过客观而又新颖的演绎,重现了古田会议的前前后后。

  除了这些大人物,影片还塑造了一批以往容易被忽略的一些小人物,和红军一起成长的小军号手,李幼斌饰演的造纸坊老板,孙维民饰演的孙裁缝,同样也都有完整且鲜活的塑造。他们以老百姓的身份参与到根据地的发展壮大过程中,有血有肉且富有真情实感的形象跃然纸上,栩栩如生。

  在他们身上,体现的不止是个体的使命与传承,更折射出家国的命运,透过现代人的思维,看到前辈的艰辛,让观众能够毫无距离感的置身其中,不仅仅是观望和欣赏,更是与银幕上的先辈产生一种精神的共鸣,就仿佛与他们在艰难岁月中并肩战斗一般,聆听着当年校场上的演练、牛马耕耘的嘶鸣,还有后来响彻整个世界的号角。

  除了红军与老区人民唇齿相依的鱼水之情,《古田军号》还呈现了大量鲜活有趣的细节,这些呈现让影片变得层次丰富,在残酷的战争中处处都充满了趣味,比如说制作军衣的过程,领章从纯红色到带上黑边的典故,红军内部的争论,关于训练方法、口号,以及对待战俘的方式,关于军饷的处理,都有生动的呈现。

  正是这些详实丰富的细节,让影片具有了大片的娱乐性,同时也具备了非常深远的文献价值,这其实也是陈力导演的一贯风格特色,从《湘江北去》、《血战湘江》开始,她一直坚持“以精品奉献人民”,把作品扎根到生活的土壤里,这一次《古田军号》依然如此,在制作上追求极致的严谨,细微到一针一线的道具,宏大到炮火横飞的场面,都调度得井井有条。

  为了使剧作能够扎实好看,导演数次率领创作团队深入到老区,重温历史发掘素材,最终使影片在真实客观的基础上,不失通俗易懂、大众喜闻乐见的商业性,呈现出史诗大片的面貌与气度,堪称集战争、艺术和美学之大乘的一部作品。

  2019年的暑期档,对于国产片来说,似乎是有点失落的季节,市场在高速扩容后,进入疲乏期,很多电影在追求票房成绩的路上越走越偏,越是在充斥着胡打乱闹、情爱和荒诞的时候,越需要《古田军号》这样品质和意义兼备的好电影,让我们在震撼和感动过后,懂得珍惜今天的昌盛与富强。由此可见,好的电影从来都是市场的主流,不分题材和类型,好看又有意义的电影,永远会得到市场和观众的欢迎。

个人观《古田军号》影片小学生观后感心得合集【五】

  影片取材于1929年古田会议前后的一段经历,用真诚的艺术表现和创新的手法,以一个红军小号手的视角,讲述了红军从井冈山突围到闽西期间,年轻的革命领袖带领年轻的红军,在绝境中探索真理,开辟了中国革命成功的非凡历程。影片并没有回避90年前那段峥嵘岁月,毛泽东、朱德、陈毅等革命老前辈为了共同的信仰,为探索革命真理而发生的情感冲突,并经过激烈的冲突后形成思想认识上的高度统一和新的基础上的紧密团结,这也让整个影片更加丰满,更加立体。

  这部影片改变了我对革命历史题材电影的偏见,让我知道原来革命电影也能激情生动、诙谐幽默、富有现代气息,很符合我们年轻人的口胃。作为90后,我们没有经历那个峥嵘苦难的岁月,它让我们非常直观的了解了当时红军的境况是多么的艰难,同时也让我们感受到了由毛泽东主席倡导的思想建党、政治建军的重要性。

  作为新时代的青年干警,我们要认真学习古田会议精神,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尽心尽力地干好本职工作,并且我们有责任传承好、发扬好红色基因,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强化使命担当,积极为革命老区的平安稳定保驾护航,奉献我们的青春和力量。

个人观《古田军号》影片小学生观后感心得合集【六】

  其实我看这个电影也是很偶然在网上看到评论说很好,《哪吒》又看完了,没有别的想看的,所以就选了这部。有人会觉得看这种主旋律电影会像上政治课一样,很枯燥,实际上完全不会。后来我了解了一下导演,令人惊讶的是位女导演,而且是位军人。她对这段历史了解得很深刻,描绘出来的场景、情节又很细腻,每个人物都很有感情,让你觉得他们不像是书本里的伟人,而是一个很普通的人,有着各种情感。

  刚开场就很吸引我,优美的景色,热闹的舞龙表演,身穿长袍的毛泽东站在五彩缤纷的人群中,目光专注又欣慰。第一次看到这的时候没什么感觉,第二次再看到这里,就很想哭,老一辈的革命先驱,他们没有看到90年后的今天,没有享受过这么好的生活,所以导演就想象着他们能站在那里看一看,好像他们还在一样。

  网上有人吐槽毛泽东不像的,头型不好的,我倒觉得很帅,这是我见过最帅的一版毛泽东,也是这部电影里的颜值担当。而且看到后面就考虑不到像不像的问题了,因为很带入,他的语言、他的行为,已经忽略长相了。还有主演的湖南话说得很好,很带感,更有主席的感觉了。再提一句,三个主演,毛泽东、朱德、陈毅,说的都是方言,而且都是演员自己说的,并不是配音演员配的,非常自然。 朱德在整部电影里面一直很严肃,几乎全程板着脸,只有那么一两次露出笑模样都是给了毛泽东,非常有爱啊。

  整部电影里,最帅的是毛泽东,最可爱的、最让人惊喜的是陈毅。陈毅当时只有28岁,我想说真没想到陈老总竟然是个小可爱啊!他全程跟随毛泽东和朱德两个人,不止一次说我是跟着你们两个人闹革命的。毛泽东和朱德对于陈毅来说就像是坐标,他忠于他们两个人,维护他们两个人,就像一个小弟弟在给两个哥哥当粘合剂,最怕他俩争吵。一个场景是朱毛吵架,朱德拔出手枪气乎乎的说要枪毙犯错误的手下,毛泽东和他争夺手枪,说你没有权利枪毙,朱德说我是军长有权利,两个人眼看要擦枪走火,陈毅冲进来说我即兴做了一首诗,念给你们听听,朱毛两个人同时说不听。

  晚上睡觉时,陈毅住在毛泽东隔壁,他拉开小档板跟毛说话,毛一直在奋笔疾书,眼睛也不看他,说我不跟没立场的人讲话。陈毅就说你不睡觉,朱军长也不睡,他比你年纪大啊。毛一听就把小灯和纸拿到床上,继续写。毛把小档板关上,陈毅又打开,毛又关上,陈又打开,就这样一直当当当的响,朱德在另一个屋里,支着耳朵听着他们的动静。毛说你要是不睡觉就把你的诗念出来听听,陈毅说不高兴念了,我要睡觉了,明天还要办干部学校。毛就问陈办干部学校的情况,还说他最喜欢别人叫他先生,陈毅就说“毛先生,睡觉喽。”然后轻轻的关上小档板。

  陈毅看毛泽东的目光充满深情,是崇敬、是热爱、是信任。 后来刘安恭代表中央来到根据地,要求朱毛退出前委,由他管理。刘是朱的老部下,朱德很信任他,刘和毛的路线之争就愈演愈烈,朱也不愿意刘为难毛,一直说服他。一天朱正和刘生气呢,毛泽东喜气洋洋地跑进来,一把拉住朱德的手,拽着他出门。一路上毛在前面跑,拽着朱德,朱德在后面跟着他。开始朱德还是满脸的不情愿,不一会就笑了,是那种满心欢喜又不好意思表露出来的表情。毛把朱带到一个裁缝店,裁缝老板给他门做的新军装,布都染好了。朱德站在一片蓝色中间,感慨的说,就是我想的那种颜色,再配上红领章,打起仗来精气神都不一样。毛让朱选红领章的颜色,朱德也不看着毛,眼睛只瞅着布,说让他(指毛)选,哪种都好,第一种更好。毛兴高采烈地说,染的就是第一种。朱德又说给小号手也做军装,小孩子长得快,做大点厚点。裁缝说我就去量尺寸。毛泽东从口袋掏出一张小纸条说,我这里有。朱德看着毛泽东,心里满满是心有灵犀。 后来毛泽东被迫离开了红四军,到上杭继续搞革命、办学校。

  离开的前夜,毛躺在床上对旁边房间的陈毅一阵嘱托,让陈好好帮助朱德,还把主要问题都写了下来从小门板缝里塞给他。没想到镜头一转,躺在旁边的是朱德。毛发现是朱德后很生气,打开门想出去,没想到陈毅坐在他门口的地上,委委屈屈地说是朱军长非要和我换屋子,他说你不理他。毛泽东又躺回床上,还是不理朱德,朱德把自己的毛皮褥子送给他,他也不要,第二天一早就走了。朱德发现毛泽东走了,着急的问陈毅人呢,陈毅说走了,朱又问没人送吗,陈毅委屈死了说,我说的也不算啊。毛走后,晚上陈毅躺在床上,不停的拉开小档板再关上,再拉开再关上,一脸的生无可恋,他多怀念之前的日子,一拉开小档板就能看到毛趴在桌子上写字,感觉陈毅就是个没有安全感的小朋友一样。 没有毛的军队打了几次败仗,大家情绪都不好,朱德带着陈毅、刘安恭到上杭找毛泽东,想让他回去。

  毛跟他们讲了几句就去给女校上课了,陈毅失落的说他不要我们了。朱德看了毛写的文件说,他哪里是不想回去啊,他每天都有记录和预测红军各方面的情况,地图都画烂了,他的预测都是对的。然后朱德就很可爱的拿起毛笔在毛的地图上打了一个大大的对勾。毛在给女校上课,可是眼睛一直在看着门口,看着朱德他们一个一个的走了,满是不舍。 回去后陈毅坐在毛泽东原先的房子里给中央写信,他说坐在这里会给他力量,并决定亲自送信到中央,要求中央恢复毛泽东的职务。朱德还想稳定一下形势,陈毅坚决道,我现在是前委书记,你忙好你的不必管我。

  陈毅一下子由一个小弟弟变成一个立场坚定的领袖,感觉离开毛泽东让他突然间长大了,才让人想起他也是未来的领军人物之一啊。 毛泽东回来后一个开会时的场景也很有爱。毛在讲话的时候,疟疾突然犯了,手抖得不停,陈毅和朱德分别坐在他左右两边,陈毅就蹭过来紧挨着毛坐在同一条板凳上,伸手从毛的口袋里掏药给他,而朱德就站起来接替毛继续讲话。这时候毛还小声的问陈毅,你的那首诗呢,陈毅说我就是把你的西江月又读了一遍。 影片最后朱德带着部队要暂时和毛分开,毛一直送啊送,陈毅说你再送朱毛就分不开了。陈毅随着朱德走了,毛一直目送着他们,朱德好像感受到了他的目光,背对着他晃了晃手里的板凳,跟毛告别。

  影片结尾讲当年的小号手在解放后又回到了古田,并且一生都在这里,他现在的愿望就是替毛泽东和朱德好好看看现在的生活。 影片虽然讲述的是战火纷飞的年代,但是全程充满温馨,老一辈革命家讲的都是奉献,没有人为自己考虑,即使是有分歧的刘安恭,最后也是奉献出了生命。共同的理想让他们团结一致,让他们对彼此充满信任,他们一生的物质生活都很简陋,但是他们的精神世界无比富足,让人感动。 看了这部电影后,我发现2年前的《血战湘江》也是这位导演拍的,并且得分很高,可惜也是票房惨淡。

  《血战湘江》讲的是古田会议后5年的事情,我也要找来看看。一部好的电影让我突然对中国近代史有了兴趣,我发现我知道的太少了,南昌起义是怎么回事,秋收起义又是怎么回事,中国共产党是怎么找到救国之路的,我统统说不上来,真是枉为一个中国人。

个人观《古田军号》影片小学生观后感心得合集【七】

  在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和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2周年之际,在民建田家庵总支的组织下,我与大家一同观看了革命历史题材电影《古田军号》。

  故事的开头并不是那样中规中矩,而是嘹亮的军号声使人身临其境,以当代年轻人的口吻作为部分桥段的画外音旁白,徐徐展开峥嵘岁月的图景,恰似“峥嵘岁月稠”。

  这部电影讲述了在中国工农红军发展史上,非常重要的一个转折节点——“古田会议”的前因后果,特别是在会议召开前的那段艰苦卓绝又紧张惊险的历史性阶段。让我们深刻认识到这不仅是中国工农红军发展的重要时刻,也是对未来的新中国的成立有着深远意义。

  值得一提的是,影片中与毛泽东同志形影不离的小号手,总在关键时刻吹起的响亮的号声,不仅仅有其功能性价值,而且有很强的象征性意义,在这嘹亮的号声中,我们的革命事业,在"星火燎原"中不断壮大发展。

  中华民族的复兴梦,靠的是共同的信仰和为革命义无反顾的信念,我们新一代的年轻人,同样也应该有伟大的梦想,为了祖国,奉献自己的青春和热血,为这前人书写的盛世华章,续出更加灿烂的音符!

个人观《古田军号》影片小学生观后感心得合集【八】

  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纪念古田会议胜利召开90周年,由陈力导演执导的重大革命历史题材电影《古田军号》将于8月1日全国公映。今日,影片公布“军号嘹亮”版海报并宣布定档。《古田军号》取材于1929年古田会议前后的一段历史,以一名红军小号手的视角,讲述了红军从井冈山突围到闽西期间,毛泽东、朱德、陈毅等青年革命领袖带领红军在绝境中探索真理,开辟中国革命成功之路的非凡历程。

  冲锋号角嘹亮“红色男团”激荡历史展英姿

  1929年12月28日,中国共产党红四军第九次代表大会在福建省上杭县古田镇召开,史称“古田会议”。这次会议在中国共产党和工农红军的发展史上有着里程碑式的意义。“思想建党政治建军”这一永恒不变的军魂在此铸就。在今日片方曝光的“军号嘹亮”版海报中,一支军号在飘舞的红旗映衬下格外醒目,在军号后方星星点点的火光,寓意星星之火可呈燎原之势。在90年前的闽西革命战场上,嘹亮的冲锋号也曾穿透战火硝烟,红四军战士冲锋陷阵为国家与民族的未来抛头颅、洒热血。从那一刻,这坚定有力的军号声便响彻时空经久不衰,至今依然鼓舞人心。

  当年的红色军团用血汗铸就革命史诗,90年后一批不忘初心的实力青春演员和老戏骨组成“红色男团”,共同塑造革命先辈的热血青春奋斗史。电影中毛泽东饰演者王仁君、陈毅饰演者刘智扬、林彪饰演者张一山等青年演员均首次出演革命伟人,全心投入呈现青年革命者不凡气度。而此前已经诠释过诸多经典角色的王志飞与著名演员胡兵,此次也突破自我,分别饰演重要角色朱德、刘安恭。此外,电影还特别邀请到著名表演艺术家孙维民与李幼斌出演,两位老戏骨在影片中化身闽西百姓,演绎战乱中的黎民之苦与民众觉醒,他们娴熟的演技也是影片一大看点。“红色男团”集结并在导演陈力的执导下将为1929年发生在古田的这段激荡历史赋予更多新时代的解读。

  跨越90载时空见证初心的诞生

  《古田军号》导演陈力作为国家一级导演,从影数十年,与红色主旋律结下不解之缘,她此前执导的《血战湘江》《海棠依旧》《周恩来的四个昼夜》等作品均得到专家和观众的一致称赞。“坚持以精品奉献人民”是陈力导演一直以来的坚守。她也把深入生活、扎根人民、提高质量当作文艺工作者的生命线。这一次她执导的《古田军号》,历经8年时间悉心打磨。导演陈力携主创多次深入闽西革命老区,采访当地百姓,力求还原当年历史。这样原景乡音的熏陶与沉浸,也让影片在呈现上更加丰满立体,更具有历史和艺术内涵。

  在此前成功召开的“古田再出发—电影《古田军号》研讨会”上,导演曾表示“《古田军号》是一部与历史深情对望的电影”。影片用跨越90年时空的艺术表达,以一个红军小号手后代的视角,讲述了1929年红四军到达闽西后那段鲜为人知的峥嵘岁月。这种“古今对望”、将历史融入新时代语境的表现形式,是革命史诗影片在艺术表达上的大胆创新。此外在内容上,影片更是突破性展现了红四军内部激烈争论的一段历史。革命领袖毛泽东、朱德、陈毅在经过激烈的意见冲突后,实事求是,最终达到思想和认识上更加高度的统一。在探索之路上虽有意见分歧,但初心始终一致,在共同的共产主义信仰引导下,历经磨难,百炼成钢,终于奠定了人民军队的军魂。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本文地址:http://www.gzxgg.com/html/55095.html
个人观《古田军号》影片小学生观后感心得合集》由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转载分享请保留原作者信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