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公文驿站 > 经验材料 > 全市新高考改革研讨会发言材料

全市新高考改革研讨会发言材料

下面和大家分享《全市新高考改革研讨会发言材料》,一起欣赏一下吧。

全市新高考改革研讨会发言材料

  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新时代推进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的指导意见》《XX省普通高中新课程新教材实施方案》《普通高中语文等学科教学指导意见》精神,经过近两年的探索与实践,我校积累了一定的经验,现将我校新高考改革实施情况进行汇报:

  一、 新高考对学生综合素养和能力考查的趋势

  结合《中国高考评价体系》“一核四层四翼”的命题理念以及近几年全国新高考试题可以明显看出以下考查趋势:

  1. 各科题目均渗透“立德树人”核心价值观的培养,充分体现“无价值不命题”的理念。

  将立德树人融入考试全过程,提高学生的道德水平和综合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试题情境设计坚持情境育德、过程育德、综合育德等实施路径;坚持试题情境与教学有机统一、材料情境与设问有机统一、德育情境与智体美劳各育有机统一的原则。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依法治国、创新精神等内容的考查,发挥各学科的育人优势,形成育人合力,引导学生树立“四个自信”。

  2. 在考查内容上,从核心价值、学科素养、关键能力、必备知识 4个层面整体设计,注重能力和素养考查。

  题干内容涉及领域更多更新。文科类涉及生产生活、科学与科技、时政热点、社会民生等各个领域。与题目文本相关联的信息更加开放和多元化。科学与科技领域的题目更加靠近前沿,信息维度更加广阔,包含近些年主要的科研成果和应用。

  3. 为适应信息化社会的发展,加大对阅读能力、获取信息能力和思辨能力的考查。

  加强跨学科的知识与能力考查。图文信息和数据表格的考查难度增加,图文和数据是各个学科试卷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意味着信息量的广度和深度同时增加,同时更多信息会被隐藏。题目还会呈现跨学科的图文和数据展示,要求考生理解图片题干情境的设置,快速透过现象看到本质,然后通过建构合理的思路和模型展示解答过程。

  4. 在考查要求上,从基础性、综合性、应用性、创新性4个维度综合考虑,注重考察学生在解决真实、复杂问题过程中的综合表现,强调学生综合运用学科基础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允许学生从多角度作答,降低死记硬背、“机械刷题”的收益。

  5. 在考查载体上,通过选取适宜的素材,设置不同复杂程度的情境,体现“四层”考查内容和“四翼”考查要求,突出真实问题情境的设计,选取鲜活素材,贴近学生实际,注重考察学生的各学科核心素养,引导学生多角度、开放性地思考问题,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形成创造性的结果或结论。

  总的来说,各学科考查的重点是要求学生在设计新颖的情境下,运用关键能力和学科素养经由思维活动而不是回忆学科知识去解决专业的学科问题,这是新高考命题的发展趋势。

  二、 学生面对新高考存在的问题

  面对新课程新教材,学生没有完成角色转变,没有明确自身学习的主体地位,缺乏主动学习的习惯与认识;对大单元教学尚不习惯;大单元、大概念、大主题、大任务、跨学科的新课程对学生的学习方式产生了较大的冲击;学习方式有待转变,长期的被动学习限制了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创新思维、发散思维的发展;新高考"3+1+2"模式增加情境试题的比例,更多地在特定情境中考查考生对知识的记忆、理解,以及应用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试题的开放性和综合性,注重考查考生提出问题、形成问题解决方案和评价问题解决结论的素养,这些变化从平时的测试效果来看,差强人意;学生阅读能力的局限不能适应大阅读量的情境设计试题;学生缺乏对高难度试题的攻坚信心和习惯;学生知识面窄,阅读时间不足,对科学发展前沿知之甚少;审题能力弱,知识迁移和重组能力较差。高考试题多选取新素材,从新的角度设问,且涉及的领域很多,包括生产生活、科学与科技、时政热点、社会民生等各个领域,题目的考查方向更注重理论联系实际,题目的文本体量和范围进一步增大,与文本相关联的信息更加开放和多元化。学生对遇到过的问法和考法较熟悉,但对新素材、新设问的知识迁移能力较弱。

  三、 新高考背景下教学建议和复习对策

  1.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统领教学工作。强化理想信念教育,坚定“四个自信”,凸显核心价值。进一步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学生头脑,加深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认同、理论认同、情感认同。

  2.对《中国高考评价体系》、《课程标准》进行再研究。新课标凝练了学科核心素养,明确了学生学习学科课程后应达成的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对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进行了整合。新课标更新了教学内容,重视以学科大概念为核心,使课程内容结构化,以主题为引领,使课程内容情境化,促进学科核心素养的落实。新课标研制了学业质量标准,教学要更加关注育人目的,更加注重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更加强调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加快转变教学方式,注重“三性”的探索和研究。老师和学生应认识到低效的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只会带来无效的压力和负担,要服从国家战略需要,以考导教,以考导学,积极主动改进教与学方式,注意知识的灵活应用和实验实际操作,真正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学中要关注“情境的灵活多样性”、“信息的丰富复杂性”与“设问的灵活开放性”。

  4.加强关键能力培养,以阅读理解、信息整理、应用写作、语言表达、批判性思维、辩证思维等为考查突破口,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从注重知识方法的死记硬背,和‘机械刷题’带来的所谓的考试自动化将不再有市场,新高考进一步扩大试题的开放性与灵活度,降低死记硬背和“机械刷题”的得分收益。

  5.强化学生对关键信息的识别与加工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在复杂场景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迁移学料知识的学科素养得以提升,进而拥有独立自主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6.加强阅读能力培养。无论文理科试题阅读能力都是快速获取信息、解读信息的关键。今年物理试卷26题题干共315字,其实就是一篇小作文,需要学生快速捕捉相关信息,并进行正确的合理的推导判断,这些都对学生提出了较高的能力要求。

  7. 关注重大的社会现实问题和历史事件;围绕日常生活主题与社会实践话题,坚持德智体美劳全面育人。

  8. 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教育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鼓励学生敢于尝试、勇于创新,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注重学科交叉,鼓励学生跨学科学习,培养综合型人才;高度重视主干知识的熟练掌握。

  9. 注意XX省融入长三角的趋势越发明显,这是否会对将来的高中教学甚至高考产生影响,答案是必然的,故此加强对长三角地区的高考试卷的研究也就成为了必然的选择。

  四、新高考改革经验举措

  1. 思想高度重视,做好新高考改革保障

  为确保新高考改革工作的有序开展、加强过程性督导、确保工作实效,XX一中成立了“新高考改革”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由校长亲自出任领导小组组长,各处室主任任成员,协调推进落实新高考改革的各项工作,强化经费投入、师资配置、设施配备等基础条件保障,为新高考改革实施提供有力支撑。

  2. 措施不断优化,做好规划设计

  为了确保新高考的顺利实施,做到“有据可依、有案可查”,在校党委的领导下,在各科室的大力配合下,先后制定了《XX一中实施普通高中新课程新教材工作方案》、《XX一中普通高中新课程新教材实施工作三年规划》、《XX一中学校课程建设与实施三年规划(2021--2024年)》、《XX一中新课程新教材课程计划及说明》、《XX一中普通高中新课程学分认定管理办法和毕业要求》、《XX一中综合素质评价工作指南》等。

  3. 加强学习研究,做好教研支撑

  ①做好关于新课程新教材实施的国家、省市相关文件精神的学习

  以学校的全体教师行政例会、教研处的大教研活动、各年级备课组的备课活动及线上学习研讨活动等多种形式先后学习了《教育部关于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基础教育教研工作的意见》、《教育部等八部门关于激发中小学办学活力的若干意见》、《XX省教育厅关于提高中小学课堂教学质量的指导意见》、《XX省普通高中学科教学指导意见(各学科)》、《XX市基础教育质量提升三年行动计划(2022-2024)》、等文件和通知内容。

  ②积极学习和借鉴基础教育改革先进地区和国家级实验学校的实验经验和优势

  在学习先进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我市和我校的实际情况积极探索新时代普通高中新课程改革的实施路径。我校先后选派骨干老师赴湖北黄石二中,阳新一中跟岗学习,深入了学习了湖北地区在“三新”背景下,学校教育教学方式改革成功的成熟经验与策略。2022年10月原教研处戴安副主任参加了XX省“中小学教师校长领航工程跟岗研修”项目学习。2023年3月19号,井传宝老师赴马鞍山参加了由南京大学发起、XX工业大学主办的“苏皖高中高校新高考改革‘安工大论坛’” ;2023年4月XX副校长带队赴江苏连云港新海高级中学进行学习观摩新课程教学。2023年3、4月耿成华校长率领年级管理团队先后赴芜湖一中、砀山一中、太湖中学等学习新课程实施、奥赛辅导等。

  4. 推动智慧教育,突破重难点问题

  为扎实推进新高考改革背景下的教学改革及展现阶段性改革成果,进一步深化XX一中智慧校园建设,推进“新课程新教材实施”与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构建“互联网+”教育背景下的课堂教学新模式,我校先后举办了三届新课程背景下智慧课堂教学大赛,积极探索如何利用信息技术为教学赋能,如何采取有效的教学策略开展教学活动,以培育学生的核心素养,提升其关键能力,进而进一步深化智慧校园改造和建设,推进信息技术与普通高中新课程改革深度融合。

  5. 及时总结经验,发挥示范引领

  我校在前期教育实践的基础上及时总结新高考改革的经验,提炼一部分典型教研活动和优秀成果,在我市乃至全省发挥示范、引领和辐射作用。

  ①每月一次大教研制度,做好新课程新教材理念的传承

  以“研讨性、实效性、互补性、系统性和传承性”基本原则,引导各学科教研组遵循教育规律和学生成长规律,把科学的质量观落实到教育教学全过程,大力加强三个年级学科教研的协调性,实施了每月一次的大教研制度。

  ②丰富教研活动机制,促进学校间的交流合作

  2022年6月27日、28日和9月14日、15日通过开展全学科校际公开课,实现资源共享,共同促进XX一中、XX三十二中整体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③加强对薄弱学校的结对帮扶,促进教育均衡发展

  2023年3月份按照市教育局要求对应帮扶一所县级中学的任务。我校学科主任范玉生、王栋华、唐佩英、王科建及部分学科备课组长汪帮家、盛雯、郭丽丽、龚文影到涡阳义正书院高级中学进行学科帮扶,各位老师精心备考,将新课程新教材的理念及实施路径、策略等通过专家讲座的方式发挥骨干教师的辐射引领作用。

  ④通过市学科专家指导组进行辐射引领

  在市教育局、市教育科学研究所的指导下,我校的骨干教师在各自负责的学科专家指导组,两年来多人次进行了关于“试题情境”“关键能力突破”、“大单元教学”等方面的讲座十余场。

  6.具体工作开展

  ①领导引领、积极统筹推进新课程落地实施

  校党委书记、校长耿成华利用微型专题党课等形式先后进行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校园”、《弘扬建党精神 践行一中校训 培养时代新人》等专题报告,将二十大报告精神与XX一中校训紧密融合在一起,带头引领新课程思政的实施与落实。XX一中党委委员、副校长XX多次组织召开新课程实施推进会。XX一中党委委员、副校长XX主持,召开语文学科革命传统、中华传统文化进课程工作推进会,要不断在转变教学理念、优化教学手段、创新教学方式、精准使用教材、拓宽选材渠道等育人措施上多下功夫,以提升学生政治觉悟、植入红色基因、永续中华民族的根与魂、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等新课程新理念。

  ②不断探索新举措,促进教师队伍再提升

  高一高二年级教师全员学习了教研处印发的走进新高考系列学习材料;2023年春季教研处系统安排了“教研组业务学习活动”,内容涉及“推进中国式考试现代化”、“中国高考评价体系及近三年高考各科试题评价”、“情境化试题研究”等,通过学习,教师们深入理解了教育教学改革内容,积极主动转变了教育教学观念,尤其对学生作业管理有了更加科学地认识。教师充分认识到作业对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作用,精心设计基础性作业,适当增加探究性、实践性和综合性作业,分层次、有针对性地布置作业,在寒暑假及重大节日假期中能够根据特定任务布置个性化作业。

  ③针对新问题,进行专项课题研究

  新高考改革背景下,教研处指导老师们深度钻研新课改理念,围绕新课标、核心素养及高考评价体系的细则选题,并在教学中落实,近两年各学科相关“双新”课题有16项已通过市级立项,立项课题主要围绕“双新”实施中核心问题展开,将问题转化为学生活动,帮助学生在活动中自主构建知识、发展素养。

  ④成立XX一中试题研究中心

  为适应新高考改革,落实新课标理念,推进学校教科研工作,规范试题研究组织形式和提高试题研究水平,成立了XX一中试题研究中心。

  试题研究中心的工作宗旨以“服务高考、服务学校、服务教师、服务学生”为出发点,通过对新课程、新高考的研究,促进教师熟悉国家课程标准,掌握国家招生考试动向,准确把握教材,为改进课堂教学方式提供依据;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实现学校教科研一体化,打造一支教学与教研比翼齐飞的高素质队伍;减轻学生学业负担,提高学习效率,让学生们少做题、做好题,实现培优和保优的双重目标。

  ⑤探索学科融合项目化学习,拓展学生学习方式

  项目化学习培养学生在真实情境中解决问题的能力,是一系列包含了知识、能力、学习品质在内的探索实践活动。学生在获取整合知识以及扩展知识等低阶认知学习基础上扩展高阶认知学习;培养学生自信和勇敢品质,强化责任感和担当意识,促进学生的人格和谐发展。

  2023年5月我校党委副书记、副校长XX带领XX一中名师工作室主持人XX、XX、XX,部分老师和高一珍珠班学生近70人走进XX集团,开展学科融合项目化研学活动。学习小组先后来到XX党建企业文化馆、XX酒文化博物馆、无极酒窖等场所。同学们边听边记,沉浸式观察学习,深入了解XX红色文化和悠久历史,参与古法酿酒工艺,探索原酒窖藏的秘密,体验实践劳作的生活。

  ⑥实施“青蓝工程”, 培养青年教师

  我校注重教师的“传、帮、带”与青年教师的培养工作,多年以来坚持实行“青蓝工程”,帮助青年教师快速成长。 2022年4月,教研处修订完善了“青蓝工程”的相关文件,如青蓝工程实施方案、结对协议书、考评与奖励办法等,并通过党委会研究,召开了青蓝工程启动会议,18位优秀教师与18位工作不满5年的青年教师结对师徒,并举行仪式,颁发了证书。在协议中,明确了师徒的责任与义务以及考评细则,要求各师徒按照协议在教学中落实做细,通过传、帮、带帮助青年教师尽快成长,站稳讲台。

  百年学府,世纪华章。勇于探索的一中人在推进新高考改革中虽积累了一些有益经验,探索了一些有效实践。但还需要从学校课程体系建设和发展、教学方式的转变以及深入思考课堂教学改革的核心问题等方面入手,创新教育教学管理,优化学校课程建设,构建全面立体的育人体系,真正让教育实现公平与质量并重,以优异的成绩回应社会期盼和家长期待。

全市新高考改革研讨会发言材料相关关键词:高考 研讨会 市新 发言 改革,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丰富写作经验。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本文地址:http://www.gzxgg.com/html/244221.html
全市新高考改革研讨会发言材料》由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转载分享请保留原作者信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