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公文驿站 > 汇报报告 > 课题高中语文早读课有效性研究中期报告

课题高中语文早读课有效性研究中期报告

写课题高中语文早读课有效性研究中期报告时总是无从下笔?编辑与大家收集的《课题高中语文早读课有效性研究中期报告》美文汇总,能对你的写作带来帮助,一起欣赏吧,你也可以在网站上搜索更多与《课题高中语文早读课有效性研究中期报告》相关的范例。

课题高中语文早读课有效性研究中期报告

课题《高中语文早读课有效性研究》中期报告

杏南中学田克云

一、课题的研究规划回顾:

时间/任务子课题早读文本的编辑子课题早读的形式与有效性研究08/09学年完成高二(下)早读文本能据学习效果初步确定下的编辑。对学生使用实验早读所应开展的形式。文本的效果作调查。09/10学年完成高三(上)早读文本提供课例;实验教师开早上的编辑;对学生使用实验读的研讨课;对实验班学文本的效果作调查。生进行早读效益调查;调整高二(下)早读文本09/10学年完成高三(下)早读文本实验教师开早读的观摩下的编辑。对学生使用实验课;提交案例或论文;调早读文本的有效性调查。整高三(上)早读文本10/11学年对高二、高三文本作整编。调整高三(下)早读文本。上

二、课题开展的实际进度。

1、完成了高二(下)早读文本的编辑《早读古文选本》。

《早读古文选本》从必修一至必修五的古文篇目中选出10篇课文。具体为:烛之武退秦师(《左传》)、荆轲刺秦王(《战国策》)、鸿门宴(司马迁);游褒禅山记(王安石);劝学(《荀子》)、过秦论(贾谊)、师说(韩愈);廉颇蔺相如列传(司马迁)、苏武传(班固)、张衡传(范晔)。选编以《201x年福建省(语文)考试说明》对文言文的命题方向为原则。编排的意图是通过重点篇目的诵读,从中培养文言语感,积累文言重点词句,夯实基础,进而形成课外文言文的阅读能力。2、基本确定了早读的形式。

实验校早读的时间为四十分钟。形式为先齐读,而后散读,最后检测。齐读时间控制在十分钟以内。设计的意图在于早读课刚开始,学生大多精神不振,声音洪亮、富于节奏、大造声势的齐读能快速地让学生亢奋起来,有利于营造读书氛围。

散读,是我们早读选用的最主要的形式,时间不少于二十分钟。设计的意图在于我们以为这是早读最有效的朗读方式,它可以让学生据自己的学习实际进行落实,充分尊重了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承认学生学习的差异性。需要说明的是,散读绝对不等于放羊,教师要明确规定记诵的任务,让学生带着任务早读,记诵的任务要考虑到学生的完成实际,不同年段不同班级要求有所不同。之所以要明确规定记诵的任务,是依据学生学习的心理而定。学生学习如果有目标驱使,往往比漫无目的的效果显著。

最后检测。时间控制在十分钟以内。以此反馈早读的效果。

三、存在问题

1、早读时间学校做了调整。自201x至201x学年度下学期始,我校高中各年段由原来的周一周三周五早读调整为周三和周五,高三年文科班在学年度的下学期只保留一个语文早读课。这使早读的开展进度放慢,滞后于原定计划。

2、课题组部分成员由于种种原因出现任课年级的调整,不能参与课题的工作。

3、学校的阶段性工作影响课题的开展。四、下一步计划

依据课题计划,在早读的内容方面,09/10学年上学期,完成高三(上)早读文本的编辑;对学生使用实验文本的效果作调查。高三(上)早读文本主要是选编时文,为高三年应考作文提供新鲜的素材。计划由实验班级学生完成选编的任务,实验老师具体指导。

在早读的形式方面,主要是实验教师开早读的研讨课;并对早读的研讨课进行必要的调整。

另外,对实验班学生进行早读效益调查,调整充实高二(下)早读文本也是接下来的课题组要开展的工作。五、取得的阶段性成果

1、促进了本课题组老师专业的成长。增强了本组老师的课题研究意识。课题组成员李敏、张建全申报的课题《城乡结合部外来务工子弟普通话矫正方法研究》入选为集美区教育科研微型课题。2、完成了《早读古文选本》的编排。3、基本确定早读的开展形式。

4、由于本课题的开展,促使了本组教师在早读方面的思考,其中邱长华老师的论文《读书百变其义自现浅析早读》被收录为08年市汇编。进而促使我们本组老师更关注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5、从对实验班学生的早读课跟踪来看,我们的学生在以下方面收到的效益是显著的:

其一,学生早读的精神状态有了明显的改变,早读课堂杜绝了昏昏欲睡、委糜不振的状态,学生处于与正课相当的学习状态。

其二,阶段性基础知识得以夯实,在月考试题中识记部分的得分率快速提高。

其三,拓宽了学生的视野,提高了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为课堂内容的有效实施创造了条件。

扩展阅读:高效定位化早读探究课题研究结题报告1

《高效定位化早读探究》课题研究结题报告

扶风县新区高中语文组重点研究课题

高三语文备课组

201x年2月,我们高三语文备课组向本校教导处申报的教研课题《高效定位化早读探究》,经评审被立项为201x年度职教中心教学研究的重点课题。一年来,我们严格遵守校教导处的有关程序和要求,认真组织课题组,落实课题研究实施方案。目前,课题组已初步完成了预定的研究任务,在理论和实践二个方面都取得了显著的成果。现将相关研究情况汇报如下:一、课题研究的背景(一)早读的现状

“一日之计在于晨”,早读是一天学习生活中的黄金时间,但如今早读质量不尽如人意。早读课总是刚开始大声,逐渐小声,最后无声。只要对小学到初中、初中到高中的学生稍作一番观察、分析,就不难发现这样一个奇怪问题:语文早读课的声音是随年级递增而逐步减轻的。作为一名语文老师,笔者对这种单调、沉闷而低效的早读课深感忧虑。这也是语文教学效率低下的一个标志性表现,是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究其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

1.学生的不理解。学生没有理解早读的重要性,把早读当成是一个简单的读书任务,只是张口读出声音。读现代文,学生没有认识到读书要读准字音,读准句读、停顿,读出感情,通过读书了解句子的深刻含义,掌握文章的脉络,体会文章的中心思想;读古诗,没有意

识到要注意古诗的押韵、节奏,读出古诗的音乐美,读出古诗的感情,更谈不上体会诗人用词雕句的匠心了。所以学生在早读时,只是张口读书,没有把读书转化为有意义的学习,单调的活动持续在他的学习生涯,自然“使己生厌”了。

2.教师的不重视。语文教师大都热心在课堂进行各种教学改革试验。认真备课,精心设计教案和课件,精心批改作业。对于明天要上的课,要达到的目标,胸有成竹,这是语文教师敬业精神的体现,是值得赞许的。但是同时要指出的是:很少有语文教师精心准备早读课。上语文早读课就是让学生读书,这是很多语文教师的共识,但学生为什么读,读什么,如何读,要求达到什么效果,如何检查等等就不甚明了。很多时候都是自己撒手不管,满足只要教室里有声音就行了。我们面对一天天的早读课,更多的只是准时到岗而已。对学生所读的内容,朗读的语调、语气、节奏、轻重等,多是放任自流,听之任之,缺乏针对性的指导。这种无趣、单调、无意义状况在早读课上不断重复,也因为这样,学生不喜欢上早读课,早读课的单调乏味,效率低下,也就在情理之中了。(二)死水微澜

201x年2月,我校领导率领广大教师更新观念,锐意改革,大力推行了“早读定位化”“自习考试化”“学生管理自主化”“班会课程化”“课堂教学模式化”等一系列切实可行的改革措施,“早读定位化”的实施,使效率低下,单调乏味的早读课的死水泛起了微澜。我校语文教研组开始认真思考如何提高早读课效率的问题,高三语文

备课组,首先确立并申报了《高效定位化早读探究》的研究课题,被学校教导处确定为我校201x年度重点课题之一。二、课题组成员及分工情况

张登科高三语文备课组中学语文高级教师负责课题设

计、规划和组织实施(课题主持人)

张岁明高三语文备课组中学语文高级教师负责实验的指

导和实施策略研究(子课题负责人)

李刚高三语文备课组中学语文一级教师市级骨干教

师负责子课题设计、规划和实施(子课题负责人)

徐建军高三语文备课组中学语文一级教师负责实验研究胡维高三语文备课组中学语文一级教师负责实验研究李哲高三语文备课组中学语文一级教师负责实验研究赵建明高三语文备课组中学语文一级教师负责实验研究孙春梅高三语文备课组中学语文二级教师负责实验研究何荣辉高三语文备课组中学语文二级教师负责实验研究三、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古人云:“松声、涧声、琴声、鹤声皆声之至清者,而读书声为最。”《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要求学生“能用普通话流畅地朗读,恰当地表达文本的思想感情和自己的阅读感受。”“朗诵文学作品,能准确把握作品内容,传达作品的思想内涵和感情倾向,具有一定的感染力。”通过阅读“陶冶性情,涵养心灵。能感受形象,

品味语言,领悟作品的丰富内涵,体会其艺术表现力,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和思考。

新课标提出的重视语文朗读教学是相当及时的,也是素质教育的必然趋势。朗读是“活”的,朗读使人感知、共鸣。朗读在语文教学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语文课程标准重视积累、感悟、熏陶、感染,强调了人文素养的提高主要靠熏陶感染、潜移默化,而不是靠灌输。

语文开设早读课,正是实践这一要求的有效途径。我们要更新观念,勇于创新,使早读课真正成为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质、人文素养的主阵地。本课题的研究以新的《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为指针,以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为出发点,针对目前高中语文早读课存在的无序管理、无科学指导等问题,开展全方位的改革实践,以有效提高早读课的效率,增加学生的语文积累,增强学生的语文素养,进而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陶冶心灵。四、课题界定

课堂的管理包括目标的管理,内容的管理,过程的管理,方法的管理和评价的管理。早读课的有效管理是指教师对学生所读内容加以正确引导,对读的方法进行合理的指导,对读的过程给予恰当的控制,并通过尽可能恰当的评价,以达到最佳的早读效果。高效定位化早读就是通过对早读课从内容到形式、从目标设置到过程实施及效果监测等方面进行科学的规范和定位,从而达到有效提高早读课的效率的一种措施。

五、研究的目标、内容

1.根据新课程必修、选修教材中课后阅读要求及新课程高考考试说明中关于阅读的总目标要求,结合早读课的特点和农村学生的实际情况,对高中语文早读课的诵读内容进行研究,由教师提供和学生自主推荐相结合,形成序列化诵读内容材料。

2.根据高中学生的心理和生理特点,探索高中语文早读课的学习活动方式,确定早读课的安排形式,课堂的层次结构及组织形式,并在此基础上形成切实可行的可操作的管理方法和手段。

3.根据早读课的特点和诵读内容材料的特点,对早读课的评价方法进行研究,并形成较为可行的操作模式。六、研究方法

1.调查法:在实验前期、中期、后期采用问卷、谈话、观察等方法进行调查,为研究提供依据。

2.个案分析法:选取有代表性的学生个体作为长期观察对象,观察并分析其发展动态,进行科学比对,最终得出结论。

3.文献法:在课题研究中积极查阅相关资料,了解与本课题有关的理论,掌握本课题发展动态,并积极吸取同行的研究成果,不断充实自己的研究。

4.专家指导法:由课题组成员通过共同研究,并在县教研室专家的指导下,针对高中早读课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计划,在实际中实施、验证、修正而得出研究结果。

5.经验总结法:在研究过程中,及时进行总结,既总结切实可行

的有效的经验,以便推广;也总结存在的问题或失败的教训,以利于今后的提高。七、研究步骤

本课题研究时间为一年(201x年2月至201x年2月)

1.前期准备阶段:201x年2月至201x年2月。制订研究方案,并请专家论证、修改、完善方案,积极、稳妥地做好研究前的准备工作。

2.中期实施阶段:201x年3月至201x年10月。启动课题研究,在专家指导下,制订阶段目标,有计划有步骤实施。实施过程中注重课题研究的动态管理,在基本保持大计划不变的思想指导下,在实践中要根据实际情况大胆、及时修正局部研究方法、方式和方向,一切以有利于研究工作为依据,做到不拘一格,服从大局。同时定期撰写研究小结或论文,形成初步研究结论。

3.后期总结阶段:201x年10月至12月。以课题研究目标为依据,对课题研究进行科学分析和归纳整理。汇编资料、分析数据,形成结题报告。邀请专家及主管领导鉴定结题。第一阶段前期准备

对语文早读课的现状及问题开展研究,并以此为依据制定研究方案,确定研究的方向。

发放问卷,查找问题。虽然我们课题组的成员对早读课存在的问题都比较清楚,但我们感觉还是应该要再进行广泛的调查,才能更为全面准确地了解语文早读课的现状,了解教师和学生的想法和需求。

这样,我们的研究才更有针对性和现实意义。为此,我们设计了两份调查问卷,一是针对教师的问卷,一是面向学生的。学生的问卷就在本校随机抽取了高一、高二、高三每个年级年级各抽出一个班进行,教师的问卷,面向我校所有语文老师进行。

统计分析问卷,得出了初步结论。收回问卷后,我们进行了仔细的统计和分析,结果发现,87%的学生不喜欢早读课,原因主要有:一些课文读起来没意思;不喜欢朗读的方式,更喜欢一个人自己默读;就那几篇课文,读来读去没意思;大声地朗读,感觉很累;不能读自己喜欢的内容,没有选择的自由;在教室早读感到压抑,在外面早读没人管理。而另外13%的同学喜欢早读课的原因是:老师不讲课,没有压力;早读课不留作业;可以说说闲话,放松放松;喜欢读课文。而从教师问卷情况看,几乎所有的老师都认为早读课是一堂很重要的课,它可以增强记忆效果,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对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有帮助;但对如何组织上好早读课却很迷茫,或者根本就没想过这个问题。从教师的反映还看出,学校对早读课也缺乏管理,仅仅是看老师到没到岗而已。

通过问卷的统计和分析,我们总结出语文早读课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一是早读课的具体任务不清楚,自由读的时候,学生们不知道该读什么才好,一会儿读读这,一会儿读读那,最后什么都没读好;二是早读内容单一枯燥,大多是课文内容,已经反复读过多遍,让人乏味;三是朗读方式单调,学生的阅读习惯没有得到尊重;四是早读时学生的学习方式以读为主,而没有听、说、写等方式的参与;五是

读的要求不明确,不知道读到什么程度才算过关;六是缺少读的热情,他们甚至感到早读是一件不得已而做的痛苦的事。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没有确立及早读课无论从朗读任务、朗读目标、朗读内容、朗读方式还是学习方式等方面表现出的单一性是导致早读课效率低下的主要原因,而老师对早读缺乏科学的指导、激励和检测是问题的关键。由此我们确定本课题研究方向和需要解决的问题,关键是在落实早读课目标的管理,内容的管理,过程的管理,方法的管理和评价的管理等方面都要科学定位,从而使早读课向高效化迈进。在县教研室有关教研专家的悉心指导下,在不断听取中肯意见的同时,本课题开始进入中期实施阶段第二阶段中期实施

语文早读课的开发研究,制定序列化的诵读内容材料,开展灵活多变的早读活动形式

查阅文献,借鉴前人研究成果。《语文早读思维浅谈》、《让语文早读课飞扬起来》等一些优秀论文,拓宽了我们的视野和思维。古人读书,讲求“三到”,即眼到、口到和心到;胡适认为,读书只有“三到”是不够的,应有“四到”,还应包括“手到”。而目前我们学校的早读课,学生仅有“口到”,这是远远不够的。

集思广益,求教于同事。借助语文教研组活动的机会,我们将进行的课题研究向同事做了简要介绍,引起了其他语文教师的强烈兴趣,并就语文早读课存在的问题和早读课形式的开发建言献策,给了我们很大的启发。如一位老师指出语文早读课不应是一读了之,应将

听、读、说、写结合起来。

在此基础上,我们经过思考,拟定出语文早读课开发方案。方案首先以诵读内容的调整为主,以教材为基础进而整编出序列化早课读诵读材料,对教材上课文内容的学习、诵读进行有益的补充。其次在课堂的组织形式上试图灵活多变,旨在尊重学生学习主体地位的基础上,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和主动性,改变早读课只“读”不“做”的低效局面,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服务。

具体研究工作如下。

1.每节早读课都先激发学生的朗读情趣并随之确立明确的目标,并予以恰当的指导方法。

早读课上,老师先做好朗读指导和朗读激趣工作。指导学生不但要读准字音、字义,更要读出文内美和文内情。老师仔细揣摩、认真体味文章的美,帮助学生学会分析和体会文章的美在何处,并把握朗读不同作品的语气和情感,让学生体验到“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体验到朗读的艺术魅力,激起学生的朗读兴趣,变“要我读”为“我要读”。教师通过声情并茂的范读,或学生听课文录音,跟随录音低声吟读,诱发学生的情感共鸣,让学生在入情入境地朗读中得到美的熏陶,最终达到“音”与“情”的融合。例如:教师指导学生朗读《雷雨》时,要求学生人情人境地朗读:"打开窗户,清新的空气迎面扑来。"讲雨后人们感觉空气清新,感到清爽、凉快、舒服。这种感觉除了联系实际体会以外,主要靠读出感觉来体现。"一条彩虹挂在天空。"这句话中的"挂"宇用得很妙,彩虹高悬,好像是挂在天空中似

的,多么富有想象力。借此应让学生体会写句子准确用词的重要。朗读指导时,我引导学生观察图画,展开丰富的想象与指导感情朗读结合起来,把雷雨前后的景象通过朗读表达出来。"哗、哗、哗",表明雨下得急,下得大,读的语气要重一点,停顿得短一点;"渐渐地,渐渐地",表明雷雨由大到小,由急到缓有一段时间,要读得稍慢一些。课文的最后两个自然段讲了雨过天晴的自然景色,朗读时要注意句与句之间的停顿,使别人能听明白每句话的意思,在头脑中想象出一幅雨过天晴的美丽图画。在导人新课时,让学生在观看教学挂图或投影片,让学生再默读课文,然后请同学说说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的景色。也可在有感情地朗读后完成。让学生在具体语言环境中体会"越越"和"渐渐"的意思。并练习用这两组词语说句子。对其中周朴园、鲁侍萍、鲁大海等人物的语言要指导学生根据人物身份,反复体会其心理、神态语气等,然后找学生分角色朗读,激起他们的强烈的自我表现欲望,学生自然就会在早读课上放声朗读。针对课本难易深浅的不同情况,有计划有内容有步骤地指导学生,让学生始终处理一种积极的情绪化状态,创设出浓烈的朗读氛围。

教师在早读之前还把本次早读的具体任务和需要达到的目标写在黑板上,如“背诵《劝学》,做到默写时准确无误”。学生们有了明确的目标,他们就有了努力的方向,读时就热情高涨。目标的设置不是随意的,那么,确定怎样的目标才适宜呢?首先是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所确定的目标是绝大多数学生通过努力可实现的。过高的目标,经过努力很难达到,这样会使学生形成过度焦虑,进而会挫伤他们的

积极性;过低的目标,不费吹灰之力就能达到,这不能激起人的兴奋,同样也会使他们的积极性削弱。同时对学生以一定方法的指导,以下是对《劝学》的背诵指导:

第一段:起句提出观点(学不可以已)设喻,反映学习的作用结句归纳结论(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三组设喻(①“青,取之于蓝而寒于水”;②“木直中绳使之然也”,③“故木受绳则利”。)总体上,都是为了论证“君子博学行无过矣”这一论点的。但三者的角度不同:

①是将前后不同的状态和性质加以对照,说明后者高于前者,用来比喻人们经过学习,其思想、道德的境界高于学习之前,智力发达程度也高于学习之前。②说明事物的状态、性质既经改变,则不会恢复到原来的状态、性质上去,用“”来比喻学习可以改造人这一重大作用。③“受绳则直”“就砺则利”所强调的是改造的结果,照应下文“知明而行无过”;被省略的“锯”“磨”二字,都表示持续的动作,又包含了“不可以已”的意思。可见这一组设喻是前两组设喻的总括,由此顺理成章地引出作者的观点。

结句用来证明起句因为“博学而日参乎己”有“知明而行无过”的功效,所以“学不可以已”。“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已”这句话中,(“博”要“博”则“不可以已”;“日”每天;亦“不已”之意。)这些字眼表示了“不可以已”的意思。

第2段:设喻,得出“能学习才能善假于物”的结论。五组设喻:终日而思而望登高而招顺风而呼

假舆马假舟揖。①喻属起句;②③④⑤喻属结句。“学”是前提条件,“善假于物”是结果能利用自然可谓善,能创造可用之物,则是善之善者。

第3段:学习应该积累、持恒、专心。

先正后反设喻,说明积累的必要性先反(骐骥)后正(驽马),说明持恒(锲而不舍)的重要性先正(蚓)后反(蟹),说明专心的道理。[简纲]

第一段:提出观点(学不可以已)设喻(青-冰-木-金-人)第二段:设喻突出学习的作用:思登呼假(马)假(舟)。

第三段:学习的方法。积累持恒专心。

有了这样的科学指导,学生在熟读的基础上只用花几分钟时间就能够背诵出来了,接下来的工作就是落实关键字词的书写了。

2.合理安排朗读内容,把课内与课外结合起来,依托文本汇编出序列化早读课诵读材料。

一般情况下,早读课上学生读的内容都是课本上的。课本上的选文都是历代名篇,确实值得我们去涵咏,但不是每篇课文都需要在早读课反复读背,一些理性很强的作品,通过默读冥想效果会更好些。另外,早读课上反复读某一篇文章,学生们会产生厌烦的情绪,从而降低了早读的效果。一般情况下,人对新鲜的东西比较感兴趣。鉴于此,我们认为应精选一些课外的文章让学生读背,一方面可提高他们

的阅读兴趣,另一方面可扩大他们的积累,通过更多文章的积累可提高他们的语感能力。在此序列化的早读课诵读材料就发挥了有效的补充作用。

(1)、课内内容指教材所选的篇目,读熟课内的有关内容,有利于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掌握和理解,帮助弄懂相关的知识,提高应用语言的水平。

①、要求背诵的内容,要读到能背为止。我们收集、印发了新课标教材必修、选修课本中课后要求背诵的篇目76个片段,201x年新课标高考考试说明出台后,我们及时收集、引发了说明规定的包括小学、初中内容在内的64个背诵片段。对这些背诵篇目,要求学生必须做到烂熟于心。

②、名家名篇,即使没要求背诵,也应熟读。比如第三册课本中郁达夫的《故都的秋》、琦君的《泪珠与珍珠》等虽不是要求必背篇目,但也要求学生熟读,最好能背诵。我们编印了课后和考试说明虽未要求背诵但确实很优美的片段计30篇。

(2)、课外内容通常是指摘录在札记本上的所有内容,这是一种能够有效巩固基础知识,提高学生阅读分析水平和写作水平的办法,摘录是第一步,常读常记常背,才能运用自如,写起来才能得心应手。

①、古典诗词一般是指非教材所录的,和课内诗词相衔接的补充诗词。例如李清照的《夏日绝句》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诸如此类的有名的诗歌,实在值得学生去摘录来朗读。

②、自己喜欢的优美语段这点则要求学生在课余时间多看课外书,可从《读者》,《青年文摘》等杂志和各种各样的作文书中摘录来读。我们组织高语文备课组老师编写了《高考作文素材大全》。

③、得力于语文组所有老师的帮助,我们收集编印了作文课上老师讲评过的作文极其精美段落共152个篇段。

④、字音、字形、成语、谚语、歇后语等基础知识养成每天一个字词,一条成语,一句名言的习惯,读一读,写一写,抄一抄,长期的积累,有利于学生基础知识的巩固和提高,坚持不断地做效果很不错。于是我们编印了常用成语、谚语、歇后语、格言等作为早读的资料。

“听、说、读、写”是语文学习的基本要素,学生“读”的能力的培养和提高除了常规课堂还应科学合理地利用好早读这一黄金时间。我们努力增强学生这样一种意识:“杀鸡”须用“牛刀”。目的是确保高考时万无一失,战无不胜。这样学生以一年后的高考考场为立足点,回看眼下早读内容,就能做到有的放矢,目标明确地吹响每一次清晨的号角。

“观千剑而后识器,操千曲而后晓声”,相信学生的语文能力、人文素养一定会有所提高。

3.在形式上追求创新,富于变化,以激发学生朗读的兴趣和热情。

形式上创新变化,开展课前“热身运动”“聆听经典”活动,让学生以学号为顺序在早读课前花五分钟时间朗诵自己推荐的古今中

外文学名篇节选或作小小主持人;在早读课时开展“早间新闻”栏目,让学生作新闻主持,讲解一些国内外新近发生的大事或播报今日天气情况。在这些活动结束时可留下自己对同学们的寄语,并将这些话在课后写在移动黑板的右侧,我们称之为“写给今天的话”。

为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和热情,还可采用灵活多变的读法。例如在学高一语文必修三散文单元时,我们首先确定以“秋之趣”为主题进行散文朗诵比赛,布置学生寻找“朗诵材料”。事先组建评委会,制定朗诵评分细则,然后在早读课时抽出二十分钟安排四位学生朗诵,比赛结束后,评选出最佳朗诵者。这样既可改变早读课的单调与枯燥,拓宽了学生的阅读范围,也可训练学生胆量和口才,又能使学生更深刻地体味掌握朗诵的特点,更加深了学生对清、静、悲凉的秋的意境的理解。“秋之趣”散文朗诵会以班级为单位,在全校推广之后,广大师生积极参与,我们课题组也藉此机会选拔出高一、高二年级的朗诵高手,开始组建“七星苑”文学社朗诵活动小组。早读地点动态定位。我们规定每周一、周三的早读在教室,每周二、周四的早读在校园,雨天在教室,晴天在校园进行,这样既避免了只在教室早读单一闭塞的弊端,又可以充分利用教师的多媒体设备作为朗读的辅助手段,同时,这种动态定位早读也便于老师跟踪指导。形式上追求创新,富于变化,目的就在于激发学生朗读的兴趣和热情。早读时,我们还经常地运用以下一些方法。

①声情并茂的示范读。文章不是无情物,每一篇文章,作者都是“情动而辞发,动情而缀文”,读者理应“披文入情”。对一些文质兼

美、感情充沛的课文,老师仔细揣摩,认真体味,在琅琅读书声中为学生提供准确清晰、洪亮流畅、激情澎湃的示范性朗读,这不仅有助于避免学生读错字、读破句,而且有助于学生更深刻透彻地理解课文,诱发情感共鸣,激发学生感悟蕴涵文中的文字美、语言美、情感美,因为语言文字具有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特点,引导学生通过语言得到美的熏陶。也可使学生受到老师情绪感染,入情入境地朗读,使学生在早读时达到音与情融为一体。

②诗情画意的配乐读。文学与音乐有着不解之缘,音乐以特有的旋律和节奏塑造艺术形象,把人们带入特有的意境之中,唤起人们的情感。当文字与情调相吻合的音乐交相辉映时,便会产生和谐共振的效果。如在读杜甫的《孔雀东南飞》时,可播放古典音乐《梁祝》《新鸳鸯蝴蝶梦》,在音乐中朗读能更好体味出诗人对封建礼教、家长统治和门阀观念罪恶的控诉,感受到青年男女要求婚姻爱情自主的合理愿望。在诵读《褒禅山记》时,可播放古琴独奏曲《高山流水》,使学生领会诗人眼中的诗情画意与秀丽多姿。

③日积月累的扩充读。高考作文新的评分标准要求,语言要有文采。为了适应新要求,每天早读课之前,我们可以安排学生在黑板上摘抄优美语段,美文共赏,作为早读一部分。学生为此就必须去广泛阅读,有意识地去搜集摘录富有哲理文采的语句。这样可以督促学生主动去博览群书,变“要我读”为“我要读”。让学生感到读书有味,读书有趣,书中有奇,书中有理。让学生看到自己的价值,品尝自己成功的喜悦,从而对读书产生浓厚的兴趣;正如叶圣陶先生说:“把

教师的要求转变成学生的需要是改变教学的最高境界。”

语文能力的形成是靠平时点滴的积累,每节早读课都蕴含语文能力的点滴,而众多早读的经历过程就是语文能力点滴积累的过程,我们绝不能让三十分钟在浑浑噩噩中度过,要向三十分钟要效益。

4.恰当运用多种检测手段,把读背和检测结合起来。因为学生是有惰性的,学生朗读的质量,朗读的效率,还需要有一定的检测手段做保证。实践证明教师在早读的开始就明确告知学生检测方式或惩罚方式,会使学生对早读产生动力。检测手段具有多样性、灵活性:或单个抽查、或集体背诵、或安排各种学生感兴趣的竞赛活动等,这样做一方面督促学生朗读或背诵,另一方面增强学生背诵或朗读的兴趣。如《桃花源记》这首诗共309字,我要求学生用一个星期的晨读时间背诵,首先,说明了检查方法,将全班分成六个小组,每组七到八个人,每组的题由组长当场抽取,检查分五步:独占鳌头,齐心协力,精彩对白,心有灵犀,最后,总结各小组的总分,评出获冠亚军的小组。这种做法达到全体动员,培养了集体主义精神,既鼓励同学们积极背诵的乐趣,又培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增强大家对文本的体会和理解。只有检测手段跟上,才能更有效的调动学生的朗读积极性。

教学评价是教学过程中一个不可或缺的基本环节,它对学习活动具有反馈、调控、改进等功能,因此,早读课也需要利用教学评价来保证效果。把读背与检测完整的结合作为对早读课教学评价的主要手段。每节早读课可留五分钟左右的时间来检测学生达成目标的情况,

教师要帮助未达标同学分析失误原因,并就如何达标作指导。早读课达标的检测可通过多种方式进行,如背诵、默写、答问等方式皆可。评价主体也可灵活多样,可以老师检测全班同学,也可以同桌之间相互检测,还可以让同学们自测,我们觉得后两种检测效果更好,在检测中能够充分发挥他们的主体性。另外,把检测与比赛结合在一起效果会更好。我们曾用分小组背诗比赛的方式来检测《杜甫诗三首》背诵效果,同学们背诗时热火朝天,比赛时绝大多数同学表现很好,一节早读课三首诗全部会背,课下,同学们很是惊叹自己有如此强的记忆能力。

为了更好地落实诵读的效果,我们还在阶段性的单元测试中适当地命些有关早读课诵读内容的试题,虽然分值不大,但对促进学生提高早读课的诵读效果还是很有帮助的。每学期我们还分年级专门安排两次早读效果检测,并及时阅卷,表彰奖励优胜者。第三阶段后期总结。改革方案的实施及反馈修改

语文早读课改革方案的实施非常顺利,受到了县教研室的充分肯定和学生们的普遍欢迎。如在“聆听经典”中,学生的选文既有先秦诸子散文、唐诗宋词,也有期刊杂志短小隽永的美文,视野之开阔、范围之广,让我们很吃惊,在聆听和品评这些“经典”中,我们也受益匪浅。我们发现,在改革后的语文早读课上,学生们兴趣盎然,积极性很高,全身心地投入到各个活动中去。他们的行为也悄然发生着变化,变得喜欢读书了,喜欢交流和发表自己的看法了,搜集资料和整理资料的能力增强了,审美水平和文学素养也有了一定的增强和提

高,语文早读课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效。随后进行的个别访谈和语文课堂教学也都证实了这一点。

通过不断修改实验,我们课题组汇编出六套早读课诵读材料,制定出了科学的早读课结构。实践证明学生无论在阅读知识面的广度和深度方面都有不小的收获,同时对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也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对学生朗诵水平的提高也起到促进作用。八、研究成果

经过两年的研究,我们认为必须加强管理才能有效提高语文早读课的效率,而管理也应是全方位的定位,包括在目标、内容、过程、方法和评价等方面的适度定位。

1、要加强早读课的纪律管理。严明的纪律会使早读课有一个良好的秩序和氛围。如果管理不得力或甚至无人管理,那整个班级就像一盘散沙,秩序混然,其效果可想而知。那如何加强早读的管理呢?这可以采用教师巡查和班干部认真履行检查职责相结合的方法。这既可以使班级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保证早读的效率,同时又可以培养班干部的班级管理能力,一举两得。

2.要有丰富的早读课内容。在早读课的内容管理上,我们认为首先要组织学生认真读好教材上的课文,在此基础上还必须适当补充一些适合高学生诵读的经典诗文。一年来的研究,我们根据我校学生实际,有以下老师主笔,集体编写了七个早读材料,并印发给每个学生。

李刚、孙春梅:《常见易错成语、俗语汇集》

胡维、张岁明:《新课标必修、选修教材必背篇目汇集》李哲、徐建军:《陕西省201x年高考语文考试说明规定背诵篇目汇集》

何荣辉:《201x、201x年度感动中国十大人物典型事迹、颁奖词集锦》

赵建明:《新区高中学生优秀作文片段荟萃》张登科、赵建明:《高中生作文素材必读》胡维、孙春梅:《常用文言实词释义120例》

这些材料不仅大大增加了学生的诵读量,而且所选文章的形式也灵活多样,无论是思想性还是文学性都比较强,可以作为教材的有效补充和拓展。学生若能好好地诵读,对他们的思想认识的提升,心灵的浸润感染,情感的丰富熏陶,语文素养的培养提高等方面都能起到较大的影响和作用的。

3,要明确早读的内容和目标。我在教学过程中发现,不少同学早读时也在读,可课后问他读的什么,记住了什么,他却说不上来。究其原因除了态度不够认真之外,很重要的一点就是不知读什么,应达到一个什么目标。因此在早读前,教师要明确早读的内容以及要达到的目标,让学生做到有的放矢,这样才能提高早读的效率。

4、要有高标准的灵活多样的早读方式。

(1)音读,意读,情读,美读。优美的朗读能拓展含羞不语的文字所蕴含的意境,不会朗读的人就不会学习语文,也品不出文字的妙处。学生的朗读水平参差不齐,个别学生也许会背诵这篇文章,但不

一定就代表其已经会读这篇文章,能读好这篇文章,有的课文教师要范读、领读,也可以让一些朗读能力强的学生领读,让大家读准、读好、读出美感,读出享受。有早读时间段的划分不应死板,追求整齐划一,而应根据课文的类型,课文的长短,课文的难易等具体情况具体对待。总之,要让学生充分合理地利用好这宝贵的早读时间。根据早读的不同内容与主题,我们做了不同的策划与情绪准备,营造相应的气氛,让学生始终处于一种积极的情绪化状态

(2)我们在研究中还初步探索出了语文早读课的多样的课堂形式。如“热身活动”、“早间新闻”、“聆听经典”、“自由朗读”、“朗诵会”、“背诵默写小组PK”、“写给今天的话”等活动,这些活动均由学生轮流来主持和完成,旨在尊重学生学习主体地位的基础上,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和主动性,改变早读课只“读”不“做”的低效局面,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服务。

5、要有科学的早读课结构。让每一天的早读科学有序地进行。我们把早读划分为三个时间段,在每个时间段里,要求学生完成相应的内容,这样是为了充分合理高效地利用早读时间。

第一时间段(前10分钟):预习新课。这10分钟内学生必须朗读新课。因为新课是当天学习的内容,只有熟悉了课文内容,听起课来才能抓住重点、难点,融汇贯通,思维才能跟得上老师,才能取得最佳学习效果。

第二时间段(中间5分钟):复习旧课。这5分钟用来朗读上一课内容,起到复习的作用。根据人的记忆与遗忘的规律可知,只有及时

的复习才能牢固地掌握知识,因此,这一环节也是必不可少的。

第三时间段(最后10分钟):强化识记。这时学生已预习了新课和复习了旧课,且朗读15分钟后,也有点累了。这时可以利用这10分钟做一些知识点的强化识记。例如:查字典,解决前15分钟朗读时遇到的一些没有掌握的字词的音、形、义;勾画默写高考必背篇目;再如札记本上的优美生动的语句段落,可以进行仿写、背诵等。

当然,早读时间段的划分不应死板,追求整齐划一,而应根据课文的类型,课文的长短,课文的难易等具体情况具体对待。总之,要让学生充分合理地利用好这宝贵的早读时间。

6、早读课要大力发挥班主任的作用。早读可以“读”出一个班的班级风貌、精神状态,从早读的氛围可以感知一个班级的学习氛围和风气。要打造“高效”早读,班主任作为班级的直接管理者,大有文章可为。比如班主任在班会上加强对早读重要性的宣传教育,班主任能够及时掌握学情,及时和科任老师沟通交流,协助组织早读考勤、纪律等。班主任应该协助科任老师培训好科代表:比如:(1)及时和科任老师沟通,提前请老师布置早读任务,最好以周为单位作一份早读计划,以确保早读的系统性;(2)科代表要观察同学们的早读状态,征集同学意见,就内容、方式等及时向科任老师反馈,共同解决;(3)教会科代表一些具体的操作办法,比如刚开始早读,同学们状态不佳,或读书声散乱,可以全体同学站立读五分钟;又如新学内容应该先齐读,读熟后或感觉同学有点疲倦时可自由读,自由读到状态有点低沉,

再组织大声齐读;组织早读不能太过随意或太频繁的变换资料,一会儿读课本一会儿读参考书(4)适当放权,科代表可以有评价权,可以对优秀的同学进行记名表扬,对于读书不认真的可以批评提醒。

7.要有科学的早读评价方式。我们在早读课的评价方法上做了些有益的尝试,积累了一定的经验。我们的评价方法力求具有多样性、灵活性:或单个抽查、或集体背诵、或安排各种学生感兴趣的竞赛活动等,这样做一方面督促学生朗读或背诵,另一方面增强学生背诵或朗读的兴趣。我们还在阶段性的单元测试中适当地命些有关早读课诵读内容的试题,虽然分值不大,但对促进学生提高早读课的诵读效果还是很有帮助的。

8.研究期间,我们自己还组织了一些相关的活动(包括竞赛),活动中学生的表现也让我们感到他们是有收获的。而且在参加县、市的朗诵比赛等有关活动中,无论是我们的学生还是教师、学校,都有非常出色的表现,这都证明了我们的研究实践还是取得了一定的效果的,这让我们很是欣慰,虽然我们知道成绩的取得也有其他很多的因素。如王跃飞同学在“青春之歌”讲演比赛中荣获得校特等奖。在校“传承西周文明,浸润人生辉煌中华经典诵读”比赛中,陈文博同学获得学生组一等奖,李刚、吴爱霞老师在扶风县庆祝建国60周年诗文朗诵比赛中的参赛作品《我的祖国》荣获一等奖,他俩在今年宝鸡市县长杯兵乓球比赛大型文艺演出中表演了诗朗诵《公仆啊,我的亲人!》

9.从我们参与研究的教师自身来说,本课题研究也使我们自身

得到了很大的提高。首先是我们对教材的理解更进了一步,每个单元的诵读材料都要符合这个单元的主题和要求,这也逼着我们去钻研教材。其次,为了找到更好的可供学生诵读的好材料,我们每个人都阅读了大量的相关文章,在一次的修改中,我们自身的阅读面和阅读能力也得到了提高。第三,要指导学生诵读,我们教师首先要能诵读好,这也使我们自身的诵读能力也得到了锻炼提高。第四,我们原先都只会埋头于教学,对课题研究都是门外汉,一年的研究使我们的科研能力都有了一定的提高,受益匪浅。课题组成员不断总结经验,撰写论文,形成结论。在0910年研究组的同志围绕高效定位化早读撰写了以下论文:

胡维:《城镇高中早读课上法初谈》赵建明:《早读课结构探幽》张登科:《奏响清晨的第一个音符》徐建军:《优化早读课的形式》张岁明:《新区高中的定位化早读》九、存在的问题

课题研究一年来,虽然积累了一定的研究经验,但因为这一课题的研究涉及到许多现代教育理论问题,再说,我们研究实践时间又短,我们感觉还存在着一些没有解决的问题或困惑。一、汇编而成的序列化早读课诵读材料怎样更加文质兼美,能对学生的思想情操,语文素养起到更大的涵养作用,更进一步贴近我们平时的教学,同时又能不断激发学生的朗诵兴趣。二、怎样在更广阔的实践空间内,体现

我们的研究成果。三、每周落实双休日制度后,语文课早自习只有两三节,一个小时的时间,我们应怎样在落实教材文本朗读内容的同时,穿插补充材料,协调好时间分配。四、学校领导虽然在有关政策、人员安排、印发资料给了我们很大帮助,但是在有些细节方面显得支持不够。五、我们的研究工作应该说是比较踏实细致的,但对研究材料的积累却没有足够的重视。

总之,我们通过《高效早读定位化探究》课题的研究,更坚定了我们以科研促教育的信心。在对本课题的结题过程中,我们将通过总结和反思,针对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在今后的教研、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究而加以完善。我们将更加努力学习各种先进的教育理论知识,武装自己的头脑,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和水平,用全新的理念和方法投入到新的课题实验中,同时我们更期待有关领导和专家对我们的研究给予关注和指导。附:参考文献

王国彬:《向早读要质量》(中学语文教学;201x年09期)苏奇斌:《坚持学陶师陶,促进素质教育》(纪念陶行知诞辰一百一十周年专辑[201x年)

《语文新课程教学设计》(辽宁师范大学出版社,201x年12月出版)

扶风县新区高中高三语文备课组

201x年1月10日

《高效定位化早读探究》课题研究结题报告

扶风县新区高中语文组重点研究课题

高三语文备课组执笔:张登科201x年1月10日

友情提示:本文中关于《课题高中语文早读课有效性研究中期报告》给出的范例仅供您参考拓展思维使用,课题高中语文早读课有效性研究中期报告:该篇文章建议您自主创作。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课题高中语文早读课有效性研究中期报告相关关键词:课题 高中语文 有效性 报告 研究,开头语如何写,仅供参考,欢迎阅读!让你从此不再是写作小白。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本文地址:http://www.gzxgg.com/html/233351.html
课题高中语文早读课有效性研究中期报告》由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转载分享请保留原作者信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