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公文驿站 > 经验材料 > 法德共进宣传标语

法德共进宣传标语

当前为您精心收集准备了《法德共进宣传标语》的美文,但愿对你的写作带来帮助,希望你能喜欢!当然您还可以搜索到更多与《法德共进宣传标语》相关的美文。

篇一:法德共进活动月方案

关于开展“法德共进”

主题宣传月活动实施方案

根据市司法局、教育体育局、普法办的指示精神,张格庄中心小学开展以“重法厚德”为主题的法德教育活动, 切实加强青少年学生的法制教育和道德教育,有效预防违法犯罪问题,努力推进青少年法制教育科学化、制度化和规范化。制定如下方案:

一、活动目的

学校将紧紧围绕“重法厚德”这一主题,以“弘扬法治精神,发扬传统美德,构建和谐校园”为主要内容,以提高学校法治化管理水平为目标,坚持法制教育与品德教育并重,课堂教育与课外教育结合,深入开展形式多样、富有成效的法制宣传和品德教育活动,引导广大学生树立良好品质,为全面推进依法治校进程奠定坚实基础。

二、活动要求

(一)高度重视,精心组织。学校法制教育领导小组要充分认识开展法德宣传教育活动的重要性与必要性,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认真安排部署,精心组织实施,采取有效措施,确保活动顺利开展。

(二)制定计划,抓好落实。学校要结合实际,制定开展法德宣传教育活动的具体实施方案,明确分管领导和责任人,创造性地开展工作,真正将法德宣传教育活动的目标任务和措施落到实处。

(三)突出重点,注重结合。要紧紧围绕活动主题,突出重点,有的放矢,努力做到“五个结合”,即传授法律知识与提高法律素质相结合,法制教育与品德教育相结合,条文理解与法律实务相结合,课堂教育与课外活动相结合,学

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相结合。要结合自身实际,采取多种形式,开展丰富多彩的法德教育活动,确保活动取得实效。

(四)强化宣传,认真总结。青少年法德教育工程是今年我市“法德共进”的主要内容,学校按照活动要求,组织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主题实践活动,及时总结,不断提高我校师生法德教育水平。

三、活动内容

(一)开展一次法制讲座活动。将由政工校长赵守成进行一次做“遵纪守法、道德高尚的好公民”专题讲座。根据不同学龄阶段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和接受能力,对近年来青少年违法犯罪和校园内发生的典型案例进行剖析,分析原因、讲明危害,帮助师生进一步提高学法、守纪、明德的自觉性。

(二)举办一次征文比赛活动。在3-5年级中,开展一次“牵手美好明天、争做法治公民”为主题征文比赛活动,进一步增强青少年学生的法律素质和道德修养。

(三)适时组织一次主题班会活动。各班级利用班会时间,通过观看录像、制作法制作品、编演法制文艺节目等形式,对青少年学生进行生动、直观的法制教育。

张格庄中心小学2015.3

篇二:深化法德共进 共筑和谐社会

深化法德共进 共筑和谐社会

坚持以法治国和以德治国,德法并重,德法同施,是我们党对马克思主义政党执政治国理论的新发展,是加强推进现代化建设的迫切需要,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必然要求,是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迫切需要。 依法治国,就是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保证国家各项工作都依法进行。 以德治国,就是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为指导,积极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即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五爱”为基本要求,通过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的建设,在全社会形成普遍认同和自觉遵守的行为规范和健康文明的人际关系。总结中西方历史,对一个国家的治理来说,法治和德治,从来都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

法治以德治为基础 。道德是立法的基础,是司法的思想保障,在法律未涉及的领域,道德在其中起着重要的作用。道德具有法律所没有的灵活性,其影响也更为普遍和深远。厉行法治,必须辅以德治。

德治需要法治的保证和促进 。道德调整的多为人的内心世界和思想信念,很难形成一个有效的约束机制。法制则以其明确性、制度性和威严性弥补了道德手段的不足,通过立法活动使一部分最基本、最重要的道德规范制度化、明确化,

再通过司法活动使这部分明确化了的道德规范取得国家强制力的支持,从而推进道德建设。

德治是法治的重要补充和辅助力量。 道德具有内在控制力,可以束人们的内在心理;有比法律更高的目标和更为广泛的调整范围。法律是经国家制定或认可并有成文的条款,由国家保证实施,具有鲜明的强制力。法治调整人的外部行为,德治调整人的内心世界,只有两者相辅相成,才能从根本上巩固社会的稳定。

德治与法治相互渗透,相互促进。道德和法律都是由同一社会经济基础决定的,都是同一社会国家意志的表现,在一定的时候某些道德行为可以转化为法律规范;同时,道德建设特别是道德教育则要把遵纪守法作为社会主义国家公民的最基本的道德要求提出来,使法治和德治能够相互渗透、相辅相成,更加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对那些在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等方面出现的严重违反道德的行为和现象,可以在立法时予以适当注意。这对提高人们的道德素质,改善社会风气,进一步推动法制建设,都是非常有益的。

在我国这样一个历史上封建统治时间较长、经济文化发展水平不高、公民法治观念较为淡薄的国家,要实现法治这一宏伟任务,就必须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认真总结我国法制建设的经验教训,积极借鉴其他国家正确的法治理论和成功的做法,大胆探索,勇于实践,整体实施,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依法行政这一复杂的系统工程。

目前,我国社会正处于一个转型时期,人治社会应当逐步向法治社会过渡,而这种过渡的成功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依法行政的实现程度。实践证明,实行依法行政,保障决策的科学性和合理性,才能避免首长负责制下产生的主观随意性和盲目性,实行依法行政,才能避免和减少各种行政违法行为及由此给公民、法人造成的损失,并有助于提高行政效率。

通过对法律的不断学习,我充分意识到普法的意义和作用已不在于学多少法,普及多少部具体的法律法规这些硬性的指标,而是在于法律观念的普及,全社会都能尊重法律、崇尚法律、遵守法律。如今我国社会经济迅猛发展,各种社会矛盾也是不断出现,如何学好法,用好法,如何更好的为人民群众服务,对我们的普法工作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应该以法为本,提高依法执政水平,带头守法、保证执法,积极引导人民群众合法、有序地参与国家和社会事务管理,充分体现普法依法治理的服务和保障功能,为和谐社会服务。

篇三:法德共进教育课讲稿

做“遵纪守法、道德高尚的好公民”

—— “法德共进”教育课讲稿

张格庄中心小学 赵守成

尊敬的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今天,很荣幸来到这里和大家共同学习和探讨小学生应当了解的法律常识,以便同学们在今后学习和生活中有所帮助。

一、什么是法律及违法行为

同学们,大家通过听老师的讲课、看电视等形式学习了一些法律知识,但你们是否想过每个人日常的一言一行必须受到法律的约束,谁有了违法行为就要受到法律的惩罚。

这就引出了我们今天要讲的主题,即什么是法律?法律是一种约束人们行为的很复杂的社会规范。我们今天不讨论法律的复杂性,只学习一些与大家日常生活、学习息息相关的一些最基本的规定。因此我们简化法律的定义,法律就是大家共同约定,需要大家共同遵守的,贯穿在人们的衣、食、住、行等方面的行为规范。具体到我们小学生,《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学校财务管理》等等都是管理我们学习生活的法律,如果那个同学不遵守而打架打伤了同学或损坏了公物要受到老师的批评或赔偿。

我们常常听到遵纪守法或违纪违法等词句,那么,什么是违纪违法呢?简单的说违纪违法行为就是违反学校纪律或国家法律规定的行为,也就是学校纪律或国家法律明确规定禁止的行为,

如要求我们爱护学校财物,团结同学,不能去偷盗和损坏学校财物,不能去乱骂和欺侮殴打同学。因此我们知道违纪违法是不好的行为,大家要远离违纪违法行为。但怎么才能远离违纪违法行为?首先要通过学习知道哪些行为是属于远离违纪违法行为,了解一些与日常社会生活密切相关基本法律常识,进行法制观念的启蒙学习,逐步培养同学们分辨是非的能力,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学会辨别美丑、善恶,学会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从小养成遵纪守法的好习惯,为你们将来成为合格的公民打好基础。

二、我们为什么要学习法律

同学们,你们是祖国的未来,是将来社会主义经济的建设者,也是中华民族文明传承的生力军,学习法律知识是你们德、智、体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的需要,只有学法,才能知法、懂法,才能运用法律武器来保护自己,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首先,学好法律才能做到知法、守法,增强自己的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知道什么是合法,什么是违法,用法律来约束自己的行为,正确适用法律对待和处理自己周边的纠纷,从而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防止违法犯罪,真正做到知法、懂法、守法、护法。在我们办案当中经常遇到有的学生触犯了法律,却不知道自己的行为已经违法,等受到了法律的制裁才后悔莫及。下面我就给位同学讲两个真实的案例:

案例一:我县某村小学学生张某某,男,13周岁,就读六年级,平日在学校不好好学习,仗着自己个头比别人高,经常在学

校横行霸道,同学们对他总是避让三分。一次他在村里闲逛时,觉的口淡,很想吃一点村门市部里买的那些垃圾食品类的小吃,可自己没钱,于是他便模仿起电影里黑社会收保护费的样子强行向一位二年级的学生马某索要钱,马某惧怕张某某打他,便给了张某某一元钱,张某某拿着这也一元钱去买小吃了。就这样,张某某想吃小吃时就会向低年级的同学强要,时间长了,严某某行为便引起同村不上学的小混混买某、沙某的注意。买某、沙某见张某某有着在学校当老大的天分,便热情邀请严某某跟着他们混,张某某想,“这下自己有了靠山,今后可以更加的耀武扬威了。”于是便答应了买某、沙某,些后张某某在学校里更在趾高气扬,随意欺侮同学们。每天一放学就到去找买某、沙某玩,渐渐的也学会了抽烟、喝酒,逃课等恶习。有一次,买某、沙某问张某某:“最近手头困难想去县城偷点东西卖钱花敢不敢去”?张某某认为买某、沙某平日里很照顾自己够义气,是铁哥儿们,自己去了不偷东西,顶多去看看,而且能吃到好吃的,就答应一块去。买某、沙某领着张某某去县城,看上了一家手机店摆放在柜台里的手机,当晚由张某某在店外把风,买某、沙某破门入室从那儿偷了价值8000元的手机,第二天以700元的价格买给了一过路人,三人将700元钱用来买烟、喝酒、很快挥霍一空。但警察也很快侦破了此案,来到学校将张某某带去派出所调查,经审讯,张某某对犯罪事实作了如实交代,却丝毫不知自己的行为的严重到已经触犯了我国的《刑法》构成盗窃罪,还认为自己站在门外没进

去,没偷店里的手机,仅仅跟着买某、沙某去玩了一趟,吃了些他们买来的东西。后来买某、沙某经审判均被法院判处有期徒刑二年六个月,张某某因未到法定的刑事责任年龄而被检察院做出了不起诉处理。张某某在此案中构成了共同犯罪,虽然因达不到刑事责任年龄未被判刑,但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这次偷盗行为会或多或少影响到他今后工作和生活,而且仅仅吃了点嘴而他爸爸给手机店赔偿了2600多元,妈妈因此事羞于见人生了一场大病好久不能劳动。这就是一个典型的青少年不懂法律而造成的犯罪行为,是张某某爱吃嘴以及所谓的哥儿们思想害了他。

案例二:我省某县中学初三学生周某某、男、16周岁,父母都做建村生意,家庭条件较好,但从小学三年级就开始偷出家里的香烟背着老师和家长抽,2008年夏天的一天晚上,因没烟抽就叫上同学索某去学校小买部买烟,但那个小买部老汉看到是两学生,就没给买,周某某恼羞成怒,乘别人不注意时抬起半块砖块拍向了小买部老汉的后脑勺,将其打晕后从柜台拿走了一条烟。索某看到周某某如此买烟,吓坏了,也感觉到这样做是违法的,留下来把倒地的老汉扶起来清洗和包扎伤口,并帮助老汉报了案,周某某因抢劫50多元一条的烟被法院以抢劫罪判处有期徒刑三年缓刑五年,而同学索某既没有与周某某事前协商,也没有参与共同抢烟之事,虽然同在现场,但索某不构成犯罪,还因帮助老汉包扎伤口受到了学校的表扬和老汉一家人的感谢。

从上述两个真实案件中我们就会发现,学法、懂法和不学法、

不懂法的区别是很大的,小学生学习法律非常有必要,相同的场景,第一案例中张某某构成了犯罪,第二案例中索某却不构成犯罪。所以同学们在学习法律之后更要理解和弄懂法律,一定要避免第一案例中张某某这样的悲剧继续发生。

其次,学好法律才能正确运用法律手段,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学生享有法律赋予的生命权、受教育权、继承权、名誉权、人身自由权等权利受法律保护,用法律来维护自己的权利。同学们在成长的过程中,有时候会遇到各种各样不法侵害,比如被人绑架、敲诈、殴打、抢劫等等,一旦碰到了,怎么办呢?我们要冷静机智,要增强是非判断能力,丰富社会生活经验,锻炼各种应变能力,还要加强锻炼身体,增强体魄,这样有助于同学们在遇到侵害时,能够及时摆脱或者进行正当防卫,不至于受到违法人员的随意侵害。

在这里,再给同学们讲一个在我们身边的真实案例:陈某,男,15周岁,某中学在校初三学生,从小就特别贪玩,不思学习,经常逃课,还有吸烟等恶习。初一时经常因打架斗殴被学校严厉批评,上初三时常常对同学大打出手,同学们很怕他,他也认为自己老子天下第一,天不怕地不怕。在2005年9月,陈某在学校与同学汪某为争用自来水龙头而发生争执,陈某对汪某进行殴打,导致其鼻子出血,受到了老师批评,但陈某不注意及时改正自己的错误,经常发生欺侮学生之时。于2006年3月20日,在网吧与丁某因抢电脑上网而发生口角,遂大打出手,当天下午,因为

法德共进宣传标语相关关键词:标语 共进 宣传,范文,一起欣赏一下吧。让你的写作更简单。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本文地址:http://www.gzxgg.com/html/236463.html
法德共进宣传标语》由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转载分享请保留原作者信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