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公文驿站 > 经验材料 > 京杭大运河导游词作文

京杭大运河导游词作文

《京杭大运河导游词作文》格式,希望可以提供给大家进行参考和借鉴。

篇一:京杭大运河(杭州段)导游词

京杭大运河杭州段(沿岸景观)解说词

各位游客,这边是运河广场。提起我国古代工程史上的两大壮举,人们一定会联想到“一城一河”,城是万里长城,河是京杭大运河。距今已有2480多年历史的京杭大运河,是世界上开凿最早、规模最大、流程最长的人工河流。这条河流不仅仅是单一的交通枢纽,更是影响中国古代社会进步的“时空大动脉”,它对我国古代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的发展,加强南北政治、经济,宗教文化的交流,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说起这条绵延千里的运河,大家或许更多的是敬佩。确实,作为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一条古运河,它的历史地位足以与万里长城相提并论。早在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时期,各国就已经以军事目的开凿运河。隋朝,天下统一,中央为了加强对南北的管理,打通各段运河,隋之后的历朝历代,运河不断地修道改造,至元代京杭大运河全线贯通,明清两代大运河成为南北水运的干线,并沿用至今。 然而,由于历史的原因,以往的京杭大运河已破败不堪,多处河段淤塞,不能通航。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政府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对运河进行了大规模的整治,沟通了运河航道,建设了通航船闸。尤其是进入新世纪,加快建设运河的步伐迈得更大,公元2006年10月1日,总投资20亿元的运河一期综合整治与保护开发工程胜利峻工,至此,饱经风雨、历尽沧桑的古运河重放昔日的光彩。如今,京杭大运河杭州段运河景观,无论是沿岸风光,还是乘漕舫船从水中观赏运河两岸的景色,都令人心旷神怡、赏心悦目,美不胜收。“杭州不光有西湖,运河风光更诱人”,运河杭州段,已经成为杭州最具吸引力的旅游新景。 京杭大运河(杭州段)北起余杭塘栖,南至钱塘江,全长约39公里,贯穿杭州市余杭、拱墅、下城、江干四个城区。2002年杭州市委、市政府正式启动大运河杭州段综合整治与保护开发工程,对运河水质、景观、桥梁、道路、古街、古建筑等进行全面提升改造。京杭大运河(杭州段)两岸已形成了一条以自然生态景观为核心主轴,以历史街区、文化园区、博物馆群、寺庙庵堂、遗产遗迹为重要节点的文化休闲体验长廊和水上旅游黄金线。

现在运河广场上人山人海,京杭大运河博物馆便在运河广场上。运河广场是建在运河的东面,离开博物馆,穿过人群,便走到运河边,连接西岸是一座古桥——洪宸桥,周末时桥上人来人往,川流不息,有协警在维护秩序,桥上是不给

停留,走过桥,对面就是桥西直街,进入桥西直街,就好像是进入了古镇,听说是一条安静的小巷,可是来的人很多,处处青砖白墙,不乏各种江南氛围的店铺,行走其中却不乏惬意。

【小河直街】

游客们:这条小道就是运河畔有名的小河直街了。所谓“小河”,清时叫宦塘河,由于航运的发达,带动了各行各业,形成了百业百态的繁街闹市。明末清初这一现象达到高潮,小河直街也就应“运”而生了。

运河有运河的活力,小河有小河的生命。让我们来还原一下明清时期小河直街的繁华景象吧。当时,这里的各行各业、三教九流、五行八作齐头并进。水运首先拉动的是造船业、运输业、商贸业,而后服务业、百货业等迅速发展,大家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熙熙攘攘、热热闹闹。这里汇集了木行、铁行、脚行、勤行、粮行、酱航、油盐行等三十六行,促成了小河直街的空前兴旺,形成了“小河贯万家,街区竟物华”的局面。

其实小河直街满算总长不过百丈,宽也只有丈许,可两旁店铺林立,绝无插针之地。店面也十分狭小,大多是“前店后厂上住家”,这应算是最讲究的了,也有“外店里厂后住家”的平房,和“下店上宅”的小楼结构,这些绝大多数都是携家带子的小型作坊,本小利薄,全靠克勤克俭维持生计。一般的小手工业者、草头百姓是经不住风吹浪打的,到了民国后期,动荡的社会环境威胁了他们的生存,几经战乱,小河直街逐渐地走向了萧条,小河直街的商贸慢慢的开始败落,店面变得残破不堪,弄堂成了穷街陋巷,但今天如能找到当初的老住户,他们仍会带着十分惋惜的心情向你描绘这里曾经的辉煌。这种历史的变迁,就是运河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好在又逢盛世,当地政府正全力以赴,本着修旧如旧的原则,对这里进行翻新改造,初步恢复了当初的街景。

前方的小河码头,当年的繁忙依稀可见,驳船、拖轮还在运河上来回穿梭。这里很多的运输船多为夫妻船,船是他们生活全部依靠,孩子、家具、宠物、花草集于一船,是他们安居乐业的家,因此叫他们船家。船队回到小河码头,拖轮要进港休整、保养、加油加水,驳船要进港装卸货物,以迎接新的航程。

小河码头不大,显得忙碌拥挤还有些破旧,但俗话说得好“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巡逻船、救生艇、吊装船、运输车、指挥中心、水上派出所应有尽有。这种生命还要延续下去,因为它传承的是大运河的灵魂。

【中国伞博物馆】

这是中国伞博物馆,这是综合展示以中国为代表的伞文化、伞历史、伞故事、制伞工艺技术以及伞艺术的博物馆,是世界首创的伞主题博物馆。

中国伞博物馆展厅建筑面积2411平方米,临时展厅建筑面积527平方米。 伞因雨而媚,中国伞博物馆和雨密不可分,馆内有多媒体演绎的虚拟雨景、小水雾等作为渲染,整个场馆以白墙灰瓦色调为主。伞能激起人们许多联想,既有古代白娘子与许仙的相识帆布伞;又有近代戴望舒笔下悠长寂寥的“雨巷”里,那独自彷徨的姑娘撑着的油纸伞。

博物馆还设有互动区,可为伞组装零件,画伞面,修伞。

【中国扇博物馆】

现在参观的是中国扇博物馆,它西临小河路,东至桥西直街,南至通源里,北接同和里。

中国扇博物馆主要为宣传和弘扬我国悠久的扇的技艺,发掘和保护传统的手工艺,同时兼顾展示和收藏。把博物馆打造成集收藏、研究、展示、教育、宣传、娱乐、购物等功能于一体的具有专业特色、杭州特色、运河特色的平民化国家级博物馆,并努力将其建设成为“国内领先、世界一流”的国家级专题性博物馆。

馆内有个明清扇街,设立了玻璃视觉解说系统,站在展示折扇的陈列橱窗前,玻璃面受到感应,会投影出相对应的解说词;同时,博物馆还用上机器人解说,有人路过,传感器就能检测到,打扮像扇店工作人员的机器人就会来招呼。

【中国刀剪剑博物馆】

游客们:四大博物馆中,刀剪剑博物馆的内容比较丰富。下面让我们来参观一下。先来参观刀剑,共分五个单元。

第一单元:从工具到武器

刀的历史可以追溯到石器时期。当时人们制造刀主要用作工具。形制多样的刀,在生产和生活中起着多方面的作用。进入文明社会,虽然作为工具的刀显示出广泛的功能,但同时出现在战争中,扮演着杀人利器的角色。在古代中国,刀

剑经历了青铜、钢铁和火器时代的发展历程,以不同的形态和作用活跃在社会舞台上,扮演着维系国运的重任,并发展出举世闻名的刀剑技艺。战国时代的青铜剑,两汉时期的环首刀,盛唐时期的陌刀和明代的腰刀,都在战争史上扮演了令人胆寒的角色。及至清末,随着冷兵器时代的结束,刀剑退出战场。

第二单元:刀与我们的生活

刀的作用远不至于战场上的厮杀,也不只是用于杀戮的凶器。在我们的生活中,刀依然保持着工具的身份,成为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帮手。尤其是冷兵器时代结束后,作为战争主角的刀,重新回到以工具为主导的角色。刀不仅能帮助我们处理日常事务,而且还是我们抒发感情,健强体魄的帮手。很难设想,在一个没有刀的世界里,我们的生活会怎样?

第三单元:文化视野中的中国刀剑

刀在中国古代社会生活中不仅扮演了武器和工具的角色,事实上,在中国杭州位于京杭大运河最南端,运河杭州段是运河历史古迹最丰富,文化底蕴最深厚的一段。

历史的漫长演进中,刀剑还逐渐衍生出承载风习、观念和精神文化的功能。这种功能使刀剑超越了单纯的物质性,成为荣耀、身份、威权,甚至超自然力的象征,成为中国文化的组成部分。或许正是由于这个缘故,关于名人与刀剑的故事,在我们的历史上不绝于耳。如:关云长的青龙偃月刀,杨志卖刀等。

第四单元:铸剑锻刀

剑是用于近战刺杀和劈砍的尖刃冷兵器。中国古代有六种冶铜工匠,其中有“桃”,即为铸剑匠。铸剑专列为一门工种,可见其重要性。战国时期,铜剑应用臻于极盛。在此背景下,铸剑术不断发展进步,取得了杰出的成就,其中尤以越国的铸剑术最为突出。干将、莫邪和欧治子,是当时最著名的铸剑师,他们铸造的越王剑,代表了青铜剑铸造的最高水平。复合剑、暗格网纹和同心圆技术,反映了当时铸剑工艺最重要的成就。

第五单元:悍刀宝剑

刀剑既是生命的守护神,又是威权与身份的象征,这就注定使它超越单纯的实用性功能,上升为工匠们费尽巧思与辛勤精心打造的工艺极品。如果说在古代

世界,拥有一柄寒光逼人的名刀剑成为许多人的夙愿,同样,在今天,著名的刀剑成为收藏家求之不得的收藏对象。

看罢刀剑,再来看剪,其中也分为五个单元。

第一单元:剪刀起源与演变

有人把剪刀的发明追溯到公元前15世纪的古代埃及。在公元前1300~前600年间的巴比伦文献及《旧约全书》中也有用剪刀剪羊毛的记载。已知最早的剪刀实物,发现于公元前11世纪后半叶的古希腊。从中国的文献看,剪刀在春秋战国时期已进入人们的生活,但可以佐证的实物,目前只见于西汉。中国早期剪刀为交股式,与西方的U形剪不同,应属于独立的发明。古罗马帝国时期,出现了支轴剪。在中国,这一转变是在五代北宋之交。16世纪后,支轴剪在西方和中国都普遍使用。1761年,英国人欣许立夫在谢菲尔德市开始使用铸造方法大批生产铸铁剪。

第二单元:我们生活中的剪刀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和生产中,剪刀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从以下这几组展品我们可以看到,剪刀出现在各种作坊中,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中。正是由于它的独特功能,剪刀使我们的生活变得便利。

第三单元:中国著名剪刀业

元明时期出土的剪刀很少,反映剪刀使用已十分普及,人们不再将其当做什么珍稀之物作为随葬器物。明清以来,中国剪刀业取得了较大的发展,出现了张小泉、王麻子等制造精良的名牌剪刀。此外,安徽芜湖的澛港剪刀、山东的青州剪刀、湖南长沙的“老捞河”剪刀、贵州的安顺剪刀、苏州的张小全剪刀等,也都是历史悠久、富有特色的老字号地方名牌产品。

第四单元:张小泉和他的剪刀

张小泉剪刀起源于明末清初年间的杭州。张氏父子改变用生铁锻打剪刀的常规,选用浙江龙泉、云和的好钢镶嵌在熟铁上,并采用镇江特产质地极细的泥砖磨削,使剪刀光亮照人。张小泉剪刀以选料讲究,镶钢均匀,磨工精细,锋利异常,式样精美,经久耐用而著称,并在乾隆年间被列为贡品。“张小泉近记”的民用剪曾获北洋政府农商部六八号褒奖、国货展览会二等奖、1910年南洋第一次劝业会二等奖、1915年巴拿马万国博览会四等奖,名扬海内外。

篇二:杭州运河导游词

运河导游词

行程安排:武林门码头--青园桥--朝晖桥--潮王桥--御码头--乾隆舫--信义坊--香积寺--北新关--青莎公园--小河直街--桥西直街--三大博物馆--拱宸桥,掉头返回武林门。

第一节:欢迎词:游客朋友们大家好!欢迎你们来运河旅游!

有句老话说“今生有缘同路,十世有缘同舟。”大家来自五湖四海,天缘巧合让我们有幸泛舟在千年大运河上,观赏这世界上历史最悠久、路线最长、受益人口最多、为人类贡献最大的大运河风韵,不得不说这是我们的缘分,祝福大家泛舟在这流动着的、活着的人类文化遗产上,共享美妙旅程!一路上大家会观赏到运河两岸秀丽的风光,了解运河的兴衰史、变迁史,寻觅运河的千年往事,了解运河沿线的民俗、民风、民间故事,让您一路穿越古今,读懂两千年。谢谢大家!

我们这艘船性能卓越,安全可靠,在您座位下方备有救生衣,没有工作人员的提醒,请勿随意翻动以免引起慌乱。船在航行中会产生晃动,为了保证您的安全,请勿随意走动,同时保管好随身携带的物品。谢谢您的合作!(1.54?65“)

武林门(西湖文化广场、环球中心、自然博物馆、科技馆)

第二节:各位游客现在看到码头叫武林门码头,对面为杭州新地标建筑---西湖文化广场和环球中心,浙江自然博物馆和浙江省科技馆都在里面,有兴趣的朋友可择日去探访。

是河就离不开桥,运河的桥也是运河的一种文化,它是绵绵运河上的视觉节点,向人们展示着运河及沿岸的发展和变迁,印记着它们各自的历史故事,像一部部展开的历史画卷,成为人们探索历史的载体,更是运河上一道道迷人的风景线,为杭州这座历史文化积淀深厚的城市留下了浓郁的记忆。

千年不息的运河,既承载着悠久的历史,也承载着现代的时尚,肩负传统,跨进新时代!刚才我们看到的是运河上最新的一座桥,即西湖文化广场桥,桥面中间的巨型铸铜浮雕上,欣赏到大运河从北京到杭州的一路风情,桥栏杆的玻璃雕刻还描绘了世界上著名的运河,让人仿佛身处一座具有现代感的世界运河博物馆。

第三节:(青园桥、朝晖桥)运河上的古桥有古韵,新桥有新姿,我们看到的青园桥和朝晖桥都是较为现代化、钢结构的桥梁,朝晖桥造型时尚、美观,仿佛一架巨大美观的五线谱竖琴,又像一只引羽欲飞的大鹏金翅鸟。朝晖桥在很多城市都有,毛主席诗词“我欲因之梦寥廓,芙蓉国里尽朝晖”,让“朝晖”二字象“中山”、“解放”、“延安”等字铺遍祖国大江南北,共同见证了共和国繁荣壮大的历史进程。

游客朋友们,如果说黄河长江是孕育了我们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那么这条大运河,完全可以说是我们祖先,为中华大地接生下来,延续民族香烟的一个健壮婴儿。大运河自有它的胎孕期、生育期、成长期,更有它为中华大地长达千年的报效期,并且将来还要为我们鞠躬尽瘁,大运河将永远流淌的是中华民族的血脉,我们永远不会忘记为我们中华民族崛起做出不可磨灭贡献的大运河。(3.55?48“)

潮王桥

第四节:古老的大运河沿线有着很多动人的传说,现在我们经过的潮王桥就是按当地潮王的神话传说建造的。过去人认为潮水中汹涌的恶浪,皆因水中妖魔作怪所至,故请看,潮王桥两侧桥墩上的四尊潮王石像,或昂然屹立,或以鲤鱼精为座骑,手持降妖宝叉,威风凛凛地怒视着河心,像要随时与不驯的水中妖魔一拼高下。

相传潮王本名叫石魁,是唐穆宗李恒长庆年间的一位义士,为人仗义,疾恶如仇,当年这里的潮水经常泛滥成灾,致使农田淹没,恶水横流,百姓们深受其害,苦不堪言。石魁看在眼里急在心中,决心要与水中妖魔拼个死活。只见他大吼一声,面对滚石卷沙的潮头,义无反顾地跃入水中,用魁梧的身躯挡住了不羁的狂潮,并一次次为百姓抢救出牲畜和财产,但人必定是血肉之躯,最后石魁还是被无情的潮水吞没了。人们敬重他,怀念他,感激他,十里八乡的百姓纷纷联名表奏朝廷,颂扬他的伟大功绩,皇帝一时龙颜大振,封石魁为潮王。乡亲们更是为他塑像、建桥、(立庙),要世世代代铭记,这位顶天立地的大英雄。(2.24?87“)

德胜桥

第五节:朋友们,我们眼前这座双曲拱桥叫德胜桥,是为纪念南宋名将韩世忠而建。南宋南逃定都临安就现在的杭州之后,起用韩世忠、张浚、岳飞等著名将领,至今杭州很多景点留有遗迹,象清河坊和张浚有关,又有岳庙供世人凭吊。而韩世忠就在这大运河上留下了很多传说和遗迹。

话说南宋初建,一些未被重用的将领趁皇室立足未稳之机,发动兵变,即历史上著名的“苗刘之乱”,他们囚废宋高宗赵构,拥立他年仅三岁的儿子赵旉(音:福)为帝,并请出徽宗皇后孟太后出朝听政,本应一致对外的南宋朝廷发生了同室相煎的不幸。为维护抗金大计,爱国将领韩世忠自南京起兵,奔袭数百里,到杭城护驾以安宋室。四月初,追叛军至此一战全胜,并抓获了叛军头领苗傅、刘正彦,高宗传旨就地镇法,故初建桥时叫“得胜桥”,后

延习为“德胜桥”。

提起韩世忠,世人马上会联想到他的夫人,梁红玉擂鼓战金兵的飒爽英姿,她曾辅助丈夫韩世忠以八千疲兵大败金兀术的十万精兵。为纪念这对抗金伉俪的功绩,运河两岸人民在德胜桥一侧为他们塑了金身,一个立枪策马,一个奋力击鼓,英雄气概无限。铜像前方是“忠亭”,碑志中为后人铭记了这段波澜壮阔的历史。

同时,德胜桥又是“旧湖墅八景”之首---“夹城夜月”的地方,相传德胜桥古桥上面盖有亭子,每逢十五的时候,月亮慢慢升起,恰巧落在亭子上,如果人从桥上走过,仿佛人在月中,故有“德胜伴月”之说,又称“夹城夜月”。旧湖墅八景它们为别为夹城夜月、陡门春涨、半道春红、西山晚翠、花圃啼莺、皋亭积雪、江桥暮雨和白荡烟村。因年代久远,“湖墅八景”大部分难觅旧迹。(3.43?59“)

左侯桥

第六节:运河上的老桥、新桥都会有很多趣闻传说,这就更显得杭州---桥文化的鲜活,桥为故事做着见证,故事又为桥传承了生命。譬如,我们现在要经过的左侯桥,及桥旁的左侯亭,它就为我们记录了这样一个传说。 左侯亭里的塑像就是宋徽宗封的“庇民侯”---左光裕,他原本是外乡来的贩米商人,初到杭州运河边开了一家“诚济米店”。他为人忠厚,经营有方,生意十分红火,左光裕生就一幅菩萨心肠,乐善好施,经常为十里八乡的穷苦百姓,逃荒的难民慷慨解囊,修桥补路更是他一生所好,乡里乡亲都称他为“左善人”,被他救济的百姓更叫他“左神仙”。左侯桥就是这位大善人所建,乡亲们十分感念他的恩德,一致为桥取名叫左家桥。左光裕死后,方圆数十里的百姓都争相来到这里凭吊仙逝的左善人,朝廷为表彰其功绩,皇帝封他为“庇民侯”,百姓们又自动集体募捐,为他建了“左侯亭”。

远流长的中华文化,民风淳朴,由此可见一斑。(2.21?06“)

御码头

第七节:大家请看这个码头就是著名的御码头了,从名字上,我们就能看出,这个码头一定和皇帝有关,对啦!这个御码头的由来正是因我们熟知的康熙、乾隆两位皇帝有关,他们爷孙曾先后共12次御临杭州,有11次在此停泊上岸换乘车马。

康熙乾隆知名度很大,野史戏说版本也很多,在这大家讲讲。其实爷孙两位皇帝南巡的名义相同,但实质目的却有着根本的区别,康熙南巡时清廷初立不久,皇帝亲临各地完全是为谋安定,情感汉人,以慰民心。而乾隆则完全是以查访为名,行游乐之事了,《戏说乾隆》里讲的都是他下江南的风流韵事了,乾隆下江南跟运河有关的莫过于民间盛传的“乾隆程怀秀一抱定终生”了,当时的程怀秀就是运河漕帮帮主,郑少秋赵雅芝的《戏说乾隆》版本可是深入人心啊。在这里我们只讲野史,就不讲正史了,正史就让大家回去研究史书吧:)

现在的御码头由临河码头、御碑亭、南薰轩三部分组成,还有一组以民间传说和乾隆下江南为素材的四幅长卷浮雕,大家有机会可以实地去感受一下。(2.23?31“)

古色漕舫与拱宸桥融为一体 雪运河 运河夜色

富义仓

第八节:大家请看,御码头边上的支流叫胜利河,边上的古建筑就是有着“天下粮仓”美誉的富义仓遗址了,沿富义仓往里走就是现在杭州城北最热闹的胜利河美食街了,汇集杭州特色美食餐馆旗舰,美食饕餮一族可不能错过。 现在还是为大家讲讲富义仓吧,讲富义仓就要先向大家介绍运河漕运,京杭大运河贯通南北,是古时物资来往的大动脉,说北京是“从水上漂来的城市”就是讲漕运对于北京城的建设起到了重要作用,以江南之财富维系中央政权的统治。漕运是中国古代最重要的官办经济活动,是将富庶的南方田赋只要是粮食集中由水路输送到首都的一种重要物流方式。

漕运起源于秦汉,兴盛于唐宋,没落于明清。杭州作为京杭大运河南端终点,拱墅区就是京杭大运河南端的货物集散地,是江南供物漕运的起点,江南之财富均集中在此地转运京城,所以为了屯放这些物资,这一带运河沿岸建造了大量的仓储仓库,有永济仓、盐义仓、富义仓、仁和仓等,现在就富义仓保留了下来,富义仓在漕运文化中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素有“北有南新仓,南有富义仓”之说。(2.19?96“)

乾隆舫

第九节:大家再看我们船体的左侧这古色古香、华贵绚丽的龙舟画舫叫乾隆舫,是参照了历史图片资料,按当时乾隆下江南所乘“宝莲航御舟”的外型式样精心建造而成的,分上下四层,外观极像泊在水上一只豪华的古龙舟,它现在实际上是一座多功能餐厅,满汉风味是其特色。建议大家品尝一下,也尝尝当皇帝的滋味。

在乾隆舫后面就是城北著名的步行街信义坊了。信义坊又称信义巷,相传清朝杭州著名的“北门四子”之一的学者王丹麓曾经在此居住,其后旧居主人为陆水,是乾隆年间的举人,为官清廉,人称“清白吏”、“讲信义”,巷名由此而

来。现在信义巷已经被改建为商业步行街,它借鉴古代江南仿古街的模式,运用现代建筑和仿古街相结合的方法设计,里面有仿古的茶楼和酒楼,它是一条集购物、餐饮、休闲和赏景于一体的现代仿古街市,有机会大家可以上去走一走。(1.53?33“)

十里银湖墅

第十节:运河这一段可以说自古繁华,十里银湖墅的重要节点就在这里,从南宋起这里便是热闹街市,北宋苏东坡诗中有“还将梦魂去,一夜到江涨”之句,把这儿和西湖相提并论。南宋时,这里有著名的“江涨东市”和“江涨西市”分布在大运河左右,街市繁盛,人烟广聚。古时这里还有“江桥渔火”之美名,入夜,运河上渔火点点,可是说是入夜运河上最美的地方。

市,是指商店密集的地段,湖墅旧时又叫湖州市,当年因为这里经常停泊从湖州方向来的舟船,便有此称呼。白天,这里一派商贾云集、百货登市的繁荣景象,店铺遍布运河两岸。米市和鱼市是杭州运河两颗璀璨耀眼的星。杭州有首民谣“东门菜,西门水,南门柴,北门米”,湖墅属于城北,天下粮仓富义仓又在这里,所以这里米市发达,现在还有米市巷呢。这里还有一个非常有名的地名,叫卖鱼桥,杭州老底子把卖鱼桥变成了湖墅的代名词,马可波罗游历杭州,均由运河乘舟而来,卖鱼桥一带的湖墅成为他来杭州的首站,他称杭州为“世界上最美丽最华贵之城”,湖墅应记头功。(2.23?59“)

香积寺、大兜路

第十一节:各位游客,杭州素称“东南佛国”,鼎盛时期寺庙曾达到300多座,香积寺则是明清杭州城外三大寺之首,有“运河第一香”之美誉。2010年2月7日,杭州新香积寺落成开放,以“伽蓝七堂制”为中轴线布局,依次排列山门、放生池、寺庙广场、东西双塔、钟楼(地藏殿)、鼓楼(伽蓝殿)、天王殿、大圣紧那罗王殿、大雄宝殿和藏经楼以及文殊殿、普贤殿、观音殿和五观堂。值得一提的是,香积寺和我国众多寺庙有一个很大的区别,独树一帜,那就是香积寺将大圣紧那罗王菩萨作为主佛来供奉,劝“戒杀放生,提倡素食”弘扬佛教素食文化,这在国内是独一无二的。

大家知道这位菩萨是干嘛的吗?大圣紧那罗王菩萨在中国佛教是监斋菩萨,专门管理寺庙厨房---香积厨。关于这位菩萨,还有一段富有传奇性的故事。

据《河南府志》说,元代至正初年,少林寺有位行者,蓬头裸背跣足,手中常提着一根烧火棍,在香积厨做杂务,尽职尽责,十分勤劳。由于地位平平,寺中竟然没有人知道他的姓名和法号。至正十年(1350),刘福通等领导的红巾军突然围攻少林寺,由于事发突然,寺中僧众皆不知所措,在这危急关头,这位干烧火杂务的行者手提烧火棍,冲出山门,身体忽然长高数十丈,站立山峰之上,大叫“吾乃紧那罗王也”,红巾军见此情状惊恐万分,四处逃窜,少林寺因此免遭大难,但这位行者也在随后圆寂。至此,少林寺僧众才知道这位行者就是紧那罗王的化身。为了纪念这位行者的护寺之功,少林寺僧众在寺院中为他塑了像,建立了紧那罗殿,请他担任寺院的护法伽蓝菩萨,并有像供于厨上,供奉为“监斋使者”,以圆满寺院饮食之事。

积寺还有一奇,那就是整个香积寺的主要殿宇都是用铜所筑,在大圣紧那罗菩萨殿你看不到一块木头,所有门窗、柱子、楼梯全部用铜包裹着,连屋顶的瓦片都是铜做的。

大兜路就是我们所见到沿运河边的古街了,这里修旧如旧,将结合香积寺禅宗文化和素食文化打造成古色古色的历史文化街区,真实、全面地保存并延续历史实物遗存和历史信息,保护运河遗产。(4.09?79“)

大关桥

第十二节:游客们,我们眼前这座桥叫大关桥,历史上这座桥对杭州可是做了很大贡献的!

传说南宋时金兵铁骑南下,每攻到此处都会遇到当地军民的顽强抵抗最后落个死伤惨重,无功而返,狼狈北逃。这块土地,成了侵略者永远不可逾越的钢铁关卡,人人都称这里为铁关或大关,大家请看,在大关桥头,有一个大大的大写的“关”字,十分耀眼,字体雄伟苍劲,为大关桥注入了灵魂,桥上暗灰色的祥龙、印章、宋代兵器标记了古桥的年轮和历史。

大关桥之名由来还有一说,大关源于明代在此处设立的北新钞关。钞关,即当时税务机关的一种,征商税。明朝全国有八大钞关,七个设在运河沿线,北新钞关便是其一,北新关地位之重,由此可见一斑。至清朝,北新关规模位居全国第五,所以北新关又称大关。由于钞关的设立,运河船只来往都在关前停留等待纳税,导致此处舟楫林立,商贾云集,街市热闹,市场繁荣,形成了著名的北关夜市和康桥晓市,可见早晚都很热闹,历史沧桑,时过境迁,这一带现在又恢复了宁静。(2.20?05“)

青莎公园、小河直街

第十三节:游客朋友们,这就是青莎公园。著名作家陈从周先生在散文《故居》中描述到的青莎镇就是这里了,这里还原了古镇的一部分,是当时运河古镇的缩影,风光无限,移步异景、柳暗花明,江南古民居点缀其中,亲水平台上漕船旗幡飘扬,依稀可以感受当年“日午画舟桥下过,夜香人影太匆匆”之意境。

在我们的前方就是著名的小河直街,这里也是我前面提到的康桥晓市的地方了,早在南宋时期,大运河与余杭塘河以及小河的交汇处就成为物资集散地、水陆转运地和物资储备地,是航运十分繁忙的水上交通要塞,是杭州城外的最重要的一个交通枢纽。

沿余杭塘河往西可到西溪湿地,我们专门开设旅游线路,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前往。

小河直街是旧时市井文化集中地,平民文化是主角。由于运河的带动,这里的各行各业、三教九流、五行八作齐全,水运先拉动的是造船业、运输业、商贸业,而后服务业、百货业等齐头并进,因此茶馆、木行、南货店、孵坊、纸马店、面馆、米行、酱园、饭馆、柴店、竹帘店、石灰行、盐摊、箍桶店、中药店、棺材店、豆腐摊、糖行、布店、理发店、钟表店、铁器行、煤炭行、烟酒店、灯行、鞋帽店、瓷器行、金店等百业百态齐聚,促成了小河直街的空前兴旺。其实小河直街总长不过百丈,宽也只有丈许,可两旁店铺林立,绝无插针之地。

小河直街以市井人文为主要特色,成为杭州城北地区人气古街,大家有机会可以去看看运河旧时古街风情,吃一碗小河“板凳面”。

大运河有大运河的活力,小河有小河的生命。这种生命还要延续下去,因为它承载的是大运河的灵魂。

(3.20?47“)

桥西直街、三大国家级博物馆

第十四节:游客朋友们,我们现在就要到达京杭大运河南端杭州段最精华部分了,这里是运河文化最为集中的地方。 为响应中国大运河申遗工作,杭州重点整治和保护了运河拱宸桥板块,努力打造运河申遗样板工程,集中保护了拱宸桥、桥西直街、京杭大运河博物馆以及大河造船厂等历史遗存,开发建设中国刀剪剑博物馆、中国扇博物馆、中国伞博物馆等运河工业三馆,建设运河文化集中地。

现在我们左手边看到的运河古街就是桥西直街了,它因地处拱宸桥以西而得名,这里原来是傍运河而生的千年埠头。这条直街,南宋时期就有记载,现在的苍老也只是清末民初时留下的面孔,也有近百年的历史了。拱宸桥这一带可以说的上是历史沧桑,日寇侵华时期,这里是日本的租界,惨遭日本侵略者的蹂躏,同时这一带又是我们民族工业发展奋斗的地方。

当年杭州第一棉纺厂遗址就在这一带,该厂前身为“通益纺纱厂”是清末杭州开明士绅丁丙、富豪庞元济等共同出资40万两白银创建的,虽算是个不小的家底,可无论从资金、设备、雇员及生产规模来讲与洋人的雄厚实力与政治靠山比较,还是稍逊一筹,这些有骨气的民族企业家本着实业救国的精神,以勤奋、努力,苦心经营在崇洋媚外的腐朽政局面前要想抵制洋货,艰苦经营难度是可想而知的。我们后人将永远不会忘记,当年民族工业的开拓者,为中华民族的复兴,为我们树立的永不磨灭的丰碑,这些仁人志士的英名,将与运河共存共荣。

现在这里的老厂房均作为工业遗存进行保护和开发,在老厂房的基础上改建了中国刀剪剑博物馆、中国扇博物馆和中国伞博物馆等三个国家级博物馆,集中展示中国伞文化、杭州张小泉剪刀以及以杭州王星记扇子为主的中国扇发展史等近代民族工业发展进程。

桥西直街打造成城北运河畔国医国药、养生保健特色街区,集中了方回春堂、大运河国医馆、天禄堂等国医国药老字号以及新庭记、北欧咖啡、秀姿美丝绸、同源里壹号酒店等特色商家入驻。(3.45?24“)

拱宸桥

第十五节:各位游客,现在我们看到的就是京杭大运河南端标志、运河第一桥的拱宸桥。

拱即拱首施礼之意,宸即帝王的宫殿,是皇帝的代称。拱宸就是向北恭迎皇帝之意。拱宸桥是运河上仅存的几座古桥之一,拱宸桥始建于明末,是否是因哪位帝王曾御驾亲临此地才有此名,至今仍是一个谜。

拱宸桥素有“运河第一桥”之美誉,他是世人公认至今横跨在运河之上为两岸沟通仍在兢兢业业做着贡献的最老的古桥。他是运河最南端的标志,就像北京通州的燃灯塔是大运河的起点一样,人们对他充满了眷恋与关注,就连阴阳家对他能雄踞运河数百年,至今风貌犹存也进行了研究,结论是:“拱宸桥地理位置有紫气东来龙脉迎风之豪气”。又说:“河有通江达海的潜龙之量,桥有玉树临风的帝王之貌相”。朋友们,在我们今天的游程中,能亲眼看到这座不平凡的拱宸桥,也应该算是眼福不浅了。

拱宸桥数百年来风风雨雨、坎坎坷坷、饱经风霜、几经翻修,损坏最严重的有两次,一次是在清咸丰年(1860年)太平军造乱,攻占了杭州,在拱宸桥上屯兵构筑堡垒工事,驻军数百人达两年之久,后闽浙总督左宗棠,奉两

江总督钦差大臣曾国藩之令率湘军于1862年初,由皖赣边境杀入浙江,他联合了当地政府军,攻打由李世贤率领的太平天国军队,战斗十分残酷,猛烈的炮火、拉锯式的攻守使大桥遭受到了毁灭性的损坏,摇摇欲坠到光绪十年便彻底崩塌了。二十年后杭州开明士绅丁丙出面四处奔走游说,集资募捐,又在其主持下重建拱宸桥。

中日甲午战争后,清政府已遭重创,光绪二十年(1894)旅顺又告失守,慈禧见渤海门户洞开,京畿之地受到威胁,便找多种渠道与日沟通无果,转年正月被迫授予李鸿章有“商让土地之权”,任以“头等全权大臣”。李鸿章携子李经方赴日议和,三月在马关(今下关)被迫签订了《马关条约》,条约中有一条就是开放杭州为通商口岸。1896年拱宸桥地区沦为日租界,拱宸桥从此进入了耻辱的年代,日本东洋鬼子为军用卡车通行方便,在桥面中间铺设了水泥路,让这座珍贵的古桥承受了超载的负荷,不仅如此,日军还在桥的顶端不伦不类的搭建了一个“洋关”搞得拱宸桥像一个长了癌症肿瘤的患者,民国时期,虽然这个不和谐的洋关被拆除了,但桥面上作为侵略者罪证的水泥路却像人体的伤疤一样,多余的留了下了。

2005年杭州市政府遵循“修旧如旧,不改变古桥原貌”的原则,对拱宸桥再度进行整修,根除桥面水泥,采用与老桥同质石料更换石板,至此拱宸桥当年蒙受的亡国之耻被彻底洗刷。

老桥旧貌变新颜,如今古桥又热闹了起来,上下班的、晨练的、旅游的、访古的、遛鸟的、侃大山的、卖小吃的形成了新的街景,人流向这里靠拢,人气十足,小商小贩几乎把桥头变成了一个古玩市场,其实这才是古桥文化的真实所在,顺乎自然。 (5.30?36“)

拱宸桥

第十五节:各位游客,现在我们看到的就是京杭大运河南端标志、运河第一桥的拱宸桥。

拱即拱首施礼之意,宸即帝王的宫殿,是皇帝的代称。拱宸就是向北恭迎皇帝之意。拱宸桥是运河上仅存的几座古桥之一,拱宸桥始建于明末,是否是因哪位帝王曾御驾亲临此地才有此名,至今仍是一个谜。

拱宸桥素有“运河第一桥”之美誉,他是世人公认至今横跨在运河之上为两岸沟通仍在兢兢业业做着贡献的最老的古桥。他是运河最南端的标志,就像北京通州的燃灯塔是大运河的起点一样,人们对他充满了眷恋与关注,就连阴阳家对他能雄踞运河数百年,至今风貌犹存也进行了研究,结论是:“拱宸桥地理位置有紫气东来龙脉迎风之豪气”。又说:“河有通江达海的潜龙之量,桥有玉树临风的帝王之貌相”。朋友们,在我们今天的游程中,能亲眼看到这座不平凡的拱宸桥,也应该算是眼福不浅了。

拱宸桥数百年来风风雨雨、坎坎坷坷、饱经风霜、几经翻修,损坏最严重的有两次,一次是在清咸丰年(1860年)太平军造乱,攻占了杭州,在拱宸桥上屯兵构筑堡垒工事,驻军数百人达两年之久,后闽浙总督左宗棠,奉两江总督钦差大臣曾国藩之令率湘军于1862年初,由皖赣边境杀入浙江,他联合了当地政府军,攻打由李世贤率领的太平天国军队,战斗十分残酷,猛烈的炮火、拉锯式的攻守使大桥遭受到了毁灭性的损坏,摇摇欲坠到光绪十年便彻底崩塌了。二十年后杭州开明士绅丁丙出面四处奔走游说,集资募捐,又在其主持下重建拱宸桥。

中日甲午战争后,清政府已遭重创,光绪二十年(1894)旅顺又告失守,慈禧见渤海门户洞开,京畿之地受到威胁,便找多种渠道与日沟通无果,转年正月被迫授予李鸿章有“商让土地之权”,任以“头等全权大臣”。李鸿章携子李经方赴日议和,三月在马关(今下关)被迫签订了《马关条约》,条约中有一条就是开放杭州为通商口岸。1896年拱宸桥地区沦为日租界,拱宸桥从此进入了耻辱的年代,日本东洋鬼子为军用卡车通行方便,在桥面中间铺设了水泥路,让这座珍贵的古桥承受了超载的负荷,不仅如此,日军还在桥的顶端不伦不类的搭建了一个“洋关”搞得拱宸桥像一个长了癌症肿瘤的患者,民国时期,虽然这个不和谐的洋关被拆除了,但桥面上作为侵略者罪证的水泥路却像人体的伤疤一样,多余的留了下了。

2005年杭州市政府遵循“修旧如旧,不改变古桥原貌”的原则,对拱宸桥再度进行整修,根除桥面水泥,采用与老桥同质石料更换石板,至此拱宸桥当年蒙受的亡国之耻被彻底洗刷。

老桥旧貌变新颜,如今古桥又热闹了起来,上下班的、晨练的、旅游的、访古的、遛鸟的、侃大山的、卖小吃的形成了新的街景,人流向这里靠拢,人气十足,小商小贩几乎把桥头变成了一个古玩市场,其实这才是古桥文化的真实所在,顺乎自然。 (5.30?36“)

篇三:小河直街导游词

小河直街导游词 小河直街历史文化街区位于杭州市北部,地处京杭大运河、小河、余杭塘河三河交汇处。东临小河,西临和睦路,南临小河路,北临长征桥路。小河直街历史文化街区以小河直街为中心,沿运河、小河分布的民居和航运设施整体风貌和空间特征仍基本保存,具有一定的规模,在杭州市历史文化街区中应属于整体传统风貌较为完整的街区之一。街区真实地反映了清末、民国初年运河沿线下层人民的生活环境,保留着一定数量的历史建筑,其建筑特色、街巷风貌、运河航运遗迹仍然保留着独特的风貌。

游客们:这条小道就是运河畔有名的小河直街了。大家知道小河直街形成的由来吗?这里地处运河、余杭塘洒、小河三河交汇处,三河交汇就集聚了大量的客商和船只,自然也就形成了早期的集市。改造后的小河直街,初看有点像电视剧《水浒传》古街巷,不同的是小河直街有水,是一处古韵悠悠的近代典型江南水乡民居。所谓“小河”,清时叫宦塘河,由于航运的发达,带动了各行各业,形成了百业百态的繁街闹市。明末清初这一现象达到高潮,小河直街也就应“运”而生了。

运河有运河的活力,小河有小河的生命。现在我们可以看见房屋墙脚边,放置着公用的捣虬,江南人过清明、重阳节的必备家伙,家家户户会蒸点糯米做点麻球之类;一旁的酱坊、竹坊、米店、花店、剪刀店、孵房、布庄、锡箔店都已复原,这是如今的小河直街面貌。 其实小河直街满算总长不过百丈,宽也只有丈许,可两旁店铺林立,绝无插针之地。店面也十分狭小,大多是“前店后厂上住家”,这应算是最讲究的了,也有“外店里厂后住家”的平房,和“下店上宅”的小楼结构,这些绝大多数都是携家带子的小型作坊,本小利薄,全靠克勤克俭维持生计。一般的小手工业者、草头百姓是经不住风吹浪

打的,到了民国后期,动荡的社会环境威胁了他们的生存,几经战乱,小河直街逐渐地走向了萧条,小河直街的商贸慢慢的开始败落,店面变得残破不堪,弄堂成了穷街陋巷,但今天如能找到当初的老住户,他们仍会带着十分惋惜的心情向你描绘这里曾经的辉煌。这种历史的变迁,就是运河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好在又逢盛世,当地政府正全力以赴,本着修旧如旧的原则,对这里进行翻新改造,初步恢复了当初的街景。 据说,恢复后的小河直街回迁户达60%,这也是他们的福份。这里虽没有达官、豪门,却再现平民人家其乐乐融、小户人家过过日子的和谐景象。

看,前方的小河码头,当年的繁忙依稀可见,驳船、拖轮还在运河上来回穿梭。这里很多的运输船多为夫妻船,船是他们生活全部依靠,孩子、家具、宠物、花草集于一船,是他们安居乐业的家,因此叫他们船家。船队回到小河码头,拖轮要进港休整、保养、加油加水,驳船要进港装卸货物,以迎接新的航程。

小河码头不大,显得忙碌拥挤还有些破旧,但俗话说得好“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巡逻船、救生艇、吊装船、运输车、指挥中心、水上派出所应有尽有。这种生命还要延续下去,因为它传承的是大运河的灵魂。

各位游客们,今天的小河直街之行就告一段落啦,希望我的讲解能让你们对小河直街有了更深一步的了解。

林倩

商学02

京杭大运河导游词作文相关关键词:作文 京杭大运河 导游词,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丰富写作经验。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本文地址:http://www.gzxgg.com/html/236941.html
京杭大运河导游词作文》由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转载分享请保留原作者信息,谢谢!